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我们人类远比看起来要复杂的多,正因为人类的复杂,人类才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逐步变成地球的主宰。

因为现在环境稳定,所以我们现在觉得人和人之间是稳定的,也把这种情况当成习惯。

可是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人类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就会启动,这样也就会发生各种匪夷所思的现象。

2、我们可以人类基因想象是乐谱,乐谱是确定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弹奏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感觉。

但如果你参加的是大合唱,那大家都会劲儿往一处使,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声音哑了或者怎么样了,并不会影响这次大合唱的成功演出。

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1)

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地球上的生物绝大多数也都是群体生物,我们人类也就是群体动物的一种罢了。

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一个个“身份”的。

比如:在别的民族前我们称自己是名汉族人;在外国人面前我们称自己为中国人;对于外星球文明(如果有的话)来说我们会称自己是地球人。还有就是你是那谁谁的丈夫妻子,谁谁的孩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身份。

我们总是需要在社会的框架里,在群体的归属当中,我们才能定义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从你一个单独的个体出发,去定义价值。打个比方:就算你再有钱,再漂亮,如果是生活在孤岛上其实没有任何用处的,也就是没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

在二战结束时,德国宣判了很多“二战”的纳粹分子。我记得有一份资料中记录了一个案例,说的是有一个德国纳粹女军官,上级命令她用毒气去杀死室内的500人,她完全没有犹豫就照做了。

在法庭上她的辩词是:我只知道我是一个德国军人,上级命令我这样做了,尽管我知道是错的,但是我还是做了。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2)

资料图

心理学家给的解释是:她希望通过服从,获得一个群体的接受。

所以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人的心理时,一定要先从她(他)的社会身份着手。

人都是害怕被社会或者说被群体关系抛弃的:

嫉妒、悲伤、愤怒、害怕等等情绪,就是我们被社会或被群体所质疑、抛弃时产生的负面情绪。

而爱、欢乐、自豪、满足感等等情绪,就是我们被某个关系或者群体所接受时产生的正面情绪。

个人有记忆,群体也是有记忆的

不仅仅是个人有记忆,群体也是会有记忆的。人的性格和情绪,很大的程度都是由记忆所控制的,如果一个人上一秒被打了一巴掌,下一秒就忘了,那么也就没有生气懊恼这种情绪了。人也就不会有性格这一说了,因为性格就是你过去经历事情的总和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3)

资料图

群体也是有记忆,所以群体也会有性格。大家都说俄罗斯人善战,是战斗民族;犹太人聪明,擅长经商;中国人勤劳能吃苦等等。这些都是和群体记忆有关系的。

比如在犹太人的历史上,就是民族一次次被打散又一次次重新聚集在一起。经历过那么多次失败和成功。所以他们更愿意靠自己,将自己整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犹太人也喜欢经商,也擅长经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是你只是有不动产的话,那么敌人来了就什么都没了。他们认为本领可能比财富更重要。

关于“群体记忆”的一个心理实验:

有三只猴子被科学家关到了一个笼子里,一日三餐都是给它们正常发放。笼子里有一个小按钮,如果有一只猴子去按那个按钮时,那只猴子就会获得额外的一份香蕉,可是另外两只猴子就要被电击。

这三只猴子渐渐明白这个规则了,因为一日三餐都是正常的,所以它们不需要那一份零食。到最后,它们形成了一种规则,只要有一只猴子去按按钮,另外两只猴子就会冲上去打它。

到了这个时候,科学家就把其中一只猴子带走了,换了一只新猴子来。并且把按钮所导致的零食和电击都撤走了。新猴子肯定会发现这个按钮呀,它好奇的过去一碰,另外两只猴子立马就冲上去打它了。于是这只新猴子也懂了,这个按钮不能碰。

科学家就不停的把这些猴子一只一只的换走,可是这个习俗就这么流传了下来。到最后,所有的猴子都不知道,这个按钮以前是会导致零食和电击的,可是它们还是遵循着,只要有猴子摁它,就会挨打。

如果灵长类猴子如此,那我们人类应该只会有过之而不及。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4)

资料图:猴子

但我们人类远比看起来要复杂的多,正因为人类的复杂,人类才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逐步变成地球的主宰。

因为现在环境稳定,所以我们现在觉得人和人之间是稳定的,也把这种情况当成习惯。

可是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人类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就会启动,这样也就会发生各种匪夷所思的现象。

比如群体性记忆也会出现“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现实与人的集体记忆一出现不符,就会被人为标签为“曼德拉效应”。

