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爱东】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不但美在迥异于内地的自然风光,还美在浓郁的异域风情,还有着悠远的人文历史……

2019年五一节,我慕名专程来伊宁市参观汉家公主纪念馆,重温2200多年前二位公主充满艰险与智慧的和亲之路,她们不是熟为人知的昭君和文成公主,而是中国历史上更早且影响深远的细君和解忧公主。

2004年细君公主的家乡江苏省扬州感怀细君公主对西域的贡献,在伊宁市江苏大道,特援建汉家公主纪念馆,2005年6月开馆。只见纪念馆掩映在一派绿树丛中,白墙、灰瓦、雕梁画栋的汉代风格格外引人注目。纪念馆平面布局分主展厅和四个副展厅,并建有汉阙、亭阁、长廊和雕塑,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

“七十年后昭君,八百年后文成,汉唐六女青史长留。九千里远徐楚,一万里远江都,东西三地红线永系”,楹联高度概括了二位公主的功绩和影响。展厅一下子把我带到金戈铁马的汉武时代,西汉前期,匈奴屡屡压境……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1)

公元前120年,西汉王朝在对北方强敌匈奴的常年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骠骑将军霍去病在陇西一带大败匈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彻底解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公元前119年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游说乌孙王重返敦煌一带,与汉共同抵抗匈奴,无奈没有成功。公元前115年乌孙使者几十人随归国的张骞抵达长安,眼见为实,得知大汉国富兵强,乌孙国立国君主猎骄靡便很重视和汉朝的关系,6年后以良马千匹为聘礼,求娶公主。

原来乌孙的祖先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支古老民族,曾经长期游牧于河西走廊,逐水草而居,后来受过大月氏的攻击西迁,之后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赶走大月氏后,乌孙在伊犁河流域立国。西汉时期,乌孙国成为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占有今天的整个伊犁河流域和西天山的广大土地,国土包括今天的新疆西北、哈萨克斯坦东南、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及中部,其国都“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伊什提克城。

细君公主生于江苏扬州,本是江都王刘建之后,因其父谋反被诛,其母也因同谋而被戮,细君公主当时年幼,幸免于难,长大后的公主精通音律。汉武帝接纳了张骞的建议,联络西域乌孙以断匈奴右臂,于是细君公主被挑选远嫁。公元前108年,细君公主嫁乌孙王猎骄靡,为右夫人,陪嫁的侍从、工匠逾百人。

细君公主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作《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汉武帝“闻而怜之”,隔年遣使厚赠慰问。后人创作的汉曲大都以细君公主的琵琶曲为哀怨基调。后来猎骄靡拟按乌孙习俗,让细君改嫁其孙军须靡,好让细君在他死后有个依托,细君便上书汉武帝,求归。武帝为了联乌(孙)击匈(奴),下旨要细君从其国俗。细君公主被迫改嫁,并诞下一女。公元前103年,在乌孙生活了五年的细君公主产后失调去世。

细君公主是丝绸之路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公主,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位友好使者,细君公主积极联络乌孙上层贵族,使乌孙与汉朝建立了军事联盟,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战略目标。

2022年8月初我专程去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夏塔草原追寻细君公主,只见细君墓靠近边境,坐北朝南,面向祖国,背依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面朝一泻而出的夏塔河,与附近数个气势庞大的乌孙古墓相伴。特做诗缅怀。

凭吊细君公主

残阳如血,乌苏古道。凉风习习,天马归晚。高原秋早,镰割牧草。公主大义,出塞五载。从俗改嫁,留女少夫。琵琶悲秋,青春逝早。

后继解忧,汉武拓土。夏塔草原,苍茫夏都。叹息故国,半划斯坦。远嫁和亲,流芳千古。江苏援疆,寻踪万里。怀古追思,后人凭吊。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2)

