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1)

兴安县溶江镇廖家村以前又叫廖家塘,因村民皆姓廖而得名,现有村民3000多人,是兴安县人数最多的一个自然村。

据清代道光16年修撰的《廖氏家谱》记载,廖氏始祖原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石板桥籍,自宋代廖六郎以武职随王护驾游官西粤,遂卜居于此。至第十世祖时,宗祠已经派衍6房。如今,已经不知历时多少代了。

为探秘千年文化之传奇,我们从兴安县城出发,往南车行半小左右到了廖家村。

后龙山上有千年黄城

廖家村自古就处于兴安与灵川的交界地,是古代湘桂走廊上的驿站关卡之一,有塘卒兵士常驻于此。清代乾隆年间,廖家村曾属兴安县,道光至民国时期属灵川县,1960年又划归兴安县。

村旁的后龙山其实是仅有两三米高的丘陵,上面生长着古老而粗壮的香樟树、松树等原始林木,占地至少200亩。凡来廖家村旅游的外地人,对这片森林没有不赞不绝口的。这片森林下还隐藏着许多千年之谜,因为这里就是唐代黄巢起义军安营扎寨的遗址,叫“黄城”。

清代乾隆版《兴安县志》有载:“黄城在县西五十里,相传黄巢寇桂州时,营叠于此,遗址尚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桂林文物古迹览胜》是这样记录的:“兴安黄巢古城遗址,位于兴安县城西南溶江镇廖家村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6万平方米,东面为山岭,西南距漓江约1500米。唐乾符六年(879)黄巢农民军打下广州,随后进军广西,占领桂州,所到之处民众纷纷响应。义军与临桂西乡团练在临桂都狼山大战90余天,大获全胜。当年十月挥师湖南,途径兴安溶江廖家村(当时属于今灵川县)地界安营休整,筑建土城临时驻屯兵马,在此扎竹排,造木船,为沿灵渠北上湘江作准备。后漓江湘江水涨,义军取道灵渠,顺湘江北上攻取衡州(今衡阳)、永州、潭州(今长沙),进逼江陵(今湖北枝江县)。因为农民军没有长期驻军打算,古城筑得简陋。从原来的一些断垣看,城系土石堆垒而成,残垣很矮。由于多年的生产活动,遗址面貌改变较大,现在遗址内种植松树。”

1991年,距今已达1100多年的黄巢古城遗址被公布为兴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将后龙山列为禁山禁地,是对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的崇敬与保护。

古建筑里文化博大精深

廖家村古宅规模巨大,青石条铺就的巷道纵横交错,房屋布局规整,家家相通,自成一体。村里原有围墙和四个寨门,只要关上四个寨门,村里就像个城堡,十分坚固安全。这是它整体建筑格局上的显著特点。

村里现存古民居60余座,集中在村里中央,多为砖石木架结构,人字坡硬山式屋顶,三叠风火马头墙,批灰,小青瓦。现存建筑中,一些门当户对十分精致,石刻木雕美观大方,整体感觉古朴沧桑。不少古宅外墙布满一层厚厚的硝霜,述说着它们历经风雨的古老历史。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2)

在廖家村古建筑的构件上,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房屋常见的瓦当,其作用是对瓦的保护。而在廖家村,瓦当的纹饰风度多样、寓意吉祥,如桃纹就蕴含着生育、吉祥、长寿等意思。在房屋的大门,还常见不同式样的门当户对。有的大门虽然只有两个户对,但也运用雕刻技法表现出福、禄、寿、喜的内容。一些门当上则雕刻了仙鹤、蟠桃等动植物图案,寓意“福寿双全”、“龙凤呈祥”。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3)

精美的户对“福寿康宁”

廖家当时有六兄弟,分为六支,六房人分别在村里修建有祠堂,至今一些祠堂还保留了下来。据介绍,在廖家大房的祠堂内,原有一尊从老家请来的金观音,但在文革期间遗失了。大房的祠堂是三座三进的古宅,二叠马头墙犹在,青砖灰瓦,还有一些气势。但是,最有气势的还是二房的祠堂。这座古宅保存完好,现在还在使用。它的最大特点是地势很高,大门为敞开的梯形,建有九级青石板台阶,霸气逼人,也大气十足!前些年,电影《历史的选择》在村里拍摄,这祠堂就是国民党军队的司令部。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4)

精致的门当

在村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置有一处寨门。据村民廖凡发(71岁)介绍,东面的叫东秀门,南边的叫文昌门,西边的叫福寿门,北面的叫敬贤门。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5)

寨门连着深巷

如今,四门大多毁坏,唯文昌门保存完好。在文昌门,我们看到大门坚若磐石,门头高耸,气势非凡,图案精美。寨门上方设有门楼,是更夫守夜的地方,视野开阔,如有匪盗入侵既可报警又可从楼上对其进行阻击。门内原来可能是安装着两块厚厚的木板门,其后面有一根直径10余公分的圆木插入两边墙石洞中。现在,墙里石块的两个圆洞犹存,十分完好,并清晰地留下了摩擦的痕迹。进入此门,就是一条较大的石板路。现在,这里是摄影的最佳点之一。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6)

古老的鹅卵石墙垣

一石一水不尽丰饶故事

村里有一条小水渠环绕,水是从月光洞水库引来的。村边原有四座石拱桥,都是清代修建的,毁弃2座,现存2座。其中一座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桥面上铺了钉子路。据说,这条路是桂北古道之一,往南原是通桂林的古官道。一群鸭子在桥下嬉戏,桥映水中,古村绿树,如诗如画,风光颇美。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7)

在小水沟上,我们看见一对夹石保存完好,花纹精美,没有文字刻录,不知是谁家学子何年何月考取了什么功名。过去彰显功名地位光宗耀祖的夹石(也叫旗杆石),如今作了小桥梁。还有一块夹石,上面残留着“十八名举人廖宗文”几字。后经查阅资料得知,廖宗文,字德平,灵川县五都廖家塘人,于道光二十五年考取进士。他家中很有钱,为人也豪爽,当年考中进士后,还宴请了所有的同年进士,可谓风光一时!可惜,我们还没有发现他考取进士的夹石。

据说,村里过去是有很多对夹石的, 现在大多无存了。在村里的古井水池中,我们还看见了一块夹石,上面已经长满了一层厚厚的苍苔,不知掩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村里的古井叫“仁寿井”,还颇有一些来历。据村民廖凡发介绍,过去村里长寿老人颇多,崇文尚武,邻里和谐,民风淳朴。传说,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时,经过灵渠,在廖家村里住了一夜,并看中了一位廖姓姑娘,选为妃子,带回皇宫。廖姓姑娘从小喝村里的井水长大,16岁就长得水灵灵的,漂亮卓群,乾隆皇帝期盼与她白头偕老,因此御赐此井名为“仁寿井”。

千年古村落探索(探秘千年古村廖家村)(8)

古井呈长方形,有三个水池,都是用青条石铺砌的,比较大气,饮用、洗菜、洗衣等区分得很清楚。井水清澈见底,水草轻轻飘动,小鱼小虾游来游去,安然自在。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廖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