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游戏(Simulation Game),顾名思义是把核心放在“模拟”(亦或是“仿真”)方面的游戏类别。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日常生活中难以触及的对象,无论是走路单车,还是城市人生,各种具象抽象的题材满足了玩家不同的娱乐需求。
通常来讲,根据“扩大模拟对象范围”、“加深模拟仿真性”和“加强模拟时的娱乐性”,可以把模拟游戏分为模拟经营游戏、模拟软件和模拟养成游戏。而模拟养成类游戏,则是第一次把模拟的对象放在“人”身上,也是我们在此类游戏中模拟人生时,最常采用的类型。
与看电影小说等需求代入感的媒介不同,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交互性的多媒体体验,当我们在玩模拟类游戏时,不仅仅可以在心理上获得代入感,也可以因在游戏中的实操,让模拟的对象和内容,发展出符合自己预期的无限可能。
故事的走向由你而定,相比每天都在即时策略且不能重来的现实人生,在模拟游戏中模拟人生显然轻松得多。
不必冒着风险撞卡车测试自己能否转生,也不必经历现实的极端挫折浴火重生,甚至不必拥有专业的技能与知识,重生之我是加油站站长这种桥段,只需要你轻点荧屏里的不同游戏图标,就能在指尖实现不一样的人生旅途。
听起来是不是很龙傲天?但模拟终究只是仿真,并不能对现实产生直接作用。看着每天数以亿计活跃在模拟游戏中的玩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如果在模拟游戏中模拟人生,我们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高仿真带来的第二人生?
“小时候,我想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给了我爱玩的《模拟人生》...”
念头并不需要什么成本,但实现它却复杂困难得多。很多时候我们光是走在一条人生轨道上就已经拼尽全力,跟随思维的跳跃去转变不同的人生方向,似乎已成为不可及的奢望。模拟游戏便能很好地让我们找到这样一个出口,去实现对不同人生的好奇与探究,甚或是对现实缺憾的发泄与弥补。
一些经典游戏会采用3D美术设计来提升仿真感,尽可能还原一座城市的规划面貌。基于EA旗下27年金牌游戏IP Simcity开发制作《模拟城市:我是市长》,便是在前者的美术风格下,让你体会当一名市长所面对工作与挑战。
或者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文字剧情类游戏,在文字游戏的基础上,加入模拟的要素。用文字和剧情带来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最大程度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样貌。
现实人生没有既定的目标,一切的轨迹与方向都由我们自己掌控。这放在模拟类游戏中亦是如此,高自由度的游戏机制,能让我们自由探索与设计游戏目标。
譬如,在《模拟人生》中,对虚拟市民的生活经营,成为不少玩家拿来当作对现实的投射,去弥补心中缺憾的方法。因此也有玩家表示,迫于现实的压力,自己很难在城市里买房定居,而在《模拟人生》中建造装修一座属于自己的豪华住宅,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让他暂时遗忘现实的困窘。
当然,无目标也意味着压力的减轻,在模拟游戏中开启的人生,也会更偏向娱乐而减少严肃要素。但也正因如此,当我们在其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在真实观感下建设世界时,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内心的隐秘角落,去更好地经营现实人生。
《模拟炼油厂》的制作人希尔斯曾表示,“这款游戏——是不设限制的。”你可以系统地了解如何去运作一个炼油厂,当然,也可以想方设法去炸毁一座炼油厂。
严肃模拟游戏的鼻祖《模拟城市》此前最吸引人的要素之一,也是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这座城市的走向——发展它,或者毁灭它。
我们在脑海中划拉过的每一个念头,也因游戏不受任何规则与束缚的限制,与现实世界极高相似度的高仿真,而体验到更加强烈与真实的第二人生。
上帝视角下的操纵快感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现实人生的玩家,我们很难动用四次元视角,去看清它的全貌。
但在模拟游戏中,我们却能站在上帝的视角,鸟瞰整个世界,并操纵环境里的各要素。
比如《避难所:生存》中,游戏设定的恶劣生存环境需要你在兼顾全局的同时,分配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危险任务,而不同人员的选取则影响到未来避难所的生存情况。因此即便拥有上帝视角,我们也会面临站在全局才有的挑战——人性的二选一。
而配合上帝视角,我们也可以操纵游戏中其他人物的人生。对于有些玩家来说,这就像现实的另一重缩影。
比如在《模拟人生》中创建的角色,他往后的人生轨迹都将由玩家来安排。看到他人的命运在与现实相似度极高的环境中被自己一手操控:上学工作,社交结婚,甚至生活中的日常事件...这种决定一切的感觉也不失为一种减压方式。
当然,处于不同视角下的我们,观念也随之改变。玩过《城市:天际线》的小伙伴应该特别有体会,上帝视角和市长职权,是如何一步一步把我们变成万恶的资本家的。(少建学校多造工厂,少建公园多修路!)
因此在模拟游戏中,我们可以忽略所处的现实生活,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任何错误都可以补救,任何过失都可以重来,享受纵观全局,把“理想人生”牢牢抓在手里的快感。
现实对照下的极致反差
模拟人生的概念,脱离不了现实人生与其对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遵循数不清的社会规章,或是道德准则。但在模拟游戏中,我们完全可以只以自己内心最本真的想法为唯一准则,你可以在里面模拟出任何你想要的样子,经营你想要的生活,是你我内心世界的乌托邦。
举例来讲,《模拟人生》就因其较高的包容性,反而让玩家能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人形象和内容。这种包容性鼓励玩家用花式手段去创作和分享自己的独特“玩法”,并在各方面满足玩家个人的心理需求。
比如社区里玩家津津乐道的当个“渣男”“渣女”玩弄感情,亦或是用各种邪门mod装扮自己的形象。
不过,乐趣也远非于此。以游戏为载体,创作出的同人和二创文化,也是此类游戏火爆的原因之一。
让现实生活中不相识的西皮相爱,或者对热门剧集的进行模仿或改编,都是玩家热衷的创作内容。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模拟游戏是她们挣脱日常沉重生活,获得幻想和喘息机会的休憩地。
抛开以“人”为对象的模拟养成类游戏不谈,游戏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例如《大鹅模拟器》,《小小蚁国》等完全以动物视角和思维模式进行人生,哦不动物生模拟的游戏。这种完全脱离人类物种的新奇视角,也受到不少玩家的青睐。
结语
你想在模拟游戏里模拟出怎样的人生?你又想给自己的模拟人生增添怎样的可能?
无论是什么样的形象,嘤酱想,这都是我们内心的影像,以模拟游戏为平台,具现化的表现。在存在主义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媒体艺术等领域的时代,相信未来还是会有更多聚焦于我们“人”本身的模拟游戏推出,并给予现实世界,更多想象力飞翔和实践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