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好多年前,那是一个满大街还有201公用电话的年代。

有一次和朋友外出,离老远就看见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穿着一身红棉袄站在201电话前,眉飞色舞地“叨叨叨”,嗓门儿还挺大,关键是一句都听不懂。

朋友是上海人,英文能力颇强,还会一点点德语。不过,即便如此,我俩故意放慢了脚步,愣是半天没听出来这位阿姨讲的是哪国语言。

相视一笑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见阿姨爆炸式地来了俩字:“憋孙。”

妈蛋,这就很尴尬了——原来是语速极快、说得极顺溜儿的河南话。

河南方言分很多种。

在黄河以北的安阳和新乡周边地区,其豫北口音较为硬朗;和安徽接壤的周口、漯河等地所讲的豫东口音,比较圆润、宛转。

而作为标准河南话基础的郑州、开封口音,则比较中性一些,如果二者再细比较的话,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就显得较厚重许多。在这个特点上,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代表的豫西口音,则有着同样浓郁的口音特征。

很多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习惯性忽视“的”和“呢”这两个字的存在,统统喜欢用“了”来代替——

比如,朋友之间约好了见面,快到时间了,打电话催问一下:“你在哪儿呢?”

郑州人会问:“你在哪儿了?”

当然,肯定会有人觉得,“了”和“呢”之间本身就有读法上的相似,尤其是在口语上,说利索了更是很难分辨的清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于“的”的代替,可就算是郑州人的专利了。

同样是两个朋友之间沟通,比如说手机没电了:“你的充电器在哪儿?借我用用。”

说着普通话的郑州会通常会这么说:“你了充电器在哪儿?借我用用。”

再比如老友之间聊天,其中一个“不怀好意”地恭维另外一个:“你懂的可真多。”

换做从小说普通话的郑州人来说:“你懂了可真多。”

这种语气助词的代替,其实在河南并不少见。就像郑州人对于“了”的钟爱,换做其他地方的河南人,更常用“类”这个字来代替——“你懂类可真多。”

其实,如果细分一个省份的方言,可以归类出各式各样的无数种派别。即便将这个范围缩小到一个城市,比如郑州,按照很多老郑州人的说法,郑州话能分成若干个派系——东郊、南郊、西郊、北郊和城中村。

如果正儿八经的说道河南方言,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就是在豫剧舞台上旦角和丑角的念白,属于典型的河南话,而在现代语句中的念白则就是郑州话的样子。

而如果再说的久远一些,旧时常说到的“河南官话”,是以开封等地的豫东方言为基础形成的,就像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演变而成的普通话。而作为一个新兴商业型城市,随着大量开封人的西迁,加上全国各地经商人群汇集,也就形成了郑州方言。

那么问题又来了:“懂了没?”

这是一个正常的“了”。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1)

【河南方言最地道词汇TOP100】

学会这些河南话,走遍中原不挨打

木牛——没有的意思

兑——dui,万能动词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

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现指嘲笑讽刺的意思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

各意——恶心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2)

▲最后一个字,念Mou,就是“没有的意思”。

可张——慌张,不稳重

圣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空壳篓——没有的意思

突鲁——下滑的意思

个寥——古怪

恶——厉害

怪——厉害

光嘟,撤都儿,撤麻肚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3)

▲十渠,特色河南词汇,10块钱一盒的红旗渠香烟,据说现在已经成十一渠了,涨价了。

嗑衬——恶心

迷瞪——脑子呆滞

义睁——发呆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脸

毒气——狠的意思

幺嗬,协活——喊

老闸皮、老闸——不时髦、土

出驴——到处跑的意思

鬼觉——臭美的意思、显摆

摸楚——动作缓慢,磨叽的意思

布拉——用手拍拍之意,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4)

“信球”,大致意思等同于“蠢货”。挟邩(xié huò)就是大喊大叫的意思。

老末,摸嘟儿,末低遛——最后的意思

烧包儿——指人不踏实爱炫耀

白动——别动

憋住——忍住

抓里——干什么

不粘弦——不行,不中

愣中——看上了

徐虎不徐虎——注意没注意,看见没看见

老鳖依——吝啬

这枪那枪——这边那边

挨熊——被批评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词

日他嘚(dei)——气愤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5)

▲嘞,河南方言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字,等同于“的”。

信球——白痴,傻瓜

去球——完了,算了

欣(第二声)——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指白拿,白要的意思

欣(第二声)——你家闺女欣人没有?指出嫁的意思

大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大小王

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

拾捣——收拾,修理

摆置——收拾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6)

▲直接翻译吧:“不要着急,没啥事儿。”

和撒——发抖的意思

气蛋——烦人

搁住老——不值得,犯不上

掉板——丢脸

实受——实在、老实

地道——好

乖乖——惊讶、吃惊

涨补儿——食物发霉

丝奇——食物变味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7)

▲俺,通常是说一个人,或者一家人,是个体。恁,则是说对方多个人的意思。

排场——长得英俊

强量——霸道

翁——推倒

quo——骗

弄啥哩——干什么?

这货——这人

夜黑——昨晚的意思

天树杆——甘蔗

短——不仗义

清倒切——早晨

江——刚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8)

▲主贵,主要是形容人或物品时,比较娇贵、贵重的意思。通常是贬义词。

喷——说大话

喷空儿——聊天

外先——外边

不精细——傻

费受——淘气

使里晃——累

江茧儿——刚才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9)

▲阵=这么。搁=在。类,一个同样在河南话使用频繁的语气助词,等同于“呢”。

不瓤——不错

麻爪啦——坏事了、不好办了

不腔中——不一定行

拖拉版儿,瓜达板儿——拖鞋

吭气儿——说话

次毛——做事差劲

当门——客厅

主贵——贵重 、好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10)

▲说这句话的人,通常会挨打。装逼犯常用语言。

木成色----即没成色 真不成材,真不会办事

滚啦——水开的意思

锅欲啦——锅里的食物往外冒

当文儿——故意的意思

招呼着——小心的意思,有威胁之意

统不中哩——“统”一般做为加强语气。意思是“更加”

不老盖儿——膝盖

墩儿——凳子

藏老木——捉迷藏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河南话(学会这些河南话)(11)

▲老师儿,这个词可就深奥了,这是对于劳动者的尊称,和“师傅”这俩字同意。

夜儿黑——昨天晚上

燕鳖虎——蝙蝠

老鸹(LAO GUA)——乌鸦

没耳性——没记性

蚂寂寥——知了

日决——批评

各气——打架

老鳖一—吝啬

偶——牛

哥老只儿——腋窝

出绿——滑下去

认真打趣生活的正经

欢迎关注颍河路小霸王(YingHe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