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

张凯丽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渴望》让“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红极一时。这部戏带给她巨大荣誉,也改变了她的人生。此后,她经历结婚、生子,从观众视线中消失。多年后张凯丽复出受阻,心情郁闷的她给家人带来压力。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她的事业再度起航。从“刘慧芳”到“麻辣丈母娘”,张凯丽走过的岁月是一首流淌的歌……

远赴深圳追爱,当红女星回归家庭

1990年电视剧《渴望》让张凯丽成为红极一时的偶像,国人将她誉为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的形象代言人。这部戏张凯丽接连收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全国电视十佳女演员之首等多项殊荣。

此前,张凯丽只是中国煤矿文工团一名普通演员,没有多少人认识她。“刘慧芳”让她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无论走到哪里,迎接她的都是掌声和鲜花。坐飞机时,整个航班的人都来找她签名、合影,一个不漏。打出租车时,司机不仅免收车费,还兴奋地给家人打电话,让家里人挨个向张凯丽问候。去超市买东西,大家让她先结账……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2)

张凯丽《渴望》剧照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3)

《渴望》剧照

但盛名之下,张凯丽也承受巨大压力。刘慧芳在戏里收养过孩子,很多家长将孩子抱到她家里,说家里穷,让张凯丽帮忙收养。最多时候家里来了六七个孩子。那时张凯丽刚结婚,没有自己的孩子,与丈夫手忙脚乱照顾那些宝宝,常常忙到深夜,连饭也吃不上。整整半个月,丈夫与一个个家长取得联系,好不容易才将孩子送走。很多饱受疾病折磨的老人找到张凯丽,要求她帮忙找医生、买药。她只是个演员,没有能力帮他们,有些人便在背后说风凉话。有次单位组织为灾区捐款,她与同事一样捐100元,就有人指责她捐少了……张凯丽和丈夫活在刘慧芳的阴影里,外来干扰经常引发家庭矛盾。

1995年春天,张凯丽去深圳拍戏。在宾馆喝早茶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建全。他是陕西人,曾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做房地产生意。他长相不帅,身材也不魁梧,皮肤黝黑,但浑身散发男人的阳刚魅力。在剧组一帮人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张凯丽,叫她“刘慧芳”:“你能将慧芳塑造得那么完美,一定有颗善良纯净的心。”当时张凯丽还未走出失婚阴影,心情郁闷,对张建全比较冷淡。他不在乎,经常过来陪伴她。张建全性格开朗,什么事到他那里都不是事。而张凯丽多愁善感,两人性格正好互补。在他的感染和开导下,张凯丽的心情一天天好了起来,重新对爱情有了向往。1996年春节,两人领证结婚。那时张建全事业刚起步,经济条件还赶不上张凯丽,婚宴的一切花销都由她承担。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4)

凯丽与丈夫张建全

婚后夫妇俩面临两地分居,张凯丽希望丈夫来北京发展,但张建全在深圳已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如果到北京就得一切从零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张凯丽将户口迁到深圳。那时通讯、交通不像现在发达,因受地域影响,她的事业受到很大冲击,每年只接拍一两部戏。1997年6月,女儿张可可降生后,张凯丽彻底息影,每天在家里照顾女儿、做家务,成了一个全职妈妈。

从当红女星到家庭主妇,这种巨大落差,让张凯丽心里多少有些失衡,她将落寞和沮丧默默压在心底,从不在丈夫面前表露,以免给他增加心理压力。当时张建全的事业到了爬坡阶段,承受方方面面压力。为应酬经常在外面灌得酩酊大醉,曾两次酒精中毒,被送往医院打点滴。这样喝下去身体非垮了不可!此后,丈夫再出去应酬,张凯丽就跟着他,隐瞒真实身份替他挡酒,有时还代他喝,也醉过好几次。那时女儿小,夜里经常哭闹,为让丈夫睡个安稳觉,张凯丽独自带着女儿睡在书房里。有时可可半夜生病,她不忍心惊动丈夫,一个人带女儿去医院。也许是爱情的力量,也许是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使然,让柔弱的张凯丽变得如此坚强!

婆婆妈妈双重负担,感受另一种人生幸福

艰难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2003年,6岁的张可可上小学了,丈夫的公司也步入良性循环,张凯丽的体力和心理负担卸去了一大半。此时她已41岁,步入中年,错过了一个女演员的黄金年华。看着与自己一同出道的女演员,还活跃在荧屏上,张凯丽不免伤感。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5)

张凯丽

她常常暗自在心里假设:如果当年不远赴深圳追爱,不结婚生子,不回归家庭,也许现在会像刘晓庆一样出名。可生活没有假设。想到现在自己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张凯丽经常伤感落泪。

张建全最懂妻子:“你为家庭牺牲了这么多年,成就了我和女儿,你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你想拍戏就复出吧,我无条件支持你。”在丈夫的鼓励下,张凯丽重返影坛的梦想复苏。她尝试与过去的同事朋友联系,很快中国国家话剧院吸收她为演员。

