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可以说是中国史上最“文雅”的一种文体了,自学生时代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文言文,也知晓了很多的名篇,有趣的一点在于,古代人在生气时说出的“脏话”也透着一种“雅气”,如果我们没有知识的储备,很容易把这些话错当成夸人的话。史上最经典的4句“脏话”,骂人不带一个脏字,却句句讽刺人心!

最最最经典的一句话(史上最经典的4句)(1)

1、沐猴而冠

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攻入秦都咸阳之后,大肆屠城,焚烧宫室,席卷财物、美女东去。有人向他建议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一心想回江东老家显摆,因此拒绝这个提议:“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进言者听说项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非常可笑,于是讽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是指猴子穿衣戴帽,比喻虚有其表。学习不思考,与不学习实际效果相差不多,如果仅得其皮毛而无法探求到精髓,还不如不学来得舒服。

最最最经典的一句话(史上最经典的4句)(2)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这句话是出自孔子的《论语》中,孔子一生为人师,出过很多有名的徒弟,孔子的弟子宰予在上课时间睡懒觉,这让原本对他赋予期待的孔子十分不满,于是就说了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腐烂的木头不能够再雕刻,粪土也不能用来粉刷墙壁,腐烂的木头和粪土都喻指宰予。

最最最经典的一句话(史上最经典的4句)(3)

3、竖子不足与谋

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史记》,楚汉争霸之时,项羽邀请刘邦赴鸿门宴,在宴会上,项羽的谋主范增是主张除掉刘邦的,在席间多次通过不同方式,暗示项羽动手,然而项羽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不愿做这种事,于是范增仰天长叹:“嗟乎,竖子不足与谋,天下尽归于沛公矣!”范增认为项羽这种义气,是一种“愚义”,就像愚忠一样,不合时宜,所以骂项羽是“小子”。这句话在两汉和魏晋时期,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御用骂人话,许多士大夫不得志之时,就会对着自己的主子或者辅佐的人骂出这句话。

最最最经典的一句话(史上最经典的4句)(4)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年之前,我们的先祖为我们创造了这句话。且看那恶事做尽之人前半生逍遥自在,后半生伶仃孤苦,漂泊街头,身首异处。正如明朝后期的大宦官魏忠贤,前生多荣华,惨死之际孤苦一人,在极致的恐惧之中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