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

森林,海洋,湿地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然而与分别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心的”森林和海洋相比,“地球之肾”湿地的似乎并不广为人知。

想必有不少人疑惑,湿地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参加国家(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开幕)(1)

三江源湿地

湿地的概念其实有很多

狭义的湿地(wetland) 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的研究活动往往采取这个定义。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参加国家(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开幕)(2)

漠河县 北极村 湿地

广义的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仅用6%的地球覆盖面就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这不可替代的生物功能让其享有了“地球之肾”的美誉。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参加国家(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开幕)(3)

大兴安林湿地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参加国家(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开幕)(4)

我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受不利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湿地将直面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危险。

因此我们应当珍爱湿地,提升湿地保护意识,减少对湿地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