就在这一年,张凯丽又将户口从深圳迁回北京,丈夫只身在深圳,她带着女儿在北京生活。就在张凯丽一心一意准备复出时,远在长春的妈妈患上尿毒症,张凯丽将老人接到北京治疗。这样拍戏的事只能再往后推。每天将女儿送到学校,张凯丽就匆匆跑医院,给妈妈送饭,找医生,联系肾源。手术后,妈妈的排异反应还没过去,丈夫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6)

张凯丽与丈夫张建全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7)

张凯丽

原来,张凯丽的婆婆两个膝盖里长骨刺,疼得走路都困难,丈夫让她将婆婆接到北京生活。张凯丽害怕婆媳矛盾,但贤淑的她知道,自己是张家的儿媳,有责任义务赡养老人。两天后,张凯丽赶到西安将婆婆接到北京。婆婆接受骨刺手术,与张母住同一家医院。张凯丽要照顾女儿,还要两个病房跑,心力交瘁。张建全体谅妻子的艰难,将事业的重心转到北京,与张凯丽一道分担家庭负担。丈夫这样做也付出很大牺牲,张凯丽从心里感激他。经历生活的风雨后,张凯丽真切理解了夫妻的含义,那就是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半个多月后,妈妈与婆婆病情得到控制,张凯丽将两位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人老了就是老小孩,婆婆和妈妈经常闹矛盾。张凯丽给她们削苹果,两位老人会不自觉地比较谁的大;盛饭端水时,谁先谁后,妈妈和婆婆也要争论一番。看着两位老人纠结这些无聊的细枝末节,张凯丽对谁都不能发脾气,只能两边劝两边哄。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婆婆,她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两位老人一视同仁。但妈妈埋怨她对婆婆好,婆婆说张凯丽与妈妈更贴心。张凯丽经常背着老人在丈夫面前诉说委屈,张建全开导她:“有什么可烦的?这恰恰证明两位老人都依恋你,证明你是称职的女儿和儿媳。你应该感到骄傲才对!”每当张凯丽钻牛角尖时,丈夫从另一个角度,三言两语就能让她心平气顺。在她眼里,这是丈夫最独特的魅力。

婆婆很滑稽,刚结婚时,她逢人就说:“‘刘慧芳’是我儿媳妇,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以前婆媳距离远,老太太觉得张凯丽很完美,是刘慧芳的化身。天天生活在一起后,婆婆发现她爱唠叨,性格急,也有小心眼,完全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婆婆很失望,经常对张凯丽说:“你怎么能这样?”张凯丽反问道:“我应该怎样?”“你应该像刘慧芳。”原来婆婆拿刘慧芳的标准要求张凯丽,不扭转她这种观念,婆媳容易碰撞。张凯丽和丈夫苦口婆心给婆婆讲道理,打比方,婆婆才接受生活中的张凯丽,将她当有血有肉的儿媳妇。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8)

张凯丽

时间一长,张凯丽渐渐适应了婆婆和妈妈的双重夹击,不仅没有怨言,反而觉得是一种快乐。每当看到妈妈和婆婆皱纹里都是笑,张凯丽就有一种为人媳为人女的自豪。人老了,晚辈再怎么孝顺也不为过。老人体质弱容易感冒,每晚临睡前,张凯丽坚持帮妈妈和婆婆用热水泡脚30分钟,增强她们的身体免疫力。潜移默化中,张凯丽的孝心感染了女儿,张可可经常对母亲说:“妈,您和爸以后老了,我也会像您待姥姥、奶奶一样待你们。”家风、孝道能传承,女儿中心中驻满爱,这是张凯丽额外的人生收获。

2007年,妈妈尿毒症彻底康复,婆婆的骨刺也没再复发。两位老人不想拖累晚辈,都嚷着要回老家。张凯丽看得出来,其实她们都很依恋自己,可自己照顾两位老人确实力不从心,便将妈妈送回长春老家,把婆婆留在身边。婆婆很感动,与张凯丽越来越贴心。老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告诉她;其他子女给她零花钱,她悉数交给张凯丽保管。有时张凯丽与张建全闹小别扭,婆婆也站在她这边。2009年,小叔子要将婆婆接回陕西,她不愿意回去,说我们这里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婆婆逢人就说:“我儿媳张凯丽比刘慧芳还孝顺。”张凯丽对婆婆好,丈夫对妻子更好,这形成了良性循环。从2004年起,张凯丽家年年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在她看来,一个女人经营好家庭,也是人生另一种成就和幸福。

事业再度起航,丈夫女儿是推手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9)

张凯丽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0)

