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黄州期间,苏轼俨然是一个夜游神,时而半夜还在外流连。他在《临江仙》里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赤壁赋》是其在夜游时写下的,还有不足百字却成为古代记游类散文名篇的《记承天寺夜游》也是夜游之作。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十余字勾勒出一幅极美的月华如水的澄清透明的月夜之景。

苏轼有哪一些古诗是写月亮的(苏轼这首词你可能没读过)(1)

月下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春夜,当晚月色大好,苏轼酒后骑马行经一座溪桥,只见水月空明,芳草鲜美,加之不胜酒力,便直接下马席地而睡。待到醒来,已是春晓时分。由此,他写下一首《西江月》,将溪月风光描绘得非常醉人,尤其过片两句,澄澈明净,不染凡尘。

这地方有多美呢?他自己在序言里说“疑非尘世也”,仿佛不在人间啊。

《西江月》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词前有一小序,写明词作时间,地点,景色以及缘由。词写于词人黄州时期,他于酒家喝完酒,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行于蕲水,行至一溪桥之上,为眼前之景而沉醉。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苏轼有哪一些古诗是写月亮的(苏轼这首词你可能没读过)(2)

青山春晓

上片写月映溪涧之美,月光下,广阔的平野上,溪流浅浅地腾着细浪,流水淙淙;春月当空,隐隐地浮动着云层。当此时,马儿似乎也感到即将下水的欢悦,而词人则还等不及卸下马鞍,就任其自然地想要就着这绵延的芳草醉眠一番。

大醉一场,李白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在山中或许也是席地而躺了,但他想着的是明日再饮的事;而苏轼,则是完全停留在当下此刻的——“我醉欲眠芳草”,醉了,见此美景更见沉醉,那就不如在此酣睡吧。寥寥数字里,勾画出词人随性恣意的风流气度。

过片两句写得很美,描画出眼前这“一溪风月”的纯美之境以及词人对溪月的无限爱怜。他将倒映在水中的月写成是一块纯净的美玉,那就愿这溪风轻轻吹拂,也让马儿莫要踏入,以全这美而纯粹的水月天光。

苏轼有哪一些古诗是写月亮的(苏轼这首词你可能没读过)(3)

词收尾也收得很妙。在序中苏轼还专门写到醒后所见之景象:乱山攒拥,流水铿然。仿佛不在尘世。可见月夜有美,春晓之景也相当美,但他没有写,写到杜鹃一声啼鸣天光已明便搁笔,留下余音袅袅,无限想象。

而他的《赤壁赋》结尾也结得意味深长:“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赋收于醉后,此作收于乍醒时分,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江月》这首词将自然月夜之美描绘得极富诗情画意,且将自然风光与快意的心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苏轼有哪一些古诗是写月亮的(苏轼这首词你可能没读过)(4)

林清玄在解读苏轼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时说,清欢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现代人很多难以达到,因为当长期生活在城市里,陷于物欲之中,想要得到一点清欢,无论是眼睛、耳朵、心灵,都是太难——我们离自然太远了。

苏轼在这首词作里呈现出的一种空明清澄的境界,若非对自然的亲近与感知,同样很难达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境,我们很难在途中感受眼前当下,察觉到这样美好的月夜。

当下,月映溪,溪流月,世间最美风月,不过如此。读苏轼词,感受人生诗意之美。更多苏轼词作,点击下方搜索框即可进行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