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见以下链接:
K-pop席卷世界的背后,韩国偶像是怎么炼成的?【揭秘世界33】
谁是当下韩国的第一女团?
BLACKPINK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答案。
前不久,韩国女团BLACKPINK在法国的演唱会上,出现了法国第一夫人的身影,香港的演唱会门票开始发售后,网络立刻瘫痪,黑市上的门票价格,甚至被炒出了22倍的高价,一张2999港元的VIP门票,被炒到了7万港元。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22年度艺人,也被BLACKPINK拿下,而且BLACKPINK还是油管上订阅人数最多的艺人,订阅人数多达8350万,订阅人数排在第二的艺人,同样是韩国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BTS)。
根据2022年K-pop世界地图,2021年8月开始的一年间,K-pop艺人视频播放量达到了643亿次,比2019年调查时增加了2.5倍。
而且播放量来源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只有10.3%来自韩国本土,90%来自其他国家(地区),包括日本、印尼、印度、泰国、墨西哥、美国等。
那么近年来韩国偶像团体,为什么能席卷全球?
除了偶像团体本身的原因,还有哪些因素推动呢?
大家好,这里是好奇心爆棚的一心博士。
推手首先,什么是K-pop?
K-pop是Korean popular music的缩写,也就是韩国流行音乐,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各种风格和流派,比如摇滚、舞曲、说唱等等。
K-pop如今在全球大获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韩国政府有意引导的结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深受危机影响,当时韩国的第二大财团——大宇集团也在危机中破产。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上任后就提出了“文化立国”。金大中政府认为,文创产业以创意性思维为基础,对于人力资源丰富但天然资源匮乏,而且正面临失业率攀升的韩国经济来说,正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外,扶植文创产业不但能够带来经济利益,还能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国外消费者对韩国文化的好感,提升韩国的国际形象。
文化立国的战略定下后,文创产业在韩国的地位快速提升。
当时韩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政府部门大量裁员,但是文化部门却不减反增。
韩国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相关的财政预算在国家总预算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00年,文化预算占比第一次超过1%。
2001年,韩国文化观光部发表“发展韩流”的方案,成立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并且拨出5000万美元建立文化产业基金,用于扶持文创产业及培养文创人才。
此后韩国历届政府对文化产业都大力扶持,文创产业预算由1997年的112亿韩元,增长到2012年的3927亿韩元,增加了35倍。
工厂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娱乐经纪公司纷纷成立,包括后来成为韩国三大娱乐公司的SM、YG和JYP。
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有歌手背景,创立时都属于小型公司,在打造出一系列受欢迎的艺人后,才成功上市并持续发展。
即使是今天,韩国依然有大量怀抱梦想的小型经纪公司,小公司依然有机会推出超级偶像一炮而红,励志的案例比如防弹少年团背后的HYPE,IU背后的LOEN娱乐。
1996年,SM推出组合H.O.T大获成功,SM的造星模式也因此被争相效仿,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由经纪公司塑造旗下组合的各个方面。
这种招收、培养年轻人成为艺人的制度虽然并非起源于韩国,但韩国的操作模式与成效已经远超日本。
想要成为知名娱乐公司的练习生,首先需要经历几百比一甚至几千比一的激烈竞争,从商业角度来看,练习生制度为韩国娱乐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潜在从业人员。
这种模式下,一切都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反向设计,经纪公司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目标市场,推出经过市场分析与定位的“商品”。
相比于单人偶像,偶像团体在开始时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团体可能吸引到更多的粉丝,同时风险也比较低。
组合成员的外貌特点、性格、国籍等不同,都可以帮助组合吸引尽可能多的粉丝,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
比如BLACKPINK 的4名成员中,Lisa来自泰国,Rosé是新西兰籍,SEVENTEEN的13 位成员,分别来自韩国、中国、美国,Z-girls的7名成员,则分别来自亚洲7个不同的国家(地区)。
