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麗(贞丽),◆牢固地附麗○[南朝][梁元帝]《簡文帝法寶聯璧序》:“竊以觀乎天文,日月所以貞麗;觀乎人文,藻火所以昭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丽丽13岁了才过了四个生日丽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丽丽13岁了才过了四个生日丽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丽麗135)

丽丽13岁了才过了四个生日丽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貞麗(贞丽),◆牢固地附麗。○[南朝][梁元帝]《簡文帝法寶聯璧序》:“竊以觀乎天文,日月所以貞麗;觀乎人文,藻火所以昭發。”

珍麗(珍丽),◆1.珍奇美麗。○《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是時,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唐][薛用弱]《集异記‧集翠裘》:“[則天]時,[南海郡]獻集翠裘,珍麗異常。”○《清史稿‧后妃傳‧世祖孝獻皇后》:“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2.指珍貴美麗之物。○[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城西永明寺》:“凡南方諸國,皆因城廓而居,多饒珍麗。”

餘麗(余丽),◆指雨後天晴。

魚麗陣(鱼丽阵),◆亦作“魚麗陳”。◆古代戰陣名。○《左傳‧桓公五年》“為魚麗之陳”[晉][杜預]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南朝][梁][吳均]《戰城南》詩:“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文苑英華》卷一九六引作“魚麗陳”。○[唐][賀朝]《從軍行》:“魚麗陣接塞雲平,雁翼營通海月明。”○《東周列國志》第九回:“[莊公]([鄭莊公])曰:‘魚麗陣如何?’[高渠彌]曰:‘甲車二十五乘為偏,甲士五人為伍。每車一偏在前,別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隨後,塞其闕漏。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此陣法極堅極密,難敗易勝。’”亦省稱“魚麗”。○《文選‧張衡<東京賦>》:“鵝鸛魚麗,箕張翼舒。”○[薛綜]注:“鵝鸛、魚麗,並陣名也。”○[唐][張巡]《守睢陽作》詩:“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清][顧炎武]《江上》詩:“黃旗既隼張,戈船亦魚麗。”

魚麗陳(鱼丽陈),◆見“魚麗陣”。

魚麗(鱼丽),◆見“魚麗陣”。

遊麗(游丽),◆猶游逸。○[漢][張衡]《西京賦》:“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

逸麗(逸丽),◆猶美麗。○《藝文類聚》卷七十引《戰國策‧齊策一》:“[鄒忌]身體逸麗,朝服衣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今本《戰國策》作“昳麗”。○[漢][司馬相如]《美人賦》:“奇葩逸麗,淑質艷光。”○[晉][葛洪]《抱樸子‧辭義》:“義以罕覿為異,辭以不常為美,而歷觀古今屬文之家,尟能挺逸麗於毫端,多斟酌於前言,何也?”[清][鈕琇]《觚賸‧河東君》:“丰姿逸麗,翩若驚鴻。”

嚴麗(严丽),◆莊嚴華麗。○《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殑伽河伽藍》:“臨[殑伽河]有三伽藍,同垣異門,佛像嚴麗,僧徒肅穆。”○[清][袁枚]《新齊諧‧楊老爺召穩婆收生》:“[鳳襲裘]同僕下船,果至[冷水灣]。第宅嚴麗,進門,主人臨軒而立。”

玄麗(玄丽),◆指神女。○[漢][陳琳]《神女賦》:“望[陽侯]而瀇瀁,睹玄麗之軼靈。”

秀麗(秀丽),◆清秀美麗。○《陳書‧高祖紀上》:“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宋][秦觀]《自警》詩:“日月遲遲異短明,三峰秀麗皆仙格。”○[明][袁宏道]《嵩游四》:“[伯壽]蓋[洛陽]九老之一也,有妾名[萱草]、[芳草],皆秀麗而善聲律。”○[柔石]《二月》十四:“他望窗外的月色,月色仍然秀麗的。”○[魏巍]《東方》第六部第十二章:“[郭祥]一看那熟悉的秀麗的字跡,臉刷地就紅起來,趕忙把信塞到枕頭底下。”

