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大家快来!”

1972年,一名专家在发掘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处古墓时,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刚刚打开的棺木,显得十分激动。

循着他看的方向望过去,原本平静的众人瞬间瞪大了双眼,所有人都快步走近棺木。当看清里面躺着的尸体后,他们也都躁动起来,一时之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定睛看去,棺木内躺着一名古代的女尸。

历经数百年,她竟不仅没有随着封建王朝一起腐朽,甚至连身体的毛发都没有脱落。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还头戴赤金凤冠,身穿金丝龙袍。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1)

头戴凤冠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解的,无非就是证明这个墓主人的身份比较高贵。她有可能是皇后、贵妃、皇帝的宠妃,亦或者是地位比较高的公主之类。

但龙袍就不一样了。龙袍在封建社会是天子的象征,也只有皇帝才能够穿。哪怕是王公贵族的男子都不能穿,更不要提女人了。

那么,这个女子为何能够身穿龙袍下葬?她究竟有何身份?

探寻古墓

其实在来这个古墓考察之前,专家就对墓主人的身份有过猜测。

从得到的信息来看,那是一处刚刚被发现的古墓,如果没被盗墓贼光顾的话,此行应该能挖掘到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专家抵达古墓处时,才发现古墓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根据经验来看,里面的文物大多都已丢失。

这让专家组有些失望,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虽然古墓被破坏了,但依旧具有研究价值,只要能找到一个微小的线索,很可能就能顺着蛛丝马迹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以此来还原一些历史真相。

调整好心态后,专家们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考古发掘工作中。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2)

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外表看着毫不起眼的古墓或许大有来头。

这座古墓拥有陵园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000多平方米,其中东西宽45米,南北长105米。

在古代能拥有如此庞大且建造讲究的墓室,说明它的主人很有可能是皇室成员。

想到这点,考古人员更是充满了干劲。

据勘察,专家发现在古墓的东西两侧皆有配殿。由此可以推测,东边的三间房子是守陵人的住所,而西边的三间则很有可能是用来放祭品和供祭祀人员休息的地方。

在古墓的中轴线上,先是前后大殿,最后才是陵墓。

而古墓的最中央则伫立着一座石碑。因为年代久远,上面的碑文早已模糊不清,肉眼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无奈之下,专家将它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准备带回去仔细研究。说不定经过修复,他们能根据它找到墓主人的身份。

收拾好石碑之后,考古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最终,考古专家来到了位于古墓最后面的墓室。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3)

乍看起来,这间墓室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物品、文字等,但像这种规制的大型古墓,为了防止被盗或者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往往会在建造时留有暗室。

果不其然,打开一堵空墙后成功发现了一间密室。

那密室长8米、宽6米、高4米,四周皆由长方石条堆砌,看起来很是严密。

幸运的是,这间密室并没有被盗墓贼发现,所以密室并没有遭到破坏,室内文物也没有遗失。

这间密室中,最重要的文物就是被放置在墓室中央的石棺。

显然,这被特意隐藏起来的石棺里存放着墓主人的尸体。

接着,考古专家们缓缓开棺......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4)

墓主人身份明确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专家决定开棺。

随着棺盖被打开,墓主人的身体也呈现在专家眼前。而只看了一眼,他们就再也不能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不由得大喊起来。

因为石棺中竟躺着一个约1.56米,身穿龙袍、戴凤冠的不朽女尸。

对于专家小组来讲,这无疑让他们十分震惊。本以为石棺内会是一具枯骨,但没想到其尸身保存完好,不仅皮肤有弹性,甚至连毛发都没有脱落。

凤冠之下,一条约75厘米,乌黑油亮的辫子格外引人注目。除了辫子,更引人注目的就是她身上的龙袍。通过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龙袍上除了大量的祥云纹外,前后两面以及两肩都有用金丝线绣成的威风凛凛的金龙。

除此之外,在金龙的周围,还用珍珠穿成了一个“寿”字。初步估计,光是珍珠这件龙袍就消耗了至少10万颗。也因此,这件龙袍被人称为珍珠团龙袍。

而如此重工,也导致它的价值高达上亿元人民币。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5)

更令人惊叹的是,除了龙袍之外,棺木里还有两件同样价值昂贵、造型精美的旗袍。而金链子、宝石、翡翠等更是数不胜数。

显然,这些陪葬物品都具有极其可观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有更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为这些珍宝震惊过后,专家又开始思考墓主人的身份。

从密室内的清朝服饰来看,墓主人很明显是清朝人。而这些陪葬品,也说明她在当时拥有极高的地位。这样说的话,她的皇室成员身份几乎已经确认了。

但万事讲求依据,考古更是如此。在没有充足史料证明的情况下,不能妄下断论。为了确认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考古专家开始更加细致地在周围调查。

好在密室之前没有被破坏,很多文物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这无疑给求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很快,有人在墓室南侧发现了线索。

那是一方木制的墓志铭,上面写着:“公主大清圣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诸公主中尔宽为最,是用厚其典礼晋封荣宪国公主……

从墓志铭可以看出来,她是康熙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至此,墓主人的身份终于被揭开。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6)

墓葬模型

之后,专家又在棺木的南侧发现了一个放在方形台座上的骨灰盒,上面写着:“额驸马副将军多罗郡王”。

显然,那是她丈夫乌尔衮的骨灰盒。而在棺木的东侧,又发现了其儿子琳布的骨灰。

那么,固伦荣宪公主为何能身穿金丝龙袍入葬呢?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7)

最受宠爱的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其实在陈道明出演的《康熙王朝》中,蓝齐儿的形象就是以她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的。而她真名其实并不叫蓝奇儿,这是因为实在无法查明,当时索性杜撰了一个。

至于固伦荣宪,则是她的封号。

不过,虽然身份明确了,但还是有一个疑问。按理说,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龙袍只有天子能穿,即使贵为公主也不可以,那为什么,固伦荣宪公主却穿着龙袍下葬呢?

