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第一次进荣府时的局促不安和来去匆匆,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是舒展大方,如鱼得水的。当然,这霄壤之别皆因为一个人,那就是贾母。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1)

初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只奔着当年王家的二小姐王夫人来的,谁知这尊真佛却没见到,只由当家的王熙凤代为招待,虽然王夫人对这位穷亲戚是疏离和漠视的,但好歹也没让她走了空,授意王熙凤“看着办”,是以,刘姥姥才得了那本来给丫头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虽在荣府这等人家看来,这不过是一顿饭钱,但也足够刘姥姥家用上一年。

这一次打抽丰,刘姥姥是大清早就进城,在荣府吃过午饭,天黑之前就赶紧坐车回家了。可谓是来去匆匆。

刘姥姥再进荣国府时,是扛着几袋子瓜果粮食来的,据其所言,这是地里头一茬摘下的,没敢先吃便拿来孝敬姑奶奶们了。话说得得体大方,果然上人家做客,不空手会有底气得多,当然,刘姥姥的本意,仍旧是为打抽丰而来,但这一次,意思显然没那么明显了。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2)

谁料,这一次运气爆棚,因贾母听闻府中有一位积古的乡下老太,便想着叫来唠嗑解闷,这一见面,刘姥姥的行举言辞就深得贾母欢心,连声让其留下来,在园子里玩乐几天再走。

接下来的情景,我们都看到了,贾母两宴大观园,秋爽斋取乐玩笑,藕香榭中赏戏曲,锦缀阁里行酒令,栊翠庵内品香茗,怡红院里卧温衾。这几天,刘姥姥这一乡野老妪,做了这辈子都没做过的事,她见到了人生中最美的景致,喝到了世上最甜的酒,吃了人生中吃过最名贵的茶、最美味的菜。正如其所言,是“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了。”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刘姥姥终归要和贾府告别,而这一次离开,刘姥姥收获颇多,不仅得到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几位主子的财物馈赠,鸳鸯和平儿亦与其衣物。

这一日吃过晚饭后,刘姥姥便先来与王熙凤辞行,称明早就回家了,两人闲谈中,王熙凤还让刘姥姥为女儿取了名字。完后王熙凤忙吩咐平儿,让帮忙刘姥姥打点东西,明日一早好走,刘姥姥这又过来和平儿说了一番话。一一谢过凤姐平儿后,刘姥姥才过贾母这边来睡,而因为贾母欠安,早早就睡了。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3)

次日一早,刘姥姥便梳洗了要和贾母辞行,谁知因为贾母身体不适,众人都来请安,而且有人已经去传了大夫,不一会,贾珍几位男丁便把大夫请到,刘姥姥只能等着大夫走后,才能和贾母辞行。

看到这里有人就疑惑了,刘姥姥一路辞行,将去未去之际,为何插进贾母看病这一段情节?作者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其实,看完三个原因,便知道作者的独运匠心了。

为使文章起伏跌宕

刘姥姥跟贾母辞行前,已经和王熙凤、平儿各自辞行了一次,这辞行的言辞,左不过是针对得到的优待和赏赐千恩万谢,念佛不已的话,很显然,不出意外的话,刘姥姥和贾母及至和王夫人告辞,说的话亦是絮絮叨叨的感恩之辞,这一通行动下来,刘姥姥不嫌嘴累,读者也看得乏味。古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为了打破这种平直的叙述,作者唯有借助看似与此毫不相干的情节,才能将平直的文字,变得跌宕起伏,读者的视觉继而产生转换,这是一种巧妙的行而换笔法,所谓的“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便是如此。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4)

由太医视角观察贾母室内布置,与刘姥姥遥呼相应

在游逛大观园时,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探春的秋爽斋、以致贾宝玉的怡红院,都由刘姥姥这个陌生人的眼中,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进行了一番品鉴,此番再进贾母的屋子,关于贾母的起居情况,总要提及,然而,在第三十九回进府当天,刘姥姥已经用陌生的眼睛看到过贾母的起居情况了,文中写及:

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身边常年被貌美如花的丫头们围绕,如众星捧月,这是贾母的日常,而这一次如果再由刘姥姥的视角写出,那就是繁冗呆板了。所以,作者用另一个陌生人来看这种情景,那就是王太医。然后我们看到了,这位王太医不是之前贾府常见的王太医,而是那个老王太医的侄儿,以致贾母才问其:“这位供奉贵姓?”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5)

有趣的是,这初次进贾府的王太医,看到贾母身边的一切,皆与当日刘姥姥看到的并无二致,透过隔扇窗隐隐约约有一群穿红着绿的人,贾母端坐榻上,两边各有两个未留头的小丫鬟和几位老嬷嬷。素描场面,点染背景,叙次井然,意象鲜明。而这一百年望族老祖宗的富贵气派,无论何人看来,始终都是一样的。

贾母与巧姐的染恙,与刘姥姥祖孙的健康形成对比

只不过逛了一日大观园,贾母和巧姐便同时染恙了,这不得不叫人疑惑,因为同样作为老人和孩童,刘姥姥和板儿确安然无恙。这说明了什么呢?无非是贾母和巧姐生长于绮罗之中,终日金肴玉馔供着,把身子养娇贵了,受不得一丁点风吹日晒。而刘姥姥和板儿成天在乡野地里,自幼粗养惯了,逛个大观园,就跟吃饭一般轻松。这就是千金之躯和贫贱之躯的区别,显然,由此来看,贫贱之躯似乎没什么不好。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对比(刘姥姥和众人辞行)(6)

此外,此次贾母和巧姐同时染恙,暗示了贾府将来败落后,无一完卵,巧姐虽小,亦遭受侵害。届时反而是刘姥姥板儿这对祖孙伸出了援助之手,人物命运颠颠倒倒,对比之强烈,直击人心。

所以,看似很突兀的一段描写, 实际上对行文却是一种妙用,与此同时,更暗伏相关人物命运结局,这等匠心,也唯有曹公这支如椽巨笔能做到了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