修麗(修丽,◆俊美。○[晉][葛洪]《抱樸子‧行品》:“士有顏貌修麗,風表閑雅……然心蔽神否,才無所堪。”

新麗(新丽),◆新奇綺麗;新鮮華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凡精慮造文,各競新麗,多欲練辭,莫肯研術。”○《舊唐書‧隱逸傳‧李元愷》:“[元愷]辭曰:‘微軀不宜服新麗,但恐不能勝其美以速咎也。’”[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以[初白]律詩與[放翁]相較,[放翁]使事精工,寫景新麗,固遠勝[初白]。”

相麗(相丽),◆彼此依附。○[梁啟超]《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以常理言,則各私人之幸福,與國家之幸福,常相麗而無須臾離。”○[章炳麟]《代議然否論》:“學術者,故不與政治相麗。”參見“相離”。

顯麗(显丽),◆明敞華麗。○[三國][魏][曹植]《節游賦》:“覽宮宇之顯麗,實大人之攸居。”

險麗(险丽),◆奇特而俏麗。○[清][龔自珍]《王孫傳序》:“有女年十五矣;工填詞,多哀怨語、險麗奇譎語、惝怳迷離語。”

閒麗(闲丽),◆亦作“閑麗”。◆1.嫻雅美麗。閒,通“嫺”。○[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宋][洪邁]《夷堅甲志‧葉若谷》:“有女子款扉而入,意態閑麗,前與[葉]語。”○[清][葆光子]《物妖志‧獸‧虎》:“其女方修華靚飾,自帷泊間復出,而閑麗之態,尤過向時。”◆2.安靜優美。○[晉][左思]《魏都賦》:“蓋比物以錯辭,述清都之閑麗。”○[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若斯宮之閑麗,子能與我而共居。”○[宋][葉適]《丁君墓志銘》:“而窮村陋墅,煥然為王侯貴人幽奇閑麗之境。”

細麗(细丽),◆精緻明麗。○[唐][元稹]《和樂天重題別東樓》:“日映文章霞細麗,風驅鱗甲浪參差。”○[唐][陸龜蒙]《薔薇》詩:“可憐細麗難勝日,照得深紅作淺紅。”

文麗(文丽),◆華麗。○《韓非子‧亡徵》:“喜淫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魏][晉]以來,稍務文麗,以文紀實,所失已多。”

堂皇富麗(堂皇富丽),◆形容氣象宏偉壯麗。○[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建構陳設均宜堂皇富麗,須有王宮氣象。”○《中國民間故事選‧幸福鳥》:“皇帝同意了大臣的計策,布置了一間堂皇富麗的客廳。”

神麗(神丽),◆神妙妍麗。○《文選‧班固<東都賦>》:“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呂延濟]注:“此城內宮室闕庭,光色美麗,正合禮度。”○[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選自然之神麗,盡高樓之意得。”自注:“﹝余祖﹞於是便求解駕東歸,以避君側之亂……故選神麗之所,以申高樓之志。經始山川,實基於此。”○《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朱泚]亂定百餘年,治繕神麗如[開元]時。”○《古詩源‧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序》:“檉松芳草,蔚然光目。其為神麗,亦已備矣。”

日月麗天(日月丽天),◆日月懸在天空。比喻光明照耀四方。語本《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孔穎達]疏:“麗,謂附著也”。○[高亨]注:“日月附麗於天,能照天下”。○[唐][張說]《和麗妃神道碑》:“麗者以華美為貴,妃者以配合為尊。○《易》云日月麗天,《傳》稱星辰合度。麗加妃號,自我為初。”

日麗風清(日丽风清),◆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形容天氣晴和。○[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麗風清,藍天如洗,是一個典型的明凈的秋日。”

日麗風和(日丽风和),◆陽光明麗,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元][柯丹邱]《荊釵記‧晤婿》:“老員外,今日日麗風和,花明景曙,加鞭趲行幾步。”○《孽海花》第七回:“這日正是清明佳節,日麗風和。”○[曹靖華]《飛花集‧點蒼山下金花嬌》:“這時,日麗風和,海平如鏡。”