其实,这跟康熙皇帝的一个妃子有关。

一般来讲,绝大部分皇帝的后宫中向来不缺美人,但不是每一个美人都能得到宠爱,大多数人连见上皇帝一面都很难。但对于康熙来讲,荣妃却是一个例外。

康熙对荣妃的受宠程度可以用一句话来讲:在很多妃子还在盼望着见康熙一面的时候,荣妃已经接连为康熙生下了5子一女。

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其他一些原因,那5个儿子相继去世,最终只有一个女儿侥幸存活。而那个女儿,就是固伦荣宪公主。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8)

固伦荣宪公主画像

因为宠爱容妃,其他孩子又相继离世,康熙对于他和荣妃仅剩的孩子——固伦荣宪公主自然十分受宠。而这份宠爱,从固伦荣宪公主的封号就可以看出来,清朝时,皇帝的女儿一般被称为格格,而荣妃的女儿则被称为公主。

通俗来讲,格格代表着的仅仅是王公贵族的女儿,皇帝的女儿顶多再加个封号。但公主却不一样,这可以看作是女子的爵位,好比成年的阿哥或有功绩的阿哥,会被封为贝勒、郡王。

在康熙的众多女儿中,荣宪公主是他在世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册封的公主。

康熙30年,荣宪公主就已经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

在当时世人为荣宪公主所受的恩宠感到震惊的时候,关于她的册封却依旧没有停止......

接下来,荣宪公主又被康熙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这个称号,更是让人看到了康熙对于荣宪公主的宠爱。在满语中,固伦有天下、国家之意,所以它一般都被用来册封嫡女,也就是皇后的女儿。

而荣宪公主的母亲荣妃虽然受宠,但也只是妃嫔,因此荣宪公主只是康熙庶出的女儿。按理来讲,荣宪公主是没有机会被册封这个称号的,但康熙还是破格给她提了等级。

这也足以看出,康熙对荣宪公主的喜爱。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9)

康熙

不过无奈的是,虽然生在帝王家的荣宪公主十分受宠,但她依然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时,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从皇太极便始和蒙古进行联姻。随着时间流逝,满蒙联姻逐渐成为了一个传统。而为了不打破这个贯穿了两百年的传统,康熙只能忍痛将心爱的女儿送去草原。

所以,在荣宪公主刚被册封称为和硕荣宪公主不久,她就被送去跟人联姻了,被安排下嫁给蒙古巴林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的乌尔衮。

这一点,在《康熙王朝》中也有体现。剧里蓝齐儿就被强迫送到蒙古和葛尔丹成亲,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但剧情是根据史料改编而成的,有些事和史实并不相符。和蓝齐儿相比,荣宪公主过的很幸福。

在送心爱的女儿去和亲之后,康熙常忍不住想念她。虽然天各一方,但康熙曾4次不远万里去蒙古巡视。名义上是巡视,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看望荣宪公主。

从这些细节,就足以看出康熙对荣宪公主的喜爱。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10)

《康熙王朝》剧照

而在联姻人选的选择上,也能看出康熙对这个女儿的重视。

乌尔衮作为部落里的勇士,不仅年轻有为,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很喜欢荣宪公主。在结婚后,二人也十分恩爱,一共生下了一儿一女。

乌尔衮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在儿子面前却是一个慈父。每次荣宪公主想要教育儿子,都被被他嘻嘻哈哈哈地拦下来,久而久之,儿子琳布就被养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性子。

后来,两人的女儿嫁给了清朝的秦王,儿子琳布则在家游手好闲。

乌尔衮帮助清朝守卫疆土,屡立战功,这让他很受康熙信任,但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不少伤痛。康熙六十年(1721年),乌尔衮病逝于军营之中。

乌尔衮去世之后,荣宪公主十分悲痛,于雍正6年(1728年)去世,年仅56岁。

按照荣宪公主的意愿,琳布准备将她和乌尔衮葬在一起。虽然按照规定,驸马是没有资格和公主葬在一起的,但因为乌尔衮曾立下赫赫军功,雍正最后还是应允了。甚至,他还同意让荣宪公主穿着康熙赏赐的龙袍下葬。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11)

至于荣宪公主身上的龙袍,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袍。因为皇帝的龙袍上有9条龙,而荣宪公主只有8条,不过这仅一条之差,也意味着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2003内蒙考古女尸(72年内蒙古挖出不腐女尸)(12)

在乌尔衮和荣宪公主都离世后,儿子琳布十分想念他们。

后来,琳布在去世后,后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和父母葬在了一起。

小结:

身着龙袍下葬,这无疑是史无前例的。无论是千方百计坐上女皇之位的武则天,还是绞尽脑汁开启垂帘听政道路的慈溪,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也让人更加感慨,更加想了解关于荣宪公主的故事。

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她的记载其实并不多。这不可避免地,为专家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挑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最后,也由衷地感谢为重现历史不懈努力的考古工作者。是他们,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个已经消逝的时代;也让是他们,为历史顺利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