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李白的这首《行路难》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其感情基调是狂傲不羁的。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作用:描绘了隆重而盛大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2)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内容: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茫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玉盘珍馐也无法下咽。

(2)炼字词:“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理想不能实现而深感苦闷、压抑的心情。(“停、投、拔、顾”写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表现出的动作神态,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3)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思想感情: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手法:“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象征)世路的艰难(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4)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①“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②“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不久受商汤任用。③“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5)

6.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①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②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③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④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6)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典故:李白暗用典故(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云帆直渡大海。

(2)炼字词:“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3)思想感情: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4)哲理: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诉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①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②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7)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综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①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②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10.诗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述之。(诗歌的情感脉络)

①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②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③希望垂钓渭水,“乘舟梦日”,又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④接着诗人用四字短句反复咏叹“行路难”,又表现出徘徊和低沉的心境;⑤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⑥在一首短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变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8)

11.《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词语、诗句、意境的夸张上。词语的夸张,如“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诗句的夸张,如“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境的夸张,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句和意境的夸张,往往还伴随着浪漫而奇特的想象。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人生追求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追求可能不切实际。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9)

12.如何理解在《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创造的自我形象?

在这首诗中,李白停杯拔剑却又四顾茫然,欲过河山却又踟蹰不前,羡慕古人却又不可追攀,咏叹“行路难”却又迷失方向,誓将乘风破浪却又难以实现。诗人的自我形象,内心的孤独苦闷,情感的动荡不安,言辞的慷慨激昂,都跃然纸上。这其中,有理想的破灭,有梦想的启航,有永不言败的豪情,有舍我其谁的疏狂,其诗确为“仙翁剑客之语”(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教版(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0)

【点击以下链接 阅读更多文章】

九上14-1《行路难》学习重点思维导图

「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