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在医生嘴里听到肌张力这个词,但有些妈妈可能还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肌张力是指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受到的阻力,可以维持孩子的身体发育,让孩子摆出各种姿势,是维持宝宝正常肌肉活动度以及运动的基础。
肌张力可分为正常肌张力和异常肌张力,其中正常肌张力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分为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增高(痉挛)和肌张力障碍。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肌张力都处于一个中间状态,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不高不低处于一个刚刚好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当我们的身体相对放松时,我们会感到很自然。我们的肌肉不是紧张和僵硬的,但也不是“软塌塌”的。总之,我们自我感觉会比较适中、更舒服。
但因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别是小宝宝,肌张力可能出现有问题,导致“肌张力过高”或“肌张力过低”;这两者也都叫做“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孩子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做被动操时感觉有明显的阻力,甚至很难进行被动运动,如拉动手臂前伸、上举均困难或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难;手掌经常呈握拳状,拇指内扣,轻轻按摩其手背也不易使小手张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有的患儿甚至表现为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3个月以后,把宝宝放在床上,捏住双手把宝宝拉坐起,如果头还是明显往后仰或拉起时屁股离床身体挺直;4个月以后,手扶婴儿站立硬的平面,脚一直内扣和踮脚。
肌张力低下的表现
孩子肌肉弹性比较差,摸起来比较松软;孩子抱起来软绵绵的感觉,不会使劲,主动运动很少,或动起来动作比较慢;面朝下用手托着孩子的胸部,头和四肢都下垂,像一个倒着的U型;用手拉着孩子的手腕向对侧拉,肘关节很容易就过了身体的一半(肘关节越过了中线)即围巾征;孩子平躺时双手握其双腿分开(向两侧拉)很容易就达到180度角,或者超过了180度;一手握住宝宝脚腕,一手轻轻向上推脚,使脚面尽量靠近小腿,脚面和小腿之间的角度小于60度;除了以上表现,4个月还不会竖头,俯卧不能抬头;6个月还不会坐。
肌张力异常除了肌张力增加或降低外,还有就是肌张力动摇不定,特别是精神紧张或受到刺激时肌张力明显的增强。
孩子会出现肌张力异常的原因?一般来说,由于遗传、孕妈的年龄、孕妈待产时状态不佳或孩子的大脑在分娩前后出现损伤,波及其支配肢体运动的脑区或神经束。因此,会出现所支配肌肉伸缩功能受损,导致肌张力的改变,出现姿势和运动功能的异常。
肌张力异常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活以及运动,会出现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的超前和落后,有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况:
▲宝宝平时好哭闹、打挺、呛奶,换衣服时胳膊或腿不好穿脱;
▲1个月的宝宝头竖的稳;
▲3个月的宝宝竖头还不好;
▲4个月的宝宝拇指还经常握在手里;
▲6个月的宝宝不会翻身等。
……
随着宝宝月龄、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走路踮脚尖,易摔跤、走路外八、内八,不会跳等,或出现多动、坐不住、手脚无力、做作业拖拉、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胆小、自闭等问题。
孩子肌张力异常怎么办?
宝宝肌张力异常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常宝宝3个月就能在体检中发现,4个月以内的治疗称为早期干预,一般治疗效果好,好转迅速,能彻底治愈,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最晚也应在一岁半以前予以纠正治疗。如果宝宝肌张力异常不及时干预,会影响到宝宝以后的运动发育。
家长要注意:当宝宝在哭闹的状态下检查,会对检查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最好在宝宝安静状态下再查。
肌张力虽是先天的,但是通过抚触、操纵、姿势等各种手部技巧是可以影响肌张力的。如果宝宝被医生判断为肌张力低或高的情况,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得到改善。当然,这也取决于宝宝的肌张力异常是否严重,以及是什么原因了导致宝宝的肌张力异常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