应继任乌孙王军须靡之请,解忧公主继续完成汉朝与乌孙结盟的使命。解忧公主名字叫做刘解忧,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刘戊曾参加过“七国之乱”,最后兵败身亡。

公元前101年,解忧公主远嫁。迎娶的地方,在乌孙国美丽的夏都—特克斯草原。解忧公主人如其名,个性宽容而爽朗,她很快就适应了草原的游牧生活,还学会了乌孙国的语言。

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先后嫁给三位乌孙王,婚后一年军须靡去世,其堂弟翁归靡续任乌孙国国王,继娶解忧。解忧开枝散叶,生三男两女。长子元贵靡,乌孙大国王;次子万年,莎车王;三子大乐,乌孙左大将,毕生辅佐哥哥元贵靡及侄子星靡;长女弟史,嫁与龟兹王;小女素光,嫁给乌孙翮侯。

解忧公主在乌孙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协助乌孙王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她经常不辞辛劳地到各个部落中视察民情、访贫问苦、赈灾抚民;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和农业活动;开通了乌孙通往大宛、康居和塔里木城邦诸国的通商口岸。乌孙和四邻国家的和睦关系胜过以往,天山南北都留下了她友好往来的踪迹,各国民众翘起大拇指赞颂她:汉家公主的美貌赛过天鹅,爱民如子的美德天下传颂。解忧在乌孙的地位如日中天,被乌孙国人誉为“乌孙国母”。解忧与翁归靡结合的三十多年是乌孙最为强盛的时期,成为西域三十六国领头羊。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3)

《解忧公主》电视剧剧照

解忧公主的长女弟史在解忧公主的支持下,嫁给龟兹国王绛宾,公元前65年,绛宾携夫人弟史带着许多龟兹乐器一起去长安朝贺,汉宣帝封弟史为汉家公主。汉宣帝留他们在长安住了一年,回国时还赐给公主车骑旗鼓,并赠给一个数十人的歌舞团。龟兹国与汉朝关系亲密无间,长达一个多世纪。

莎车与乌孙的关系很密切,莎车王经常和乌孙王会面。汉宣帝时,莎车王年老无子,因为宠爱解忧公主次子万年,所以遗命立他为继承人。因为两国特殊的关系,莎车国内有一些乌孙移民,带入了乌孙文化。

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嫁乌孙国右大将,是个多才多艺、精明干练的女子,她不仅通晓历史,而且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她不仅是解忧公主相伴一生的金兰姐妹,而且是解忧公主从政乌孙的得力助手。

冯嫽熟操西域各国语言,作为解忧公主的全权代表,持汉节、行赏赐,遍访天山南北城郭诸国,帮助他们调停纠纷,平息干戈,大力发展经济,使汉朝的治国方略、先进技术和文化观念无形中浸润于西域大地。她的外交活动深受西域各国臣民的爱戴,城郭诸国都尊称她为“冯夫人”。她的出访,对促进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解忧公主及其侍女冯嫽以她们卓越的才能活跃在乌孙的政治舞台上,在历次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居中协调,使得汉朝与乌孙在军事上协同配合,屡获胜利。

公元前60年(宣帝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率众到汉西域地方长官郑吉处投降,天山从此归属于汉,匈奴在西域的统治至此全面结束。同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西域地区包括乌孙所居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这对实现西域各族融合,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对丝绸之路的畅通,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4)

同年,执政33年的翁归靡猝死,匈汉妇所生的狂王泥靡继位,解忧不得不忍辱负重嫁给泥靡,生下一男鸱靡。这个泥靡是个暴君,还倾向匈奴。解忧公主无奈,设计刺杀狂王,未遂,解忧公主被围……

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间,乌孙发生内乱内战,冯夫人定局,之后乌苏一分为二,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大昆弥,掌握了乌孙国的大部分权力,另一有匈奴血统的翁归靡之子乌就屠为小昆弥。乌孙成为西汉属国,解忧公主的儿子领导的乌孙国,继续和汉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都死于流行病灾,年届七旬的公主上书汉宣帝:“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宣帝悲悯解忧一生的苦难和突出贡献,因予准奏。侍女冯嫽随同她一起返回都城长安。

