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1)

电影《无双花木兰》海报

电影《无双花木兰》讲述的是北魏延和元年,拓跋皇族与柔然异族之间对峙的历史故事,为了捍卫国土,“花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开启了她征战疆场的宿命人生。说实话,虽然这是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但它呈现给我的视觉体验完全可以与那些“大手笔”的历史战争片媲美,更难得的是《无双花木兰》的故事情节紧凑、镜头平行剪辑毫不拖沓。虽然以“求姻缘”作为开场,但这不过是为“沙场落幕”埋下的一道伏笔罢了,影片中虽然没有注入“爱情元素”,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更宝贵的“情感元素”,而这正是我观影后最感想、最感动和最感慨的地方。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2)

皇子拓跋硕

月朗照黄沙,杯中酒微凉,百战着铁甲,无瑕顾红妆

从军边关行,无话别爹娘,营帐做闺房,红颜映寒光……

当我听着充满魏晋风的片尾曲《无双》,我不禁陷入沉思,为什么这部《无双花木兰》要在《花木兰》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无双”?难道是意指它的制作精良,后来者再无人超越它的“独一无二”?又或者是寓意巾帼英雄“花木兰”天下第一,绝无女子能和她相提并论?不!不是的,我统统推翻了这样的猜测,我更愿意从以下几个剧情的角度去全面诠释这个“无双”的概念。

通俗而言,“无双”是指两者相并,只能择其一,选最优者,不可兼顾两全的意思。而这恰恰完美的符合了这部电影情节发展的逻辑和结构,层层递进突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忠、孝、家、国等大义之下的小我,在成长蜕变中的各种“无双”抉择。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3)

木兰与拓跋硕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自古忠孝两全难

当大魏征兵军帖来的前一秒,花木兰还在“暴揍”欺负她弟弟的街头“小混混”,但当听闻军帖中“柔然犬虏侵我疆土,各乡出丁,军户归营,为国效忠”的那一刻,她不禁心疼的扭头看着身旁患有咳喘病的老父亲。夜里,年幼的弟弟感叹自己的弱小,不然就能为父分忧,上阵杀敌,当她在闺房中又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阵磨刀声夹杂着咳嗽声的那一刻,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替父出征。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4)

大魏与柔然交战

是的,木兰很爱她的家,更爱家中的每一个人,所以,她才把父亲身上的“十八班”武艺都学了来,她只想保护家人不被欺凌,以女儿身男儿心来保家中安定。所以,她怎么能忍心让动则气喘的老父再上战场和蛮夷拼命厮杀?但更惧怕父亲因病违抗军令而受到处罚。于是,在家人熟睡时分,她留下纸条便悄然踏上了征程。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虽是一介女流,但她为了保全父亲,保卫家园,甘愿远赴戎机。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心存大爱与大孝的奇女子,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用“为国尽忠”的方式践行着她的“为父尽孝”。踏入军营之后,木兰才发现曾经不学无术,擅长“偷鸡摸狗”的那两个同乡“小混混”也替父从军来了,自此,同一阵营的三人结下了最初的战友之情。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5)

木兰率众将士凯旋归来

吾尝梦明堂,天子问欲偿,

不求功名利,一心归故乡……

修罗场上,仁义与凶残的碰撞

记得木兰在第一场“打戏”出场时,就以灵敏矫健的身手一举擒获了柔然的通传史,当大家回到营帐后,田阿翁便质问木兰,刚刚和柔然人交战时为何要斩断“枪头”(古时冷兵器长枪前的金属尖头)?木兰只是低声道,我来是替父从军,并非取人性命,我不伤人,便无人伤我。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可见,木兰身为一个善良女子的“妇人之仁”,这样的想法在敌对双方,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接着,便在“夜袭单于始于匈奴人对部落首领的专称)大帐,营救硕皇子”的任务中狠狠“打脸”了木兰当初的天真。她的“枪下留人”换来的是自己同伴的流血牺牲,那一刻,她才幡然醒悟,修罗场上的殊死搏斗,若是心存仁义,将换来身首异处的惨烈代价,从此,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致使柔然军节节败溃,单于的宝座岌岌可危……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6)

战友李亮

木兰当初的同乡此时也只剩下“李亮”一人,二人每每在沙场上肝胆相照、互救彼此于危难瞬间,这里不得不称赞导演的镜头语言捕捉得特别到位,淋漓尽致的刻画着两人无声的战友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化作了默契之下的大恩不言谢。铁马金戈、刀剑无眼的激战中,李亮还能顾及木兰安危,我想除了“同乡”之情外,更多的还是出于一个铮铮汉子对一女子的铁血柔情。虽然片中从未提及,但不难看出,李亮对木兰是生过爱慕之情的。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7)

