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阳光校园阶段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1)

1.图中山峰与村庄的高差最接近( )

A.450 m

B.650 m

C.750 m

D.850 m

2.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3.图中四地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安徽合肥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5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2)

4.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387 m

B.400 m

C.419 m

D.425 m

5.图示信息显示( )

A.张村可远眺李村

B.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丙地可发育瀑布

D.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3)

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7.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8~10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4)

8.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达到( )

A.200 m

B.220 m

C.249 m

D.250 m

9.能正确表示图中N处地表形态的剖面图组合是( )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5)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6)

10.图中a、b、c、d四地中,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020·哈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的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单位:m)”。据此完成第11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7)

11.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

A.1 898 m

B.1 945 m

C.2 048 m

D.2 123 m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2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8)

12.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36米

B.34米

C.24米

D.44米

(2020·四川广安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3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9)

13.甲村与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温差可能为( )

A.2.4 ℃

B.3.6 ℃

C.4.8 ℃

D.6.0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5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14~15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10)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C.a地坡面径流流向西北

D.d地可能形成瀑布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e三地中,b地是建火情瞭望塔的最佳地点

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地建寺庙,则b附近比e附近更合适

C.b地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则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我国华北地区某校两个地理小组于某年3月21日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200 m。据此完成第16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11)

16.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2020·山东德州期末)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南部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该区域有一较大河流发育,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据此完成17~18题。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和答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4)(12)

17.图示区域( )

A.①地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B.②③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

C.③地有泉水自流喷出

D.较大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18.此季节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垂直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附近海滨浴场游人如织

答案

1.B2.C3.C

4.C5.B[第4题,根据图中300和400的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等高距是20 m;根据300 m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可知,山顶甲的海拔在400~420 m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419 m,故C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张村和李村均位于山谷中,两村之间为山脊,视线不通透,A不符合题意。根据指向标可知,乙地河流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西南突出,所以该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B正确。丙地为山脊,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河流,所以不可能存在瀑布,C不符合题意。与乙地相比,丁地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7.D[第6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故B正确。第7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说明寺庙面积较大。图中丁处为闭合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且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8.C9.A10.C[第8题,图中等高距是50 m,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为4条,根据陡崖处相对高差的计算公式可知,150 m≤陡崖的相对高度<250 m,故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达到249 m,C项正确。第9题,由图可知,N处地形为鞍部。沿ef线方向,N处两侧海拔较高,剖面线应由两侧向中间降低;沿gh线方向,N处比两侧海拔高,剖面线应由中间向两侧降低。鞍部的海拔应该在450~500 m之间,A项正确。第10题,我国夏季日出东北。由图可知,a、b、d三地的东北方向地势较高;只有c地东北方向无山地阻挡,能看到海上日出,C项正确。]

11.D[由材料可知,该湖为火山口湖,结合图中等高线形态及2 050两侧的数字,可以判断该图等高距为100 m,该湖泊的水位高达1 950 m,湖中小岛出露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一条应该和湖面一样高,为1 950 m,另一条是2 050 m,岛屿最高处高于2 050 m且低于2 150 m,故只有D项符合。]

12.B[由图可知,甲处黄土表面海拔在830~835米之间,黄土底面海拔在800~805米之间,因此甲处黄土层厚度在25~35米之间,B正确。]

13.C[图中等高距为200米,甲村的海拔为200~400米。图示区域最高处在图中左下角,海拔为1 000~1 200米,甲村与图示区域最高处的高差约为600~1 000米,温差介于3.6~6 ℃之间,可能为4.8 ℃,C对。]

14.B15.A[第14题,索道应建在穿过山谷的上空,所以c、e连线为山谷,因为等高线“凸高为谷”,所以e地比c地海拔高,b、d两地等高线凸向低处,所以b、d连线为山脊,即图中地势起伏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由图可知,a、b两地间有两条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25米,根据高差公式可知,a、b两地相对高度大于25米,故A错误;索道上行是由低向高,所以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故B正确;坡面径流方向为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地坡面径流的方向应是流向东南,故C错误;d地位于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更不可能形成瀑布,故D错误。第15题,a、e位于山谷处,观察范围较小,b地位于山脊处,观察范围大,是建火情瞭望塔的最佳地点,A正确。]

16.C[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太阳东升西落。春分日的日落时间是地方时18时,观测者在Q地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时并未到18时,所以Q地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是因为P地山峰阻挡,并非真正日落。真正日落正西应在3小时之后的18时,方位要再向北偏45°左右。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知,河流干流流向是自图幅上方流向下方,即由西北流向东南,选C。]

17.B18.D[第17题,垂直于等高线,方向从高指向低做出地表水的流向,①地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A错误。②地海拔为763~764 m,③地外侧闭合等高线,数值为763,根据“大于大的”原则,③地海拔为763~764 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B正确。③地海拔为763~764 m,潜水水位为761~762 m,潜水位低于地面,故没有泉水自流喷出,C错误。根据“凸高为低”的判断规律可知,②地附近为山谷,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故较大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D错误。第18题,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方向从高指向低做出地下水的流向,由此可知地下水补给河水,B错误。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地下水补给河水,此时为枯水期,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大,C错误。南半球夏季日落于西南,塔影朝向东北,与溪流方向一致,A错误。夏季附近海滨浴场游人如织,D正确。]

善利名师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综合网络等,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