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朝是中国古代倒数第二个封建王朝,虽然是处于封建帝制的余晖时期了,但是明朝在各个方面都还是有所发展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均诞生在明朝。明朝也是在永乐大帝的命令下编纂出了《永乐大典》,民间李时珍集古代中医大成,整理出来了《本草纲目》。

明朝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周围国家的友好往来,扩大了中国了解世界的视野。那么郑和最远到达了哪里呢?给中国带回来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郑和早年的经历不详,据说出生在云南,是回族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到麦加朝圣,所以对海外情况略有了解。郑和十岁就入宫了,并且服侍燕王朱棣。郑和一直在陪伴在朱棣左右,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朱棣对郑和的才识,忠心都十分赏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1)

(现代人纪念郑和的雕像)

郑和通晓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2)

(郑和下西洋图画)

郑和能够下西洋,还得归功于明朝先进的造船业。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明代造船业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顶峰。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共有62艘船,船大都前后长140余米,左右也是达到了60余米,船舱被分成了11块,既可以减少建造的难度,又可以防止船漏水时,一下子沉没。对比百年后的哥伦布以及麦哲伦的舰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优秀的舰队带领者,卓越的舰队,是郑和七下西洋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寻找建文帝

明成祖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按照圣旨上来说,是为了扬我国威,但是很多人都认为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本来帝位是轮不到朱棣来坐的,但是建文帝削藩,激怒了边境的朱棣。朱棣认为一旦被削,自己就会失去权力,没有什么好的下场,于是他就率先进行了反叛。按理来说,朱棣的实力虽然强,还是比不过建文帝的,但是由于建文帝的一系列指挥失误,打了三年之后,建文帝居然输了,最后燕军攻入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3)

(建文帝画像)

虽然后来,燕军据说在火中发现了建文帝的尸体,但是民间因为建文帝仁厚,明成祖暴虐,盛传建文帝并没有死去,化妆成了和尚逃出来,最后潜逃到国外。这一说法也是传到了朱棣耳中,建文帝的尸体是在火中找到了,但是并不能确定这究竟是不是他的尸体。朱棣也是将信将疑,帝王家做事要小心,哪怕只有一丝的风险,也要抹杀掉。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4)

(郑和的船队)

因此郑和下西洋时,携带了数量庞大的军队。船队每次出行,人数都稳定在两万七千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军队。如果说郑和是为了自卫,完全是不用带领这么多的军队的。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时为了寻找建文帝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至于为什么后来没有再去寻找,一来是这么多年过去,建文帝说不定早就老死了,二来自己的地位已经巩固了,哪怕他再回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5)

(郑和航海路线图)

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郑和下西洋比之前代商人走得更远,极大地扩展了明朝海外直接贸易的范围,不仅带回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与各地的特产,而且扩大了中原与西洋的联系范围,促成了有明一代繁荣的香料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6)

(珍贵的香料)

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马欢等人著书记载说,郑和船队所到达的东南亚、印度洋沿岸、东非诸国在历史上均是香料产地,如印尼马鲁古群岛即称香料群岛,索马里素以香料之角著称,西亚、红海、波斯湾一带则是古代闻名于世的盛产香料之地,有的更是某一种香料的特产地。促使郑和下西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寻找香料来源,郑和下西洋对当时香料朝贡贸易的兴盛功不可没。

下西洋活动的衰落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儒教治国的大陆国家,对于远洋本身就没有任何兴趣,郑和作为一个宦官和穆斯林其远洋行为从一开始就引发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不满与鄙夷,对于其带回来的所谓各国贡品,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不过皇家玩物而已,由于其是朱棣红人,且担负起寻找建文帝的政治任务,明朝的士大夫敢怒不敢言。

郑和下西洋历史记载是干什么去了(郑和下西洋都去过哪些国家)(7)

(牛首山郑和墓)

直到朱棣去世,新皇帝上台,所谓三宝太监劳民伤财的奏折就上个没完,甚至郑和死后皇宫内郑和大量的航海日志都遭到焚毁,片纸不留。

结束语:郑和下西洋远到如今的红海沿岸,也就是索马里等国家。郑和从那里带回来了稀奇的动物以及珍贵的香料,之可惜这一伟大的航海行动在郑和去世后就没有继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