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发源于泰勒一天工作量制,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工业工程专业时间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在企业实践应用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设定要素不同,应用的状态不同。本期和大家分享标准工时系统设定15要素,这是16年学习与实践的提炼总结,希望精益工作者能够真正理解标准工时。

一、标准工时设定15要素概要:

完整系统的标准工时要素支撑工作人员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精益咨询顾问的标准作业可以规范下来,确定每一类顾问老师的专长,对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可通过标准工时管理起来,最终批量培育精益咨询顾问老师。

标准工时测定注意事项(标准工时系统设定15要素实践总结分享)(1)

二、标准工时15要素解读说明

1、顺序,科学的操作步骤,对作业人员来说是动作经济四原则,对管理人员来说是工作的先后紧急最佳顺序。

2、时间,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子步骤需要的时间,需要从小时,颗粒度到分钟,秒,分析,确定增值时间,必要时间,浪费时间。

3、环境,作业的的周围状态,温度,气味,照明等辅助设施,需要满足人因设计条件。

4、技能,此作业内容对人的技能等级要求,培育路径,认证方式。

5、姿势,工作完成过程的状态,身体的姿势的变化过程,以最佳的人性化姿势高效的完成作业,工作姿势曲线,最重要的是人性化。

6、物料,作业过程手持物料及作业岗位旁边的物料,这一点主要是生产岗位;非生产岗位物料为作业的的器具。

7、路线,工作循环过程,人的移动路径,循环移动,最短距离。

8、设备,涉及到人机作业,工具匹配的作业,如何完美搭档,科学设计。

9、工艺,工作的技术要求,管理工作或现场作业均需依据技术要求实施,100%落地。

10、质量,客户的定义,满足客户的需求。工作过程需要根据客户的真正需求,开展工作,确保质量三不原则落地。

11、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底线,尤其是现场作业岗位,安全隐患的识别,防呆措施;管理岗安全注意事项较为通用。

12、信息,工作过程中上下部门,前后工序之间的沟通,异常的传递等,确保沟通的有效性,不过量生产,同时准时抵达。

13、任务,工作的安排大批量较少,涉及到一个任务结束后到下一个任务的切换,如何有效的控制;如生产线的均衡化,零切换。

14、绩效,方针指标是工作达成的意义,没有科学的指标引导,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对此,需要根据工作过程,客户需求达成的状态判断。

15、管理,矩阵方式的管控,工时体系的落地,计划排产,成本核算,效率考评,工资科学发放等一系列开展。

总结:标准工时体系15要素,全方面以人为视角,全面评价,系统设定,有序改善,朝着科学目标前行,实现企业精益变革落地。

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要素组合管理,一般是6个要素,您知道吗?

标准工时测定注意事项(标准工时系统设定15要素实践总结分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