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明令禁止学校给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书,可我身边的情况是:就算老师不要求,家长也会主动给孩子买。就像我一位家有小学生的朋友所说的:“课本上的题目看起来挺简单,可考试出的题目却很难,要是不给孩子买教辅资料大量做题,根本就考不了高分。”

可问题是,买了教辅资料,孩子也不一定爱做,如果孩子本身就对数学没多少兴趣,强迫做枯燥抽象的题目,反而让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如通过一些更加新颖有趣、内容更加具体、容易理解的素材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如《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是一套能让孩子在快乐玩耍中增强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思维启蒙书。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1)

这套书以简单的举例为出发点,一步步引导孩子了解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讲解生动有趣,有大量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教学,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本书作者爱德华·佐卡罗在美国从事教师工作40余年,培养了很多数学特长生,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满足于市面上的教材,就开始自己编写教材,经过多年的改版修订,最终出版了这套《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 进阶篇 挑战篇 故事篇 方法篇)系列丛书。

重点读了这套书的初阶篇,根据其设计思路,我发现正襟危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并不是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我将书中渗透的更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3种方法梳理如下。

01.将抽象概念尽可能转化为具体事物,孩子更易于理解。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2)

孩子的发育方向是从具体物体逐渐向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阶段,对他们来说,有些数学概念过于抽象和复杂,让人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是,如果像《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中一样,每一个知识点都尽可能以具体接地气的方式来展开,就会容易理解得多。

比如,关于百分数的学习,如果一上来直接给出百分号这个孩子全然陌生的符号,只是要求进行计算,理解起来是不是有难度?还记得我自己当时学到这一部分时,就没有理解那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只是看着老师那样计算,也就照猫画虎地写算式,根本不明白其意义。

而在《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中,是这么展开的:尼基想要买100美元的显微镜,他有106块钱,可他想起买东西还要付5%的消费税,很想知道6块钱够不够交税,于是问爱因斯坦:5%怎么意思?100美元的5%怎么算?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3)

爱因斯坦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理论知识,也没有直接告诉他乘起来就可以了,而是说自己有一个百分器,只要把任何东西放进去就能切割成100等份,需要百分之几,拿出几份就可以了。除了100美元,还拿25美元、馅饼、甚至虫子做了“切割”进行说明。

孩子并不真的需要这样一台机器,但拿“百分器”这样一个具体形象的东西,来一次虚构的切割,比告诉孩子“百分数是用百分之几表示的整体的一部分,表示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要明了易懂得多,也比“100美元的5%就是100×5%,等于5美元”更能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不仅百分数是这样讲解的,在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距离的转换公式时,书中仍然使出了抽象变具体的终极神器—时间器和速度器。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4)

通过这些机器和漫画小老鼠的提示,不仅让孩子瞬间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意识到这些机器并没有爱因斯坦描述的那样神秘,它的工作原理完全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找到规律进行推算出来的,这就能揭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头顶那神秘的的光环,让孩子觉察到,高深的知识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些人的专属,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学习、刻苦思考,自己也能有所超越和创新的。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5)

02.运用贴近实际生活的场景、漫画小故事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的素材,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第一个故事解决的就是小女孩玛丽的零花钱问题。零花钱这个词孩子们简直太感兴趣了,一下子就能代入场景。何况这个问题还是妈妈给出两种增长零花钱的方式,让玛利亚自己选择,而马利亚竟然差点就选错了,原因和大多数小朋友的认识一样,想当然地觉得第一种方式带来的零花钱更多。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6)

可是后来经过列表格对比,她才发现第一种方法在前两年确实能给她带来更多的零花钱,但时间越长,第二种方式的优势就越明显,简直和第一种有着天壤之别。

这跟我们上学时计算过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涨工资方式应该选哪一种”的题目不是一样的吗?就是“零花钱”这一熟悉的字眼迅速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原本很抽象的知识。毕竟人的天性就是不自觉地对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更为关注。

除了零花钱的例子,还有小朋友要出去度假,不知该给宠物蛇留多少食物才足够、买东西该找多少零钱、和体重不同的小伙伴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等……这些主题都是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7)

此外,书中解题的过程都不是干巴巴的算式,而是通过爱因斯坦和另外两个漫画人物的对话,自然而然呈现的,这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角色扮演、喜欢看热闹。漫画小剧场中有的人绝顶聪明,有的人有点愚笨,有的人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人物设定非常符合我们真实生活的样子,因此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8)

03.将学习过程游戏化,让孩子体验到升级打怪的快感。

孩子天生喜欢游戏。游戏是人类最古老、也是孩子最不排斥的学习方法。遇到好玩的游戏,别说孩子了,成人也都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关卡的设置非常符合人性,每通过一关,这种及时反馈让人很有成就感,刺激大脑不断产生多巴胺,使人感受到愉悦和快乐,因此玩游戏越来越上瘾。

学习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像《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系列丛书中的练习题,都设置了不同的难度关卡,分为第一关、第二关和天才关。这样的设计会让孩子产生玩游戏的刺激感,为了追求过关后的成就感,孩子必然会集中注意力,努力思考,而人在高度专注的情况下,创造力是惊人的。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对专注力的锻炼,专注力越强,以后听课、做作业时就会越认真,越高效,形成良性循环。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9)

为了让游戏化的感觉更加逼真,父母还可以像游戏一样设置奖励。我个人不提倡物质奖励,因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物质奖励的效果会越来越不理想,甚至反而削减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中重要的是奖励本身,可以设置精神奖励甚至虚拟奖励,在手机或电脑游戏中,所谓的奖励不都是虚拟的吗?大家不也都玩得乐此不疲吗?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具体、熟悉的素材,创造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用夸张的语气,表情,动作和违反常理的反差等来制造一种好玩的效果。例如在《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中还是百分器那一节,爱因斯坦说一条虫子被放进百分器,也可以切成100个等份,吓得毛毛虫大叫着“不要”,孩子读到就会特别开心,我儿子每次到这儿都乐不可支笑,甚至还筹划着把苍蝇蚊子等放进百分器。

15岁天才少年解答错了数学最难题(上补习班请家教)(10)

孩子们学数学,越到高年级越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优秀学生经常拿满分,可薄弱的同学考60分都吃力。掌握了数学思维和方法,就会自己挖掘学习的乐趣,学得越来越轻松。而一旦跟不上,虽然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但和老师同学似乎隔着一块毛玻璃,怎么也融不进去,不要说成绩差造成的压力,就是每天坐在课堂上也是一种折磨。

学数学,思维和方法很关键,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像《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中贯穿的思路一样,具体、好玩、接地气的方法帮助孩子快速入门,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掌握基本就是思维和高效的方法,就能让孩子在学习之路上感受快乐,收获自信。


【更多精彩】延迟开学担心孩子学习?6套益智游戏书来帮你,涵盖小学语文数学

让孩子超前学习坏处多?是的,但父母千万别因此耽误了学前启蒙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写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者,热爱读书,热衷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糖果妈妈爱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