天子亲自出城迎接解忧,一同回来的还有孙子和孙女三人,居住在上林苑中的蒲陶宫,朝见礼仪与皇亲公主待遇相等,厚养。约两年后,解忧公主和汉宣帝同年溘然长逝。十六年后才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盛事。

解忧公主归汉后,乌孙王元贵靡的儿子星靡代行大昆弥事,由于星靡性情怯弱,国内又不稳定。匈奴郅支单于向西域扩张,对乌孙形成巨大压力。

冯嫽为此上书皇帝,请求再次出使乌孙。汉元帝初年,年逾古稀的冯嫽,为了巩固汉与乌孙的联盟,又一次以汉朝使节的身份,不辞辛苦,踏上万里西行的征程,前往乌孙辅佐星靡治国,直到老死在乌孙。冯嫽作为一个女子,几次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节,出使异邦,这种情况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5)

西汉时期朝廷共派出十八任西域都护,从他们的政绩和功业来论,也只有郑吉和段会宗可同冯嫽相媲美。她为了加强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团结,贡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汉文化的女使者。

解忧公主去世四十八年后,即汉哀帝时期的公元前一年,乌孙国大昆弥伊秩靡和匈奴单于烏珠留若鞮一并入朝,伊秩靡是解忧公主三儿子大乐将军的孙子,烏珠留若鞮是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囊知牙斯。汉朝以此为荣,将解忧公主的后裔以及王昭君的后裔们一并安置在上林苑蒲陶宫,可谓汉代和亲史上的一件盛事。

据《汉书.乌孙传》记载,解忧公主的孙子星靡、重孙雌粟靡、曾孙伊秩靡相继为乌孙大昆弥。解忧公主的后代都秉承解忧公主的教导,始终维护汉朝和乌孙的亲情关系。解忧公主的重孙乌孙大昆弥雌粟靡在位时期[公元前33--前16],乌孙的强盛恢复到翁归靡时期的兴盛局面。

乌孙与中原王朝的友好关系保持更为久远。直到公元四世纪末的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势力发展到西域,实际控制了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等国,乌孙才在柔然的挤压下南迁葱岭一带。北魏兴起后,乌孙与北魏保持友好关系,并且为北魏恢复对西域诸国的管辖及中亚粟特等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乌孙与中原王朝长达五百年之久的友好关系中,解忧公主及其后代对乌孙的深远影响源远流长。由此不难看出解忧公主对西域的影响是很大的。

近代有史学家论证,细君和解忧公主是对西域民族史、新疆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人物;解忧公主和冯嫽的美德及贡献足以与张骞、班超、玄奘、林则徐并驾齐驱、彪炳千秋。解忧公主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心血贡献给了乌孙和汉族人民的友好事业,她完成了“万里联姻、民族和睦、强盛中华”的使命。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

通过参观我深深感慨和敬佩解忧公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要学习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顽强斗志,学习她们维护民族团结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参观我了解了乌孙国和西域的历史,明白了清末与沙俄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前我国西北边界的由来。

解忧公主沿着张骞的出使路线完成开疆辟土后的血肉融合,细君和解忧公主很可能是定居新疆最早的汉族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汉族人或和亲、或从商、或战争、或屯田,成为新疆的世居民族。

历史上移居到新疆的汉族人,主要是被中原王朝派往驻防的军人、屯垦的士兵和平民,以及伴随和亲公主的侍女、杂役、工匠等;还有丝绸之路的商人及战争中投降的、归附的士卒;逃避战乱、灾荒的内地移民等。不少与少数民族通婚,世代繁衍,互相融合,互相吸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汉朝将西域纳入华夏版图后,调遣大量的汉族人在楼兰(今若羌县一带)、伊循(今兵团36团米兰镇)、轮台、高昌(今吐鲁番盆地)等地实行屯田,这些汉族人主要来自中原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等地。西汉末年,汉族人来西域很多,《后汉书.西域传》说"相望于道,一辈大者数百人,少者十余人",一年之中"使多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