輕麗(轻丽),◆1.輕巧精美。○[晉][王嘉]《拾遺記‧高辛》:“[丹丘]之地,有夜叉駒跋之鬼,能以赤馬腦為瓶、盂及樂器,皆精妙輕麗。”◆2.輕靡綺麗。○《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摛]文體輕麗,春坊盡學之,時人謂之宮體。”○[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梁武帝]的太子[蕭綱]和著名文人[徐摛]、[庾肩吾]以及[徐摛]子[徐陵]、[庾肩吾]子[庾信]創製了一種輕麗的文體,因為是皇太子提倡的,所以文士們都模效着做。”

清麗(清丽),◆1.清新華美。○[晉][陸機]《文賦》:“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繡,悽若繁絃。”○《舊唐書‧文苑傳下‧吳通玄》:“[通玄]應文詞清麗,登乙第。”○[王闓運]《湘綺樓論唐詩》:“[陳][隋]靡習,[太宗]已以清麗振之矣。”○[呂驥]《學習和繼承民間音樂的優秀傳統》:“那些或者是雄渾的、或者是清麗的、或者是嘹亮的、或者是高亢的曲調……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樂觀情緒。”◆2.猶清亮。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明皇夢游廣寒宮》:“又聽音樂嘈雜,亦甚清麗。”○[宋][柳永]《少年游》詞之五:“文談閒雅,歌喉清麗,舉措好精神。”◆3.清秀美麗。○《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其處閑遠,水石清麗。”○[宋][蘇軾]《與楊元素書》之一:“人物豐盛,池館清麗,足供嘯詠之樂。”○[清][龔自珍]《湘月‧壬申夏》詞:“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茅盾]《子夜》二:“這樣清麗秀媚的‘[吳少奶奶]’,在他還是第一次看到。”

清辭麗曲(清辞丽曲),◆同“清詞麗句”。◆《宋書‧謝靈運傳論》:“清辭麗曲,時發乎篇。”

奇麗(奇丽),◆新奇美麗。○《漢書‧禮樂志》:“眾嫭並,綽奇麗,顏如荼,兆逐靡。”○[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木工[楊淇]作龍舟極奇麗。”○[峻青]《記威海》:“人們常在這樓前觀看日出于[東海]之上的奇麗景象。”

末麗(末丽),◆即茉莉。○《廣群芳譜‧花譜二二‧茉莉》:“茉莉一名抹厲,一名沒利,一名末利,一名末麗,一名抹麗。原出[波斯],移植南海。”參見“茉莉”。

明麗(明丽),◆明凈美麗。○[南朝][宋][鮑照]《飛白書勢銘》:“珪角星芒,明麗爛逸。”○[宋][王讜]《唐語林‧豪爽》:“時宿雨始晴,景氣明麗,殿庭柳杏將拆。”○[吳組緗]《山洪》二十:“田野裏一片明麗的初春風光。”

妙麗(妙丽),◆1.美麗。○《漢書‧外戚傳上‧孝武帝李夫人》:“[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宋][蘇軾]《邰茂誠詩敘》:“余讀之,彌月不厭,其文清和妙麗,如[晉][宋]間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誰想此女如此妙麗,在此另許了人家。”◆2.指美麗的女子。○[宋][董穎]《薄媚‧西子‧第十顛》詞:“有傾城妙麗,名稱[西子],歲方笄。”

美麗(美丽),◆1.美好艷麗;好看。○《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於女子。”○[三國][魏][曹植]《七啟》:“昔[枚乘]作《七發》,[傅毅]作《七激》,[張衡]作《七辯》,[崔駰]作《七依》,辭各美麗,余有慕之焉。”○《南史‧韓子高傳》:“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2.指美女。○[唐][沈既濟]《任氏傳》:“[崟]姻族廣茂,且夙從逸游,多識美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綠珠]本[梁]氏子。今有[綠珠水],相傳水旁間產美麗。”