个人对死亡的一部分恐惧,就是来自于被群体放逐的感受,每个人都只能独自的面对死亡,没有任何社会和关系可以依靠,而在世界上累积的社会关系都会清除为零。

人类发明出了各种宗教来安慰世人,就是想告诉你在死了以后,那边还有一个社会会来接纳你,或者你死了过后还会再回来。你这辈子做的贡献会带到哪个社会,或者下辈子去。这样一来也就极大的缓解了人被群体抛弃的痛苦了。

人类的个体和群体都是基因的载体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5)

资料图:DNA模型

1、我们之所以恐惧时心跳会加快,瞳孔会放大,是因为这样的话,血液循环加快,眼神更加集中,这有利于我们逃跑。

2、我们之所以会有 “生气、发怒”情绪,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我们的生存。打个比方:有一个人人欺负而不会生气的人,最后肯定被人欺负死,这样的基因也就被淘汰了。

3、我们之所以会馋、会饿,也是因为身体在提醒你该补充能量了,当然我们一般都会顺应身体的呼唤去补充能量,当然没这个条件也就另当别论了。

4、再如,我们感到痛苦是提醒你该离开那个让你生命受威胁的东西。云云……

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脑洞大开的理论。我们会发现人类所有的冲动,行为,以及一些条件反射,都是可以从生物进化上面找到解释。

书中说所有生物一切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下去,繁衍下去。

一个人死后,除了他的生平琐事,以及他为社会做的一点点事情,还会留下什么?

孩子?不是的,而是孩子身体里他的基因。所以其实就整个人类而言,我们的使命不过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把体内的各种基因给延续下去。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这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坐地铁或者是其他交通工具,想象地铁就是我们人体,地铁里载的“人”就是基因,基因就是从名叫“爸爸”、“妈妈”这两班地铁上下车,然后走进“女儿”“儿子”这班地铁上。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6)

资料图:地铁

所以,人就是基因的工具,一个延续下去的载体。人在完成传宗接代之后,就已经完成基因交给他的使命了,所以说个体的消亡与否在物种层面来说已经无所谓。

但是基因只是一个基础,基因就如同一张乐谱,每个人弹奏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以为有一个不好的基因就没有救了。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能控制自己,甚至能改变基因,这个在生物学上也称为“基因突变”。

基因对于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我们对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很熟悉,说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我们没办法证明上帝存在的情况之下,得出的最后一个我们能够接受的理论。所以说达尔文进化论只是一种理论,它还算不上科学。

但是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对于人是怎么来的这件事,最靠谱的解释还就是生物进化论了。

那么基因到底是干嘛的?我也想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用我们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1、很多人说:别生气呀!生气对肝不好!这句话说反了,正是因为肝不好,才容易生气的。现在的医学非常发达,已经能够在科学的程度上证明,一些疾病,或者一些基因会导致人的性情发生改变。

我之前在“四川华西医院”了解到,一个人如果是有“乙肝基因” 那么极容易出现,乏力,易怒的情绪。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7)

资料图:DNA的双螺旋模型

2、女人在怀孕时,能够体会到当母亲的那种感觉,能体会到自己和孩子那种奇妙的感觉,都是因为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在女性怀孕期间就开始分泌了,在孩子出生后,催产素帮助母亲孕育奶水。一般是在生育孩子之后一到两年才开始逐渐不分泌了。

根据进化论的解释,就是因为这种分泌物,能让妈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在刚出生还没有自保能力时,母亲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是最重要的,这个对人类的繁衍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8)

资料图:母爱

催产素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祥和,世界是美好的,人和人之间是美好的那种体验。(催产素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是可以分泌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反应和他的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他的基因,他的身体状况等等生理原因控制的。

比如很多生意人在谈生意的时候,都喜欢叫上客户一起去泡个温泉,洗个桑拿(特别是北方地区特别常见。)

一方面是因为双方裸露了自己身体之后,关系自然会拉近。

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人在处于45度以上的水中时,身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催产素”的东西。

理论就是根据现实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东西,它不是数学,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童年家庭不幸福,长大之后就必然会有反社会性格?这就像基因一样,它没有1 1=2的确定性。更多的时候,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9)

资料图:神经元模型

最后的结语:

也是希望各位一定要清楚的是:

我们人的基因就像是乐谱,乐谱是确定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弹奏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但如果你参加的是大合唱,那大家都会劲儿往一处使,有1个人或者几个人声音哑了或者怎么样了,也并不会影响这次大合唱的成功演出。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10)

文/@头脑热评

基因的重要性和坏处:人只是基因的载体(11)

参考资料:《大众心理研究-乌合之众》、《自私的基因》

声明:本文原创,禁止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感谢阅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