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来到《道德经》第九章,这章相比较于其它篇,比较容易理解,也很少有歧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容器倒太满,就容易洒出来,所以别人给我们斟茶倒酒,我们总会说“够了,够了”;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工具锐利的部分,用久了容易变钝折损,所以菜刀、剪刀之类就要经常打磨;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银美玉堆满屋子,要想守住很难,像我这种穷人还没这种体会,但某富豪榜上那些被关进去的首富们应该有着切肤之痛,猜想盖茨、巴菲特这些富翁要提倡裸捐,马云钱多了感觉烦恼,也应该是体会到了这一点;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既得富贵之身而肆意骄横,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就像那些坑爹的官、富二代们,一直在上演着“自遗其咎”的故事。因此,老子导“功遂身退”,才是应该践行的“天之道”。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种“谦受益,满招损”的思想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史书中,那些在历史上功绩卓著,最后下场却很悲惨的人物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来看下一章。

鬼谷子解密正确答案(道德经说载营魄抱一)(1)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章一开始就出来个让人费解的“营魄”,“营魄”是什么呢?其实,这个“营”是错别字,哦,不,是通假字,通“荧”,汉朝王逸在《九思·哀岁》中写道:“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现在我们知道鬼火是人死后骨头中磷的自燃现象,但在古人看来,鬼火是人死后灵魂在游荡,即所谓的孤魂野鬼。所以,“营”就是“荧”,就是“魂”,另【说文】中说“魂”念“云”声,说明“魂”的古音与“营”的发音近似,符合所谓的通假字的习惯。那“营魄”就是“魂魄”的意思了。

鬼谷子解密正确答案(道德经说载营魄抱一)(2)

接着我还要解释下“魂魄”,现在我们常“魂”和“魄”连用,“魂”“魄”不分,但在古人看来,“魂”和“魄”是不同的。【说文】“魂”为“阳气也”,释“魄”为“阴神也”,这种解释还是比较晦涩,我们来看看孔颖达为《左传·昭公七年》中的一段注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孔颖达的说法直白点就是说“魂”就是人的精神,“魄”就是人的形体,我们会说这个人的体魄强健,但我们不会说体魂强健,就是这个道理。“载营魄抱一”可以用个成语叫“形神兼备”来解释,人的形和神缺一不可,并且当两者高度统一,紧密依存,按老子的说法就是“抱一时,会怎样?是不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时候?当然是,但可惜的是,神总有倦怠迷惑之时,形总有疲惫毁伤之际,所以老子反问道:“能无离乎?”,很难做到啊。

鬼谷子解密正确答案(道德经说载营魄抱一)(3)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如果你仔细观察婴儿睡觉时的呼吸,你会发现,他呼吸很深,又很平缓,很有节奏,一种专致安详的感觉,还带有种神圣感。这种神态你只要去观察下,就一定明白什么叫“专气致柔”了,而且你会体会到不同寻常的生命意义。但你千万别找个陌生的婴儿死盯着瞧啊,你告诉它父母你在悟道,被当神经病还好,要是被当作人贩子,有什么后果自负哦。这种“专气致柔”的状态也只能是无忧无虑的婴儿才会有,人一长大啊,懂得了,欲望多了,牵挂多了,思虑多了,心神已经很难宁静了。“能如婴儿乎?”很难很难啊。

今日就到这,非常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下方评论探讨,如有兴趣了解前几章论述或后续更新,请点击标题右下方“关注”,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