流麗(流丽),◆流暢而華美。常用以形容詩文、書法等。○[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至於[子美]……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宋][蘇軾]《次韻子由論書》:“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明史‧李東陽傳》:“為文典雅流麗,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郭沫若]《行路難》第二章:“主婦夫人很流麗地很清脆地說着。”

麗質(丽质),◆1.美好的資質。亦指品貌。○[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計倪》:“傾城傾國,思昭示於後王;麗質冶容,宜求監於前史。”○[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狐妻》:“以卿麗質,何之不可。”◆2.指美人。○[南朝][梁簡文帝]《妾薄命》詩:“名都多麗質,本自恃容姿。”○[宋][柳永]《拋球樂》詞:“是處麗質盈盈,巧笑嬉嬉。”○[清][周亮工]《書影》:“後誤納一麗質,為其夫毆死。”

麗正書院(丽正书院),◆見“麗正脩書院”。

麗正門(丽正门),◆[宋][元]時京師內城的正南門。○[宋][周必大]《玉堂雜記》卷上:“戊辰,百執事冒雨入[麗正門],過後殿,請皇帝致齋。”○[元][宋褧]《得周子善書問京師事及賤跡以絕句十首奉答》之四:“[至公堂]下魚鱗屋,[麗正門]前蝸殼居。”自注:“四方進士來試南宮者,率皆僦居[麗正門]外。”

麗正(丽正),◆1.附着於正道。語本《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梁書‧元帝紀》:“麗正居貞,大橫固祉。”◆2.絢麗雅正。○[明][陶宗儀]《元氏掖庭記》:“五華兮如織,照臨兮一色。麗正兮中域,同樂兮萬國。”○[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五節:“大抵清新麗正的詞多出自民間。”◆3.見“麗正脩書院-麗正脩書院”。

麗章(丽章),◆美麗的篇章。○[唐][顏師古]《聖德頌》:“《黃竹》麗章,《柏梁》清引,沈鬱淡雅,疏通敏迅。”

麗月(丽月),◆夏曆二月的別稱。○[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夾鍾二月》:“花明麗月,光浮[竇氏]之機。”

麗玉(丽玉),◆1.美玉。○[南朝][梁元帝]《謝東宮齎花釵啟》:“況以麗玉澄暉,遠過玳瑁之飾;精金曜首,高踐翡翠之名。”◆2.人名。○[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善箜篌。○[晉][崔豹]《古今注‧音樂》:“[子高]晨起刺船而濯。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悽愴,曲終,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還,以其聲語妻[麗玉],[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明]徐渭《抱琴美人圖》詩:“箜篌傳[麗玉],琵琶伏[善才]。”

麗語(丽语),◆1.華美的語句。○[宋][葉適]《虞夫人墓志銘》:“勁畫麗語,不學而能。”◆2.對偶的句子。○[宋][蔡寬夫]《詩史》二一:“二公麗語頗多。如[惟演]《奉使塗中》云:‘雪意未成雲着地,秋聲不斷鴈連天。’”

麗友(丽友),◆漂亮的朋友。○[清][張潮]《幽夢影》卷上:“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

麗逸(丽逸),◆華麗而清逸。○《梁書‧王僧孺傳》:“少篤志精力,於書無所不睹。其文麗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見者,世重其富。”○《南史‧文學傳‧丘遲》:“[遲]辭采麗逸。”

麗養(丽养),◆豐厚的奉養。○[南朝][宋][顏延之]《又釋何衡陽達性論》:“黃屋玉璽,非必[堯][舜]之情,崇居麗養,豈是[釋迦]之意。”

麗玄(丽玄),◆附麗於天空。○[北魏][張淵]《觀象賦》:“人星麗玄以閑逸,哭泣連屬而趨墳。”自注:“麗,附。玄,天。”

麗形(丽形),◆附托形體。○[明][宋濂]《演連珠》之六:“蓋聞資地以成,恒麗形於名岳;向陽而集,唯藉飲於醴泉。”

