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这样读更好玩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1)

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是西‬游‬作‬者苦心设计,弄懂了这个,读懂半部西游。

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不是管喘气的!

对这件打得天兵天将满地找牙的大杀器,多数人的认识还相对肤浅。

有人在解读金箍棒的重量时,把这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大家伙,与喘气联系在了一起。

仅因为《黄帝内经·难经》中写过人的气息数:“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单凭这一点,就将金箍棒这个太上老君亲手打造的神器,等同于凡人一昼夜的喘气次数?

这也太不将道教第一神当回事了吧!

金箍棒为何一万三千五百斤?解决了此问题,就差不多找到读懂《西游记》的钥匙!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2)

对《西游记》的误读,由来已久。

尤其是孙大圣的金箍棒,许多人以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历史感的数字,就找到金箍棒的秘密。

其实,完全错了!

若是按这个思路去找,这等有讲究的历史数字多了去了。

战国时的《周髀算经》,那可是古时候天子治天下的经典。阐明了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大唐时就是国子监的教材。

这本书就说:“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立竿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

这个数才牛逼呢,是天道之数。

我还可以说金箍棒是这个数字的缩小版呢!你说牛不牛逼?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3)

孙悟空的金箍棒曾是大禹治水用过的测水的珍铁。号称:灵阳棒。为太上老君亲造。

然而,这些都属于没有充分理解《西游记》原著的附会结论。

若依此逻辑,还可以将一万三千五百这个数分解。

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中曾言:《汉书》曰:四千五百岁为一元(《汉书》言四千五百年为一备)。

四千五的三倍,就是一万三千五百。这不就是孙大圣的金箍棒的重量吗?但是,这是无稽之谈!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4)

网络上有太多关于金箍棒重量的解读,多没有读懂《西游记》。

就是使用道经本身来解读此问题,也会误入歧途。

比如,道教的《灵宝赤书》上云:“《三元王符》与《灵宝五篇真文》同出太玄都玉京山紫微上宫。此文禳阳九百六劫会之数”。

这个意思就是说:《三元王符》与《灵宝五篇真文》都出自太上老君住的玄都玉京山紫微宫,这个经文有避开九百六十年一次劫难的方法。

比如,我用:13500➗960=14.062。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用了14年零八天。我可以附会说:我知道《西游记》为什么用了14年取经了。

清·道教龙门派宗师刘一明解读金箍棒重量时,也是将13500斤拆分:9000(灵阳用九) 4500(五九相剩)。

拆数法能拆出太多说法,不大靠谱啊!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5)

有时候,这样解释西游,弄到最后,弄得自己都以为这是真的。

我虽然不认同一部名著只有一种解释,但也不会接受毫无根据的解读。有些误人误己。

有人会说:猴哥的金箍棒的重量,不会是吴承恩老师随便想出来的一个数吗?

我也曾这样想过。但是,读《西游记》看到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和沙和尚的降妖杖的重量时,便会坚信金箍棒重量必有含义。

《西游记》第88回,八戒笑道:“我的钯也没多重,只有一藏之数,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三王子问沙僧道:“师父宝杖多重?”沙僧笑道:“也是五千零四十八斤。”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6)

猴哥这条棒弄得出神入化,可没了这条棒就毫无抵抗力。此棒只有老君能收回。所谓妖怪收了此棒,都是老君弄的鬼儿。

5048,这个数是吴承恩的精心挑选的,吴老先生就怕读者不懂。特别让猪八戒加了句:“一藏之数”。

这两5048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行程的天数和取回的佛经卷之数。

《西游记》88回,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

这“藏数”,是一藏经之数。作者反复提,就是怕后世的孙子们看不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在洛阳香山寺写《题香山新经堂招僧》诗,就有“谁能来此寻真谛,白老新开一藏经。”

香山寺也是唐玄藏新罗弟子文雅立塔之地。所以,白居易用了唐三藏之典,说开“一藏经”。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7)

金箍棒就是太上老君道的像征。老君九转炼成,九转意味着返还道的本身。

藏,是梵文量词,仓、笼等意,本邦无此用法。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为《律藏》、《经藏》和《论藏》。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

西游三藏佛经三藏之名虽与今异,但核心只是为了说三藏之数,天、地、鬼是标准的中国化,不细说了。

九齿钉耙的重量与降妖杖的重量,代表的是佛教三藏经中一藏经的数目。

《西游记》第100回,取经大功告成,唐僧向太宗汇报取经:“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数盖合一藏也。”