又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祖国内地战乱频繁,不少内地汉族人迁居河西走廊,又辗转进入新疆,他们和魏晋屯田士卒的后裔汇集于高昌(今吐鲁番),建立以汉族人为主体的高昌王国。高昌王国自公元499年至640年存在了140多年,曾是西域地区最强大的政权。公元640年,唐朝灭麴氏高昌国,记载当时八千户,三万人口。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6)

安史之乱后,原来驻防在河西、陇右、河湟地区的唐朝军队内调,吐蕃趁势占据这一地域,汉族人口多达百万,其中仅河西地区就有近三万五千户,十七八万人口。在这之后,大部分汉族人逐渐融合于吐蕃之中,到北宋时已基本上吐蕃化了,衍进为今天的藏族、土族等少数民族。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既是人类的迁徙史,也是民族融合史。历史上匈奴、鲜卑、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湮灭,一部分融入了汉族,一部分仍保留有本民族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这些少数民族,有的虽已消失,但由于互相融合互相吸纳,没有哪个民族是纯种的,尤其是汉族,几乎是融合了所有的少数民族的大熔炉。中华民族都是血脉相亲的一家人,我们都是中华大民族的一员。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7)

如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古乌孙国故地,古乌孙是伊犁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至今还有个叫乌孙的部落。当你来到伊犁,看到与我们容貌有点相似的解忧后裔,是否格外亲切呢?

返程途经尼勒克火车站,这个2010年7月1日通车的小站位于天山山脉的天然草场之中,雨后雾气氤氲着嫩绿的草原。候车厅里坐满了一拨拨候车的年轻人。我与一个哈萨克小伙聊天,他是去乌鲁木齐打工的,家中的父母和哥哥在草原放牧,他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尼勒克草原坐客。联想到前天去霍城途中的维族小伙,他说解忧公主熏衣草让他们家乡知名度高起来,生活随着交通的便利、游客的增加好了起来。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8)

回想起清明期间,我们去吐鲁番,葡萄地里欢迎丰收季来品尝甜蜜的维吾尔大叔与先生握手,“阿达西”,先生的维语派上了用场。满院子的巴郎子在长满鱼籽般的小葡萄架下追逐,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脸庞,望着一片片孕育丰收希望的田野,我发自内心地说:多好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让交流和亲切多一些,让戒备和冷漠少一些,人之亲在于心相通,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随着国家援疆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细君和解忧公主奋斗一生的理想正变成为现实,新疆将与全国一道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唱出一首赞歌!

爱家、爱疆、爱中国!

苑爱东2022年11月13日

注: 解忧公主夫系亲属

第一任:军须靡(刘细君第二任丈夫,乌孙昆弥猎骄靡之长孙)

第二任:翁归靡(第一任丈夫军须靡堂弟)

长子:元贵靡(曾被翁归靡立为王储,后为乌孙国的大昆弥)

次子:万年(莎车国国王)

长女:弟史(嫁龟兹王绛宾为王后,后被汉宣帝封为公主)

三子:大乐(乌孙国大将)

次女:素光(嫁乌孙翮侯)

第三任:泥靡(第一任丈夫军须靡与匈奴夫人之子,号称“狂王”)

幼子:鸱靡

【参考资料】:

1.《汉书.乌孙传》

2.《后汉书.西域传》

3.《周书.高昌传》

4.《新唐书.高昌传》

【作者简介】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漫漫和亲之路(9)

苑爱东,祖籍山东郓城,1987年就读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在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查单位从事会计和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和朗诵。

编辑:千然

【版权声明】

本文刊载源于学习、分享与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本网,图源网络,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