下一个阶段是培训,从成为练习生到出道,需要大约5到10年的艰苦准备。除了需要学习唱跳、仪态、表演,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身材管理,接受定期的考核与淘汰。
比如女团TWICE的队长志效,8岁成为练习生,经历了10年的培训才获得出道的机会。
尽管高强度的训练已经是练习生的噩梦,但更大的噩梦是,不确定能不能出道,什么时候才能出道。
即便经过层层选拔、经过数年的训练,依然会有大量的练习生会被无情淘汰。
利益韩国艺人经常会抱怨漫长痛苦的练习生涯,以及长达7年的不公平合同。但是在经纪公司看来,各种严苛的规定都是必要的。
因为制度化的造星与工厂批量化生产商品相似,背后都是利益的驱使。
培养一个练习生,经纪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高达上百万元人民币的成本。
所以在艺人出道后,经纪公司会把所有可以商业化的部分做到极致,包括卖专辑、开演唱会、商业代言等等,甚至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越早成为练习生,越早出道,就能越早开始赚钱还账。
由于本土市场规模有限,韩国经纪公司不遗余力地进行国际化,从团体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
韩国偶像团体的名称,往往是一个简短的英文单词,或者几个字母的缩写,比如BTS、BLACKPINK、EXO,另一种策略就是前面提到的组合成员国际化。
而他们的歌曲、MV等,往往也会制作2种语言以上的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只有英文是统一的。
2012年,江南style火遍全球,引起了对于韩国音乐的关注,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江南style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江南style的爆火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新兴媒体的巨大潜力,二是非英文歌曲也能在西方取得成功。
比如火遍全球的BTS,从最初开始就是全球化运营,充分利用了新兴的社交媒体。
在国际化上面,经纪公司与韩国政府一拍即合。韩国政府为文化产品翻译、出口等,提供了大量资助,以促进文化产品出口海外,同时在全球各地设立文化机构,为文化产品出口提供平台与服务。
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带有巨大的附加效应。
韩国进出口银行的研究表明,韩国的CD唱片等音乐产品出口,对韩国化妆品、手机、电脑等产品出口都有明显的带动效应,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使韩国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因此被称为“四倍效应”。
K-pop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韩国政府提供了政策和资助,经纪公司投资了金钱,无数练习生投入了青春,伴随着K-pop的兴起,韩国政府名利双收、经纪公司收割了利润、捧红了一批又一批艺人,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韩国娱乐圈乱象横生,绝大多数卷入其中的人都成为了代价。
一边是韩国的经纪公司不断被告上法庭、大量的艺人不堪压力和潜规则自杀,另外一边,依然有无数渴望成为明星的未成年练习生前赴后继,接受那些苛刻的合同条例。
而经纪公司在继续运营造星流水线的同时,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AI、虚拟偶像。
当年开创练习生制度的SM,在2020年推出了由4名真人成员和4名虚拟成员组成的女团。
从造星工厂的角度看,机器人对经纪公司来说是更友好的“产品”,毕竟它们不会抑郁、不会反叛,不知疲倦、也不需要高分成。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你怎么看待近年来K-pop的兴起,评论区告诉我,咱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2022 ENTERTAINER OF THE YEAR BLACKPINK,RAISA BRUNER
2.K-Pop is making billions for South Korea,AFM Editorial Office
3.How Blackpink owned 2022,SCMP STYLE Reporter
4.文化地产战略,曾勇
5.疫情期间K-POP强势发展 全球视频播放增加2.5倍,崔锦宁
6.韩国流行音乐的特征分析,殷红青等
7.明年香港开唱 BLACKPINK黄牛票炒高22倍,新明日报
8.从防弹少年团到《鱿鱼游戏》:韩国文化如何席卷世界,CHOE SANG-HUN
9.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与野心,中国文化报
10.浅析韩国K-pop音乐产业全球化发展新趋势,王萱
11.韩国文化“走出去”的制度机制研究,邢丽菊
12.政政府角色与政企关系:以韩国文创产业发展为例,河凡植
13.韩国的文化产业强国梦,国尚
14.从“Nobody”到“江南Style”:“韩流”背后的政府推手,孙冰
15.韩国迈向文化强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郭秋雯
16.韩偶像志愿生一年100万人 出道仅324人竞争激烈,李守基
17.“雪莉悲剧”揭开惨烈的韩娱圈生存现状,sona
18.“韩流”偶像是怎样炼成的,蒋肖斌
19.韩国:文化出口带动其他商品出口,中国文化报
20.举国造“韩流”启示振兴文化产业之道,孙佳山
21.韩国娱乐角斗场:亚洲最大偶像生产工厂的背后,南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