九齿钉耙与降妖杖的重量,分明在指所取回的佛经数目。因此,《西游记》设计金箍棒的重量时,必须也要煞费苦心。

那猴哥的金箍棒的重量,究竟代表的是什么呢?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8)

有人说,《西游记》说的是抑道弘佛。有人说《西游记》讲的是抑佛弘道。

其实,吴承恩《西游记》写的是佛道杂交,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一点我不细述了,以后会有专文讲。

孙悟空虽弃道归佛了,但是,猴哥却是一个标准的道家文化产物。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天产孙行者的顽石,九窍八孔、高三丈六等等等等,都是道家东西,很中国。

特别是孙大圣在地府的魂字编号:1350号。第三回,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著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这个号码与金箍棒的重量13500斤,更有极大的暗合,其隐含意义何在?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9)

吴承恩既然将金箍棒设计为老君的产品,他在此物的构想上,沿着道家思路进行完善。

我在本文的开头写了,对这个数字,多数人都理解有误,至少,我现在还没能看到正确的解读。

其实,八戒、沙僧兵器的重量代表佛教一藏之经。而悟空的兵器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之数,代表了道教最重要的经典。

啊!啊!?啊???怎么会这样?

我以前文曾写过,金箍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名号灵阳棒一条”(75回),这是道教最牛大神老君亲手打造的降妖除魔的法器。

九转这个道教术语,是指返还至道本身。镔铁是明代流行的兵器用材。

唐《集异记》及《仙传拾遗》共同记载:道仙叶法善遇一神“奉太上(老君)命,以密旨告子”,“以正一三五之法,令授于子”,从此他“诛荡精怪”。

这个叶大神自从得了“正一三五之法”,便有了降妖伏魔的本事,而名传道史。

不仅如此,道史记载,太上老君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符录”,又授他“三五斩邪雌雄剑”,使张成为驱妖降魔的大师。

老君大神授出的,不仅仅是灵阳棒,还有三五䧳雄剑呢!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10)

孙大圣的魔法,许多都是靠咒语的。这在用金箍棒时也是,这咒符是道教的精髓。

金箍棒作为“灵阳棒”,是老上老君造出的法器,也是太上之道。正一是守一。大明时,道教正一派,完全碾压了全真派,成为道教领袖。

在道家看来,一是道之源。《周礼》上说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三五历纪》云:“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

明代教道最流行的醮仪,如《太上正一三五考召箓品》、《太上正一三五功曹籙》及《三五顺行经》(唐代就有,因明正一派兴旺而流行)等,都是降妖伏怪的魔咒。

翻看道经,三五在许多时就直接指道、得道。金箍棒的一万三千五,正是取此意。

而且,“一三五”之数不仅阐释金箍棒的重量的内涵,也可说明猴哥的魂字编号1350,是“天产石猴”。

更重要的是:一三五,是可攒簇中国五行的。东汉时道经《参同契》中说:“五行数者,金木水火土推而为三五一之数。”

本邦五行之数:水(北)为一,火(南)为二,木(东)为三,金(西)为四,土(中)为五。水 金(五)、火 木(五)、土(五),五行合一体为“一三五”。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11)

所以,《参同契阐幽》中说:“是谓三五,混南北并东西攒簇于中土之内,是之谓一三五合而为一,乃造化至精至妙之理,把握乾坤包括河洛。”

东海金箍棒正是天地至精至妙的造化!

既是从金箍棒“一三五”字面讲,缺二(火)与四(金),而金箍棒本为金,叫灵阳棒又属火,也是自配五行。

猴哥称金公,号心猿(心属火)与棒也是合而为一。

释道合一,经配五行,是《西游记》之宗旨。第100回,有诗“关文敕赐唐三藏,经卷原因配五行。”这句诗,说取回佛经,是五行相配的结果。

西游取经团一众,取的虽是佛经,修的却是丹道。

靠!金箍棒与九齿钉耙、降妖杖,是佛道强强联手构成的一个威力降妖伏魔大杀器组合。

西游将打遍天庭的金箍棒作为道之经典,与“合一藏”之佛经的九齿钉耙、降妖杖,一同降妖魔熬心魔。

杀的是妖怪,伏的却是心魔。佛法不失道法,道法偏修佛身。

这就是金箍棒重量的秘密!

孙悟空金箍棒价值(这是读懂西游的钥匙)(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