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豆瓣中有一个小组火了,成员都是“消费主义逆行者”,成立一年多已有将近60万人加入,用组长“碎碎铁”的话说:“她当时也只是想分享一个贴子,建议大家不要头脑一热就去买收纳柜。"她说很多时候有了收纳柜并没有解决大家的根本问题,反而又变成了另外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所以建了这么一个小组,可能她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火爆效果吧!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1)

消费主义

他们这个“消费主义逆行者”,很多人觉得“不要买”这三个字更能体现它的特征,所以也就有了“不买组”这么个称呼。在加入“不买组”的人中,有单纯是为了省钱的,也有践行极简主义的,还有一些是来求劝退的。但关于哪类物品买不买的话题还是讨论得最多!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你想还是不想,只要你在用着互联网,大概都不可能逃过来自各个平台促销信息的“轰炸”,比如朋友圈、公众号、各直播间主播的卖力推荐和“必买清单”“买就送?”等等,都在营造“买买买”的氛围。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3)

这么实惠的时候如果不买,可能又觉得亏了?而买买买之后,得嘞,我们又发现买回来的东西成了“垃圾”或者“忘却物”!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4)

  1. 垃圾类:一样是可以吃的食物,买太多,在保鲜期内根本吃不完,最后只能浪费;另一样是能吃,但是你不会去吃别的食物!例如网红零食,有着百万销量,可是却不适合你或者家人的口味,买了你就不会去吃了!
  2. 忘却物:比如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但却不符合你的气质,或许你拿到手后舍不得丢,却也不会再穿它,甚至很多衣服连衣服吊牌都还没摘就放入储物柜里了。

如果用消费主义的逆行者思维会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剁手行径吗?

我一个朋友是front旗舰店的老粉了,这次双十二之前就种草了俩个2022的年历本,一个还是是同之前的经典款,另一个是今年的新款,封面的压印特别好看,通过大家给她的建议与帮助,她最后选了新款,成功的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5)

堂嫂年后就是预产期了,堂哥堂嫂在这个双十二也是在加油囤宝宝用品,在选吸奶器品牌的时候俩人犯难了,各种品牌都有促销,配套买又有些用不上,然后请求大家帮忙,结合他们为了省时及要求舒适感,最后选择了飞利浦新安怡的一款静音双边吸奶器!

我的关联商品没人买呢(理性消费加入不买组)(6)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难保持一直理智,细想一下,突然觉得断舍离理念的创始人山下英子,写过的一本书名叫《断舍离》,作者在书中列举的好几个方法,结合咱们消费主义逆行者的思维!是真的可以更好地买对产品,也减少买买买的行径的,以后每次的“双11”,“双12”这些活动来了也不用再紧张啦,按需购买,不仅可以学会取舍,还能实现慢慢看清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在精神上的自我也更强大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