众人欣赏木兰跳舞

西风吹我衣,冷月拂我裳,

醒时配鞍马,醉卧卷沙场……

荣耀光环下正义与险恶的无声较量

任何一部电影里,剧情开始走向高潮和转折,一定是和那个反面人物密不可分的。《无双花木兰》里塑造了一个特别“典型”的反面角色——萧清泉,这个人和木兰等人一样同是新兵出道,但他“志向高远”,来军营只为“加官封赏”,所以,面对柔然军他可以撒腿就往回跑,能躲就绝不正面交锋,面对战友们的汗马功劳,能抢就第一个邀功,面对将军的困惑,能偷听就立马献媚献策……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8)

喂草料的萧清泉

虽然这个奸佞小人一直心术不正,企图妄想利用同伴、巴结“上司”而实现自己“当官”的梦想,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身为一名士兵,你既不敢驰骋疆场、又不骁勇善战,凭什么去争取实至名归的英雄荣耀?时间是检验一切真伪的“试金石”,是金子它就该光芒万丈,是煤炭你就该老实的待着。但萧清泉并没有,源于所有“失败者”的不甘心理,他仍然跃跃欲试、伺机而动。

当木兰带领着全军将士胜利凯旋的那一刻,抱着喂马草料的萧清泉只能冷眼旁观着他们的热闹,当军营和百姓们架起篝火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的时候,他只能独自喝着闷酒眼馋的盯着木兰的戎装,他沮丧和失落,为何这一切不是属于他的。即便当他偶然得知木兰原是“女儿身”真相的情况下,还是没能获得“翻身”的检举机会,总之,诸如此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阴险小人,最后都不会有善终的结局。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9)

冷眼旁观的萧清泉

欲将手中三尺剑,换得对镜贴花黄,

欲将身上亮银甲,换与郎君嫁衣裳……

国难之下的儿女情长,终将化作英雄血

整部影片唯一能让我捕捉到皇子“拓跋硕”疑似对木兰心生爱意的画面只有一处,这也是《无双花木兰》导演最高明的地方,他摆脱了以往《花木兰》影片中那些刻意注入“爱情”的俗套情节,殊不知,正是这若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才是观众们为之心心念念的期待。

当木兰畅饮两杯后的微醺之时,站在城楼上翩翩起舞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呆了,包括我在内,这样一个可刚可柔可甜可咸的将士,怎能不让人刮目相看?更何况她本来就是一娉婷女子,所以,在木兰酒后“吐真言”之际,拓跋硕有一秒的发蒙,但下一秒他就相信了这“酒话”和“酒话”带给他的直觉,并开始不动声色的流露出偏袒木兰的私心。镜头就这样“一笔带过”皇子对木兰的“爱情”,甚至没有半句多余的关于情爱的表白或者对白,如此的“干净利落”实在让人意犹未尽和无所适从。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10)

拓跋硕与木兰道别

由于萧清泉被单于俘虏叛变,带领柔然死侍杀入城中,导致生灵涂炭,拓跋硕不得已选择“弃城”,但木兰和几位同伴为了百姓们能够平安撤离坚持留下守城,在饥饿、寒冷和绝望的考验中等待援军的到来。

其实,拓跋硕是希望木兰和他一同离开的,但木兰坦言:当初我从军不为国,只为家父平安,现在我守的不是你拓跋的疆土,是这大魏百姓的平安!寥寥数语,揭示了木兰从军后思想上的成长和蜕变,从最初狭隘的“小家”观念过渡到了此时博大的“忧国忧民”的胸怀,更向我们揭示了“没有国家何来小家”的深刻现实。而这所有的一切皆出自一女子之口,让身为皇子的拓跋硕情何以堪?从而,他对木兰的“意”终究升华成了敬佩之“情”,并向木兰许诺:等我回来!

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拓跋硕没有食言,他骑着高头大马前来,拯救了木兰于危难关头。正应了“大师”的那句神算:待日月同辉,自有神兵助其渡劫。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11)

拓跋硕率领军民弃城撤离

结尾

许久之后,电影里花木兰的豪言壮语还犹言在耳:兵若畏战,百姓何安?天下何安……也正如那位将军所言,卸了甲,他也是普通百姓,他也想活着。我认为这正是《无双花木兰》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那句话放在我们眼下的现实生活中是再形象不过,回想“新冠”疫情肆虐的那一刻,无数医护人员,他们抛下家中老小、妻儿奋战在和病毒“搏斗”的第一线,要知道,当他们脱下那件白大褂,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人,但那一刻,国家需要他们,病人更需要他们,他们肩上担负着人民群众的安危,这是一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义不容辞,这种崇高精神可推及到所有为国牺牲、为民奉献的“将士们”身上,是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岁月静好”。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12)

最后,木兰自爆其女儿身

所以,我想电影《无双花木兰》中“无双”的真正含义,它是想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被迫选择和放弃的过程,当我们一旦选择了,唯有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与其说《无双花木兰》是一位女子的抗战史,倒不如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进化史”更恰当,正是那一个又一个的不二选择,才成就了最终那个坚毅、果敢而豪迈的《无双花木兰》。

花木兰出水芙蓉(修罗场上红颜映寒光)(13)

木兰与李亮共同抗敌

【我是梧桐兮兮雨,一个喜欢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