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姐妹故居博物馆座落在西约克郡霍沃斯镇。从伦敦国王十字站乘火车到利兹,约三小时。从利兹乘火车到基斯利,然后转乘蒸汽小火车可达霍沃斯小镇。因为转乘次数多,耗时长,所以一般的游客很难去到那里。蒸汽小火车只夏天才有,且班次不多,季节前后只能从基斯利乘公共汽车到霍沃斯。当然,去那里游览的最好方式是在伦敦租一辆车,自已开着一路北上,赏尽北英格兰的景色。
约克郡的荒野,的确与英格兰南部和苏格兰的荒原有很大的不同,似乎更苍凉,更原始,更野性。这里的确是诞生《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不二之地。
勃朗特故居博物馆是以前的霍沃斯牧师寓所。三姐妹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先在康沃尔教区任职,然后于1820年带着妻子和6个孩子搬到这里,任霍沃斯教区牧师长。自此至1861年,勃朗特全家都生活在这里。除了安妮,全家人都在这里去世并安葬在这里。享誉世界的三姐妹的全部文学作品,都是在这座乡间寓所里完成的。虽名气没有三姐妹大,但老勃朗特和三姐妹的兄弟布朗威尔都有小说和诗集正式出版。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文学之家。勃朗特故居博物馆现由勃朗特协会拥有和管理,该协会成立于1893年,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文学协会之一。
对夏洛特的《简爱》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无论是小说还是各种版本的电影,早就烂熟于心,但真正置身于100多年前她们生活创作的环境,还是有一种因无法想象带来的冲击。21世纪,交通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要从伦敦来到霍沃斯,尚且如此大费周章。可以想象的是,19世纪中叶的霍沃斯,牧师家庭的三姐妹的生活,是多么远离尘世,多么孤独封闭又多么丰富自然。这里现在也只是一个小村子,100多年前,这里恐怕少见人烟。北英格兰的气候,潮湿多风,冬天漫长而寒冷。寓所内,有钢琴,有图书室,有温暖的壁炉陪伴兄弟姐妹们在雨雪天和漫漫冬夜阅读讨论写作。寓所外,是无边的荒原沼泽,是一望无际的石楠花与各种色彩的灌木丛。没有雨雪的日子,三姐妹在室外写生,散步,骑马,远足甚至疯跑,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短暂快乐。因此,霍沃斯小镇外,还有勃朗特桥,勃朗特瀑布。
三姐妹的文学之树长青。1846年,三姐妹出版了诗歌合集,但诗集只卖出了几本,且几无评论。第二年,三姐妹的三部小说相继出版,一下子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其中《简爱》最受好评。英国另一位小说作者、狄更斯十分赞赏的盖斯凯尔夫人在夏洛特死后为她撰写的《夏洛特·勃朗特传》,同样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传记作品之一。夏洛特后来又出版过几部小说,但成就都不如《简爱》。《呼啸山庄》刚出版时得到的却是严厉批评,被认为结构笨拙,语言粗燥,内容充满戾气,人物色彩过于阴沉。但后来,文学界对《呼啸山庄》的评价高过《简爱》。这两部小说都在100年最伟大的英语小说之列。
三姐妹的生命之花十分短暂。安妮只活了29岁,艾米莉活了30岁。生命最长的是夏洛特,也只存在了39年。三人都死于肺结核。安妮和艾米莉都未结过婚,后人对她俩的情感生活也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夏洛特,文学生活丰富的同时,爱情生活也大放异彩。先后有四位绅士向夏洛特求过婚,其中有她哥哥的密友,牧师,出版公司董事。1842年,夏洛特在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德语期间,疯狂地爱上了她的老师埃热。埃热个性古怪却才华横溢,十分有洞察力。夏洛特向埃热献出了少女纯真而热烈的爱,一封又一封火热的情书飞向埃热。而已婚的埃热却不敢享用这份爱情,不停地向夏洛特泼冷水,并强调他不愿他们的关系被误解。这使得夏洛特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再写情书,并很快回到家乡霍沃斯镇。她于1854年嫁给了父亲的助理牧师尼科尔斯。婚后的夏洛特是幸福的,与丈夫去国外旅行,还不时去伦敦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但幸福十分短暂,夏洛特于1855年因病去世。三姐妹的文学与生命就此永远地划上了句号。
走遍全球之英国篇(十)在勃朗特姐妹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