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双绝的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尤其突出,他的诗歌类型主要是山水诗,风格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读他的诗,毫无疑问是一大美的享受。

在诸多名作之中,王维有一首《鸟鸣涧》,是他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也是我们在语文课上都背过的一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寥寥二十个字,就塑造出了一个空旷寂静、幽静美丽的春山夜景,宁静却又一片生机,何其清逸。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1)

不过就这样一首短而精的绝句,争议却是不小。分歧点在于,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夜晚的景色,为什么会出现属于秋季的“桂花”呢?

对于这一点的看法大致有这么几个,一是认为“桂花”其实不是指自然生物的桂树之花,而是代指月的“光华”,或称“桂华”。

因为历史上很早就有月中有桂树的神话传说,甚至桂也可以用来表示月亮,这首诗写的是春夜,有月亮的出现也合理。

提出这个看法的人肯定不相信春天有桂花,为了证明桂花为月华,甚至还将“人闲”也改为了“人间”,认为这第一句应是个倒装句,意思是月光洒满了人间。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2)

其实这个看法我是不认同的,为了合理解释桂花,甚至将整个句子都改了,王维这一首小小的绝句还不至于搞这么多的名堂。

并且这桂花后面的“落”字也不能和月光适配,查看古人写诗的习惯,如果要写月落,基本会直接写“月落”、“明月落”,而不会拐弯抹角说“桂花落”,纵使写的是“月华落”,那它也没有“洒”的意思。所以这桂花落就只能是真正的桂花掉落的实际意思。

好,既然说到这个“落”字,那么第二种看法来了,认为“桂花”即为“桂子”,也就是秋季开完花后、在春季落子的桂树。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3)

桂树确实会在三月的时候结果,这个说法倒是比上面那个顺了些,毕竟没有大改原文意思,只是把花变成了子,但它真的是“人闲桂子落”的意思吗?

这点我们从描写手法上来看,“人闲桂花落”和“人闲桂子落”实际上给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说“春花秋实”,“花”给人一种轻盈和柔美感,可以把它看成是虚感的;而“子”则有一种凝重厚实感,属于富有实感者。

轻盈者格调冲淡,厚实者格调雄浑,在渲染气氛上,只有“人闲桂花落”才能鲜明地展现出王维的那种闲适心境以及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

这是文字所带来的感染力和美学效果,也是所谓的一字之差,各有风情了。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4)

所以这第三种看法,就是原原本本的桂花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会对其他看法表示有些懵,桂花就是桂花,扯什么月亮、果子呢,难道桂花是其它季节都没有,单就秋天有的吗?

春天不能有桂花?可以啊,春天也有春桂、四季桂之类的品种,要在春天看见桂花落,完全有可能。

认为这写的不是桂花的人,有部分是抱着这样的思维的:一是受到了秋天才有桂花开的固有思维的影响,二是觉得哪有这么简单,“桂花落”不可能只是单纯地表示桂花落,其背后一定有深意。

嗯,我只能说,简单点,思考的方式可以简单点。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5)

其实关于春天的桂花,古代也是有记载的,如《酉阳杂俎》中有载——“卫公言:‘桂花三月开,黄而不白。’大庾诗皆称桂花耐日。”

白居易在《有木诗八首》中也写:“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昌谷集解》中还提到了王维这一句中“桂花”,实为一种三月时节开的桂树。

并且纵观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其它四首,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意象基本都是现实存在的,风格偏于写实,季节也比较统一,所以应是正常的景物描写而已。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王维的山水诗通常都给人以自然灵动、空灵寂静的观感,写得美极了,情感表达上也不会特别弯弯绕绕、暗藏深意,像这么一首二十个字的小诗,其实就是写春山的宁静之夜里,落花、月出、鸟鸣这些富有生机又清幽的景象罢了。

鸟鸣涧王维桂花指的是什么(王维一首20字的鸟鸣涧)(6)

总的来说,我更赞同“桂花”写的就是植物本体,至于是哪种类型的桂树,那就不知道了。大家对这首诗里桂花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