张凯丽与蓝天野

妈妈和婆婆身体康复后,女儿也上中学了,张凯丽开始心无旁骛复出拍戏。然而沉寂多年,当初的刘慧芳热早已过去,加上演艺圈新人辈出,张凯丽的复出之路远比想象得艰难。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找她拍戏,每天坐在家里,看着窗外明晃晃的阳光,张凯丽有一种深深挫败感。丈夫提醒她:“现在环境变了,你不能坐在家里等机会,要主动出击。现在很多演员就是狮子、老虎,你做绵羊肯定被吃掉。”

张凯丽一向不爱求人,为了有戏拍,硬着头皮给导演、制片打电话。像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很尴尬,演少女不现实,演老太太年纪又轻了点,只能扮演本色中年妇女。可能演中年妇女的女演员一大堆,有的还当红。整整大半年,张凯丽没有接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剧本。天天闷在家里,她的自信心被一点点摧毁。整个人焦躁不安,没来由就冲丈夫和女儿发脾气。父女俩一看她眼神不对,就战战兢兢。有时她心情稍好,丈夫就很开心。

张建全担心妻子心情不好得抑郁症,给她买了一只波斯猫。那天,张凯丽教猫咪爬梯子、数数,猫咪睁着一双温顺的眼睛看着她,她心情灿烂起来。女儿攀着她的肩说:“妈,您今天特别漂亮。”张凯丽不解:“为什么?”“因为您今天没发脾气。”女儿一句话让张凯丽泪流满面,她知道自己的情绪给丈夫和女儿带来了压力,如果再纠结拍戏,一家人都不会快乐。为找点事做,张凯丽准备转行开一家皮衣店。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1)

张凯丽《保卫延安》剧照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2)

张凯丽、高圆圆《裸婚时代》剧照

张建全非常支持妻子的想法,帮助租店面,联系进货渠道,还招聘了3名员工。就在皮衣店即将开张时,2009年4月,电视剧《保卫延安》导演寻找合适的宋美玲扮演者。张凯丽曾与该剧的导演有过合作,对方清楚她的人品戏品,没有让她试戏,就将这个“宋美龄”这个角色交给了她。平心而论,表演还是张凯丽的最爱,她取消了开皮衣店的计划。

张建全敲打我:“你要想清楚,万一以后走得不顺,别后悔。”张凯丽回答道:“我对自己有信心,希望你也一样。”很快她收拾好行李,满怀憧憬赶赴陕西剧组。能有戏演不容易,张凯丽用心对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在《保卫延安》中,宋美玲的戏份虽不多,但很出彩,很多网友为她点赞。电视剧播出后,更多圈内人知道张凯丽复出了,找她拍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张凯丽有了挑选剧本的余地。

2010年夏天,张凯丽在一大堆剧本中,看中了大型情感戏《裸婚时代》,里面的丈母娘角色个性非常鲜明,她主动要求扮演这个角色。银屏上这类形象很多,戏播出后就再没人记起,张凯丽想扮演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丈母娘。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3)

张凯丽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4)

张凯丽与女儿

张建全和女儿主动给张凯丽当参谋,让她在麻辣两个字上做文章,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开拍前,张凯丽一家人都行动起来了。张建全是作家出身,他和张凯丽一起写人物分析,帮妻子设计动作。女儿年轻,对新生事物很敏感,在台词中融入时尚语言。晚饭后,张凯丽在家里试演,丈夫和女儿既当导演又是观众,一遍遍帮她修改。《裸婚时代》播出后,张凯丽成为该剧一大亮点。

2013年,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张凯丽扮演麻辣丈母娘“韩素梅”,丈夫和女儿一如既往帮她出主意,想点子。张凯丽将“韩素梅”塑造得比上个丈母更出彩,因此荣膺安徽卫视国剧盛典“演技实力派女演员奖”。发表获奖感言时,张凯丽了一句话:“感谢丈夫和女儿,他们是我的幕后英雄。我事业能焕发第二春,他们功不可没。”

《裸婚时代》和《咱们结婚吧》播出后,找张凯丽扮演丈母娘的戏特别多,都被张凯丽婉拒了。她不想重复以往的角色,就像当年很多导演找张凯丽拍《渴望》续集,本着对观众负责的原则,她不想拿观众给的荣誉赚取利益。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5)

张凯丽《人民的名义》剧照

鲁豫有约刘慧芳和张凯丽(从刘慧芳到)(16)

张凯丽与女儿

2014年12月,在丈夫和女儿的鼓励下,张凯丽参加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她尽情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艺:唱歌、演戏、滑冰、配音、朗诵,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赢得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虽事业再度起航,但张凯丽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动,到了她这个年龄,什么都看淡了,觉得家庭才是第一位的。

2015年3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张凯丽一脸幸福地表示:“现在我过得很舒心,不管以后是否会被人遗忘,我都不介意。有美满的家庭,有体贴的丈夫,有懂事的女儿,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说一个女人该有的幸福元素我都拥有了,还有什么贪心的?”

-END-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