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三要素

灯谜,都应该有谜面、谜目和谜底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它们被统称为灯谜三要素。

比如:人人树立四化志(字一)

谜底是:德。

在这条谜中,人人树立四化志就是谜面,(字一)就是谜目,德就是谜底。

当然,灯谜在供他人猜射时,往往只展示谜面和谜目,谜底是被暂时隐藏的

灯谜怎么写在灯谜条上(笔记灯谜文化)(1)


谜面

谜面是灯谜的主体部分,是制谜者给读者、猜者提出的问题,以言外之意的形式表达谜底的文义或描述谜底的文字形象,是为了揭示谜底而给定的条件或提供的线索。

谜面通常是一句完整的话,可以引用诗词成句,也可以制谜者自命,但意思必须完整信息必须充分

比如: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字一)

谜底是边。

这条谜的谜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是用汉字修辞的手法来描写谜底边字的形体。

描写的意思是用半个途字去掉余后剩下走之底,和前功尽弃所剩余的力所组合成边字。

另外,对于灯谜的谜面,往往并不局限于字、词、句。像一些图片,实物,动作,影像,书法,印章等等多可用于制作谜面。

灯谜怎么写在灯谜条上(笔记灯谜文化)(2)

我们通常将这一类谜称作花色谜

比如:

灯谜怎么写在灯谜条上(笔记灯谜文化)(3)

(服务行业二)

谜底是照相、理发。

因为图片中姑娘正对着镜子,边照相貌,边理头发,所以谜底是照相,理发。


谜目

灯谜的第二个要素就是谜目。

谜目是告诉猜射者这个灯谜该往哪个方面猜。

谜目是探寻谜底的路标,是对谜底限定的范围,它既限定了所要扣合的谜底所属的范围,也限定了数量

比如:猜一字、射一成语、打一唐诗目等。现今常将猜、射、打这一类字目省去,为字一、成语一、唐诗目一等。

在标注谜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谜目标的范围宽窄要适当。

谜目标得太窄,让人不用太多的思索就知道谜底是什么,标得太宽就会让猜谜者无从下手,还容易造成多底的现象。

比如:久享太平(地名一)

谜底是长安。

灯谜怎么写在灯谜条上(笔记灯谜文化)(4)

像这样的谜目就标太宽了。地名可以是中国的地名,也可以是外国的地名。

而在中国地名中能够与久享太平相扣的就不止长安这一个,它还可以是福建地名——永安,或者是宁夏银川地名——永宁。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谜底,将谜目改为陕西地名、福建地名和宁夏地名。这样谜目就宽窄合适,也避免了多底的情况。

第二,谜目标法一般要用全称,简化缩写一定要约定俗称。

如古代旧谜书中常见的谜目的简称或别称,这些简称在现代的谜目中大多沿用,

如:聊目、志目——《聊斋志异》篇目,

红人、石人——《红楼梦》人名,

泊人——《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人名,

泊诨、泊号——《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诨号,

五唐——《唐诗三百首》中的五言诗句,

列人——《东周列国志》人名,

一才人、一才子名——《三国演义》人名,

《水浒传》人名简称为五才人或五才子名,这是因为清代初年的文学大家金圣叹等人确定了所谓的十大才子书,其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

这十大才子书依次为:《三国演义》《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捉鬼传》《驻春园》。

灯谜怎么写在灯谜条上(笔记灯谜文化)(5)


谜底

最后就是谜底了。

谜底一般都是谜面描写的对象,是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是猜射的目标

它是根据谜面和谜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按照灯谜扣合机理而求出的未知部分。

谜底既要符合谜面提供的条件和线索,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和数量。

猜谜者来说,揭示出谜底是非常高兴的事情,特别是百思不得其解,猛然发现谜底。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欣赏者来说,巧妙的谜底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则灯谜只能有一个谜底,不允许多底,这也是灯谜“唯一性”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