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

这是亚洲首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而且一举斩获92届最佳影片、导演、剧本、原创、最佳国际影片多项殊荣。充满膜拜地刷了一遍之后,满脸懵地自问这个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究竟想表达啥?是自己欣赏、甚或理解能力太差还是奥奖评委们脑回路过于迥异常人?

值得一看的获奖电影附链接资源(多刷几遍才能看懂的电影)(1)

值得一看的获奖电影附链接资源(多刷几遍才能看懂的电影)(2)

赤贫的老金一家四口蜗居在半地下室:老金夫妻失业、儿子基宇、女儿基婷因为上不起大学而找不到工作,一家人做各种零工糊口,比如给披萨店糊包装盒。通过同学介绍,基宇谋得了上流社会人物朴社长女儿家庭教师的工作,其后基宇耍花招帮妹妹基婷成为朴社长儿子的艺术心理辅导老师,兄妹联手玩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搞掉了朴社长的司机、朴家的女管家,将他们父母顶替进朴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功“金”占“朴”巢,完成了无业游民寄生上流社会之家的跃迁攻略。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座豪华巨大别墅的地下隐藏着另一个秘密:藏在暗室、躲避追债的前管家的丈夫。

两家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在这个上流社会的豪宅寄生下去,展开拼杀,最终管家丈夫用石头砸昏基宇、杀死基婷,老金则重伤朴社长,后潜逃进豪宅暗室,过起与管家丈夫一样鬼魂般的生活…得承认,这是部典型的韩国电影:喜剧框架里,讽刺元素时时闪现,各种情节细节设置巧妙且引人入胜,比如:在套路对水蜜桃过敏女管家的桥段,基婷偷偷往女管家身上撒桃毛、老金给女主人上“眼药”,在女管家吐痰的面巾纸上淋番茄酱,从而“证死”女管家患了肺结核,环环相扣,精彩绝伦。不过也就仅此而已,这些不过也就能代表韩国中上水平电影而已。凭这,又何以问鼎奥斯卡,抱得小金人?

便忍不住再刷一遍。并且是遵照学生时代老师教导精读名著的方式再刷:第一遍通读,掌握梗概大略,第二遍则须精读,品人物、察细节。果然刷过第二遍有了些意外收获,也多了些对主创们的理解。许多影评都要给地下室里的金家四口扣一顶无业游民的帽子,似乎这一家人落得蜗居地下室朝不保夕是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味想投机取巧,影片里几个细节都证明:老金曾经做过代客泊车,但雇佣他的商场倒闭,再没人雇佣他,他才赋闲,而儿子基宇虽然没考上大学但就外语来说“比整天只会抽烟喝酒的大学生好得多”,但因为他没有大学学历,求不到职所以也只能赋闲,妹妹基婷,擅长电脑PS技术,却也找不到用武之地,只能打零工,做偏门生计——这一家的悲剧实在不是不努力,而被社会逼到地下室…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兄妹用内裤套路司机、用桃毛套路管家了——你有饭吃,我却没饭吃,只要有机可乘,我就要夺下你的碗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社会,丛林法则才是唯一规则,看透这一层,回想金家兄妹的各种巧妙套路便倏然感到一种寒意!

底层负责搏杀,上流社会负责优雅!这是影片对韩国社会的分工。朴社长的夫人优雅外在包裹的却只有虚无:基婷用几句从网上“百度”来的所谓专业理论就能镇住她,一听到基婷胡诌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骨子里的崇洋属性立刻爆发;做为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的朴社长矫情、虚伪而变态,他从基婷套路司机的内裤,推演司机在他的车上“车震”,嫌弃地用手拈着那条内裤,却不肯扔掉,而是收进纸袋,时常取出来嗅一嗅…

影片里上层社会与底层社会的彼此观感也颇耐人寻味:老金老婆忠淑评价有钱人:钱就像熨斗,有了钱所有褶褶皱皱就都熨平了,所以有钱人都是宽厚平和的!上层社会看待底层却是本能的不相容——朴社长几次说老金身上有种让人受不了的臭味,即便老金洗多少次澡这臭味也去不掉,这臭味就是底层穷人的味道!阶层差异上升到生物标记差异,夸张,而又令人不寒而栗!

第二次看过,便觉得片子里许多看似喜剧的元素其实都是寒光闪闪的背刺!但,总觉得还有些什么呼之欲出,却又看不分明,便决定三刷!

看过第三遍,忽然觉得懂了主创们真正想说什么!“寄生虫”,只能趋附于更庞大更高等的生物体才能存活,但它们无论以各种方式也成不了宿主身体的一部分。在经济军事上一心惟西方马首是瞻、在文化上一心想成为东亚文化核心的韩国不就是这种寄生心态的国家化反应,到头来,它固然进入不了西方利益集团的核心圈,争夺东亚文化核心上也表现得像个小丑——寄生便始终是寄生,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宿主!而影片里社长夫人言必称美欧,却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的细节,表现了主创对韩国精英阶层盲目崇洋缺乏文化自信的担忧;豪宅地下防备朝鲜袭击的掩体、以及女管家制伏基宇一家人后,得意忘形模仿朝鲜新闻播音员慷慨激昂地口吐芬芳…这些,有意无意间都透露出当代韩国人对来自北方“同胞”威胁的焦虑。

好书不厌千回读,好电影多刷几遍也会惊喜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