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诗正是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思念亲人哀伤悲戚的情景。清明时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是老祖宗留下的礼法。

清明当天,人们带着祭品前往逝去亲人的墓地进行祭拜、扫墓,以此来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思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祀的东西也在不断改变。

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就是冥币了。冥币是人们给去世亲人在阴间用的钱币,用途与我们的人民币一般无二,只是金额很是夸张。冥币与人们现行的人民币很相似,稍不注意就会混淆。

之前就有不法之徒利用这一点去诓骗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和盲人,用冥币骗取他们手中的真钱,实在是可恨。后来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冥币的印刷格式,这种违法行为才得到遏制。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冥币上的人物形象照搬了我国一位一级演员的肖像原型,稍加留心会发现,冥币上的玉帝很是眼熟,这些都是玉帝专业户王卫国老师塑造的玉帝。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1)

王卫国老师发现后,也很是无奈,想要控告厂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找不到源头厂家,不知谁才是真正的原告,不知道从何告起。

玉帝专业户

王卫国老师是我国国家一级演员,塑造过很多经典的人物,然而事实上,王卫国一开始并没想向演员的方向发展。

从北京四中毕业后,王卫国在北京地安门商场卖副食,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腾延老师,在腾延老师的推荐下,王卫国报考了艺术院校。

功夫不负苦心人,1978年,王卫国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王卫国经历过底层的社会生活,演技也很扎实,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可谓是入木三分。

《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法师、《西游记》和《宝莲灯》中的玉皇大帝……都是他扮演的。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2)

还有很多经典的影视剧中都有这位老演员的身影,而且这位老演员为人低调,演技过硬,是现在的流量明星、小鲜肉们不能比的。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比较陌生。但是,一旦看到他,大家又都会恍然大悟的笑着说:原来是他。

之所以这么眼熟是因为王卫国是名副其实的“玉帝专业户”,迄今为止他数次扮演玉皇大帝这个角色。

以至于,提到他的真名很多人不认识,一说到玉帝人人都知道。《西游记》开拍时,杨洁导演正在挑选玉皇大帝一角的扮演者,五官端正、气质不凡的王卫国被杨洁导演选中。

等到王卫国换上玉皇大帝的妆造后,众人不禁惊呆了,王卫国仿佛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国字脸本就给人一种正派的感觉,再加上黄袍加身,长须飘飘,活脱脱就是玉皇大帝下凡。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3)

王卫国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声音低沉富有磁性,在人物的塑造、分析和演绎上很下功夫,对自己塑造的每一位角色理解的深邃且透彻,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极佳的老戏骨风范。

人都是有烦恼的,名人也不例外,就在王卫国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件糟心事的出现让他很是郁闷,让他更无奈的是,这件事虽然王卫国老师是受害方,却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成名后的烦恼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王卫国在出演玉皇大帝成名后偶然间发现了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这件事一度让他后悔塑造玉皇大帝这个角色。

某次王卫国返乡祭祖,家里人准备的冥币引起了王卫国的注意。

这冥币上印着的玉帝不正是自己的古装扮相吗?都不能说是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这让王卫国很是无奈。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4)

祭祀时,王卫国又留心观察,发现人们用的冥币上,印的都是自己塑造的玉帝形象。

王卫国平时工作比较忙,也不会特意去接触这些东西,本来这些东西就不是生活中日常的必需品,只有在清明前后才会在街头巷尾出现一阵,因此,等王卫国发现时早已为时过晚。

他的形象早已被印在冥币上传遍了千家万户,但奇怪的是,人们好像也并没有意识到印在冥币上的这位玉帝就是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位。还是王卫国和家人们在祭祀中发现的。

这种事,无论是发生在谁身上估计都会不开心,更何况是一名演员。且不说这件事已经严重的侵犯了王卫国的肖像权,就算是没有侵犯王卫国的合法权益,毕竟也是晦气。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5)

中国人凡事讲讨个吉利和好彩头,对于晦气和不好的事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像把人印在冥币上这种事简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所以,王卫国在知晓此事的第一时间就采取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岂料,他还是将这件事想简单了。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原来,生产这些祭品的,基本上都不是什么正规的厂家,只是一些民间的小作坊。

有的根本不具备生产资质,印什么更是没人管,这些冥币就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这些人也是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只觉得这玉帝的形象深入人心,便顺手牵羊,挪用了。重点是,想找源头都找不到。

而且,当时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非要说出点道理,只有肖像权这一项可以维护,但由于源头尚不清楚,想要维权也是有心无力。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6)

警方虽然对一些生厂商进行了处罚也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无奈之下,王卫国只能放弃,好在王卫国心大,不能维权那就这样吧。

王卫国有心维权,却找不到源头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是很憋屈了,此事传开后,更是有人拿来开王卫国的玩笑。导致王卫国哭笑不得的说:早知道就不演这个角色了。

其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王卫国老师对玉皇大帝这一角色入木三分的塑造才能让人们如此的印象深刻,认为他很符合玉帝这一形象,这才将他塑造过的形象印在了冥币上。

冥币的由来与发展

提起冥币,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而到了唐代,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盛行用纸钱送葬。史书古籍上记载,纸钱未被发明之前,人们都是将真钱埋于土中用于陪葬。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7)

而且也不是以焚烧的形式祭祀,而是以直接掩埋的方式,将陪葬品直接放在棺椁中,或是放在陵墓中。否则也不会那么多盗墓的,也不会发现古代那么多珍宝。

之所以演变为用焚烧纸钱的方式祭祀逝去的人,大概是因为佛教的传入,佛教认为:冥币本就是人死后在阴间通用的货币,直接掩埋陪葬逝去的人并不能将这些钱带到阴间去。

火可以将东西传递给鬼神,因而将纸钱等祭祀品焚烧就可以让死去的人将这些祭祀品带到阴间去。这种思想的不断传播,是冥币出现的思想前提。

冥币出现的根源,其实还是中华民族有以真实的钱财殉葬的习俗,这原本就是中华文化的产物,而佛教的传入多少也对我国额传统文化和习俗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8)

佛教讲究四大皆空,人死后,尸体焚化,以求能进入极乐世界,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产生文化碰撞,继而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人以实物殉葬的习俗。

随着火葬的盛行,由火葬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相继出现,,生产这些产品的机构也应运而生,古代多是由法师、道士画就这些冥纸冥钱,样子和制式也没有规定。

到了现代,国家也并没有相关法律对这些丧葬祭品加以规定和约束。冥币的样式可谓是种类繁复,随即还出现了纸扎的马车、房子、手机、电视等让人哭笑不得的祭品。

甚至还出现了人民币样式的冥币,于是便有人浑水摸鱼,利用冥币扰乱市场秩序。这一现象的产生引起了国家极大的重视,2019年,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冥币使用人民币的样式。

可遗憾的是,国家只是对人民币图样的冥币进行了规定和处罚,而对于冥币上出现的王卫国老师的古装扮相一事,并未过多干预。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冥币上的玉帝仍是王卫国老师的扮相。

是谁把王卫国印到冥币上的(玉帝专业户王卫国)(9)

结语

冥币作为祭奠去世之人的祭品,大多数时候还是会被认为是比较忌讳的东西,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才会用到,也难怪王卫国老师发现自己的头像被印在冥币上后会心生芥蒂。

平常也并不多见,导致王卫国老师对此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等到发现时,早就为时已晚。加之冥币单位生产规模小,生产范围广。想要维权,却也是控告无门。

好在王卫国老师心胸宽广,也不强求,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上,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精彩的作品。也希望王卫国老师能在演艺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