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逊 肾病科主任医师

肾病朋友去医院看医生时,通常都会检查肾功能,其中的项目包括血肌酐,这里的血肌酐是指内生肌酐(SCr),这也临床上了解肾功能状态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血肌酐(SCr)的正常值(地域和医院不同,数值会有差异):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有的医院血肌酐的正常值为44~115μmol/L。

笔者在《肾为先》早前的文章中曾经谈到过,如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肌酐值还没有超过265μmol/L(3mg/dL),绝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都很好。然而,今天说的并非是这个,而是血肌酐>265μmol/L(3mg/dL),即血肌酐太高了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与结果。比如血肌酐已经到了300—500μmol/L,甚至600μmol/L以上,那又该怎么办?难道只能坐等发展为尿毒症或傻等透析与肾移植吗?

尿肌酐偏高应注意什么(肾友血肌酐太高)(1)

当发现血肌酐太高了,肾病患者先别急,首先应冷静地看待并仔细分析病情,在这过程中必须抓住四个关键,这也是判断病情预后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

关键一:看是何种疾病引起的

肾病患者出现血肌酐升高,而且升得太高,第一时间应了解一下是由何种疾病引起的,即本来的原发病是什么。不能仅诊断为“肾炎”就算结束了,而应具体到是何种肾炎或肾病。这就需要作相关化验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常见的可能是这几种原发病引起的,如狼疮性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膜性肾病、急进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等。所以说必须作相关检查以明确之。这一点很重要,涉及到后面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关键二:看血肌酐上升速度

这一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血肌酐的上升速度,即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肌酐到现在如此之高,到底经历了多长时间:是数天、数周,还是数月或半年以上?一般来说,如果肾病患者是在短期内(数天或数周)发现血肌酐升得太高,则大多有希望好转、逆转或恢复,甚至痊愈。如果肾病患者的血肌酐升得太高已经很长时间了(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很难完全恢复或逆转,此后的发展速度还会加快。

关键三:看是否伴有明显水肿与尿少

在血肌酐明显升高的肾脏疾病中,肾科大夫“并不看好”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患者,因为他们往往是在慢慢发展中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也就是说,这样的病人反而没有多少逆转与治愈的机会。恰恰相反,肾科大夫反而“非常看好”那些“有感觉”的患者,尤其当血肌酐升高的同时伴有明显水肿与尿量减少等情况。除了糖尿病肾病之外,对于那些伴有明显水肿与尿少的血肌酐升高的肾病患者,有经验的肾科大夫往往有信心逆转或部分恢复肾功能。

关键四:看肾脏彩超大小与结构

在肾科大夫看来,只要彩超显示双肾不萎缩,即双肾大小正常或双肾肿大都被看作是好事,至少不会太坏或者说坏事有变成好事的机会,就算血肌酐太高,也有希望逆转或恢复。因此,每当发现肾病患者血肌酐太高时,肾科大夫都会看肾脏彩超这一项检查结果如何。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肾脏大小为:长10-12cm、宽5-7cm、厚3-5cm,其中还会受性别、年龄与身高不同影响而有差异。另外,还需注意包膜与肾脏内部结构情况,如果这也没有明显异常,则更有希望。否则(肾脏彩超显示双肾明显缩小且结构紊乱及包膜不光整)预后差、治疗机会很少或几乎没有。

尿肌酐偏高应注意什么(肾友血肌酐太高)(2)

笔者说到这里,肾友或许能明白了不少。如果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如上四个关键,则后续的治疗也将有了方向,而且效果也不会差。

在治疗中还必须记住如下三原则。

1.及时治疗

不管狼疮性肾炎活动期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所致的血肌酐太高,还是膜性肾病合并特发性急性肾损伤所致的血肌酐太高,都必须在第一时间用药治疗。就算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突然出现血肌酐升高,也必须尽快治疗。

2.方案精准

一旦明确了血肌酐太高的原发病,全面分析与评估病情后,应制定具体治疗方案,该用西药激素的就用激素,该用中医中药的就用中药,与血压相关的就应该加用降压药,等等。

3.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治疗血肌酐太高的肾病也是这样,在治疗中必须注重细节,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患者体内缺水,就补充水分;合并感染,就先抗感染治疗;摄入蛋白太多,就应该控制饮食;等等。

尿肌酐偏高应注意什么(肾友血肌酐太高)(3)

只有抓住如上四个关键,记住三大治疗原则,就算肾病患者血肌酐太高,也有希望阻止向尿毒症发展,甚至完全逆转肾功能。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