麗刑(丽刑),◆謂觸犯刑法。麗,通“罹”。○《書‧呂刑》:“越茲麗刑,并制,罔差有辭。”○[蔡沈]集傳:“於麗法者辭為差別,皆刑之也。”○[宋][司馬光]《論西夏札子》:“則徒使邊民麗刑者眾,獄犴盈溢,而私市終不能禁也。”

麗刑,◆施行刑罚;以刑法惩治。○《书·吕刑》:“越兹麗刑并制,罔差有辭。”郑玄注:“麗,施也。”○明吕坤《呻吟语·广喻》:“常言三代之民與禮教習,若有奸宄,然後麗刑。”

麗象(丽象),◆光采四射之相。○[唐太宗]《大唐三藏聖教序》:“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

麗物(丽物),◆華美的器物。○[漢][阮瑀]《文質論》:“麗物苦偽,醜器多牢。”

麗文(丽文),◆華麗的文章。○[漢][王充]《論衡‧自紀》:“故辯言無不聽,麗文無不寫。”○《梁書‧謝幾卿傳》:“濤波之辯,懸河不足譬;春藻之辭,麗文無以匹。”○[王闓運]《<湘潭縣志>序》:“謝值昌時,麗文有斐。”

麗土(丽土),◆1.依附於土地。語本《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故論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元][任士林]《吉祥草賦》:“含英之木,麗土之支,孰不聽造化之鼓舞,候氣母之推移。”◆2.古代地名。○《國語‧晉語四》:“乃行賂于[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啟東道。”○[韋昭]注:“二邑[戎][狄],閒在[晉]東。”

麗徒(丽徒),◆服刑的犯人。○[明][何孟春]《餘冬序錄摘抄內外篇》卷一:“及後斷獄,七下至五十七用笞,六十七至一百七用杖,麗徒杖數亦然。”

麗天(丽天),◆1.謂附着於天。語出《易‧離》:“日月麗乎天。”○[孔穎達]疏:“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者,此廣明附著之義。”○《晉書‧地理志上》:“星象麗天,山河紀地。”○[唐][劉禹錫]《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2.謂光華照耀的天宇。比喻德行昭美。○《漢武帝內傳》:“若蒙聖誥於即日,臣伏聽麗天之教矣。”○[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明][宋濂]《水北山房記》:“當大明麗天,萬物畢照。”

麗思(丽思),◆美好的情思。○[唐][姚合]《寄主客劉郎中》詩:“清景早朝吟麗思,題詩應費[益州]牋。”

麗水(丽水),◆1.古水名。○《韓非子‧內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采金。”○[南朝][梁元帝]《與蕭咨議等書》:“化為金案,奪[麗水]之珍;變同珂雪,高玄霜之彩。”◆2.美好的水。○[南朝][梁][江淹]《空青賦》:“寶波麗水,華峰豔山。”○[前蜀][韋莊]《<又玄集>序》:“記方流而目眩,閱麗水而神疲。”◆3.附着於水中。○[宋][范仲淹]《金在鎔賦》:“昔麗水而隱晦,今躍冶而光亨。”◆4.[金沙江]流入[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北的一段,稱[麗水]。○《舊唐書‧賈耽傳》:“故[瀘南]貢[麗水]之金,漠北獻[余吾]之馬,玄化洋溢,率土霑濡。”

麗屬(丽属),◆附屬。○《後漢書‧馬融傳》:“罕罔合部,罾弋同曲,類行並驅,星布麗屬,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麗室(丽室),◆美麗的妻室。○[唐][張何]《蜀江春日文君濯錦賦》:“晚景彌秀,晴江轉春。即有[卓氏]名姝,[相如]麗室。織迴文之重錦,豔傾國之妖質。”

麗事(丽事),◆謂以華麗的詞藻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平廣記》卷一七三引[宋][龐元英]《談藪‧王儉》:“[儉]嘗集才學之士,累物而麗之,謂之麗事。麗事自此始也。”○[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次韻》:“麗事肯教饒[沈][謝],談微何必減[宗][雷]。”

麗史(丽史),◆輝映於史冊。○《初學記》卷十三引[南朝][宋][虞通之]《明堂頌》:“縟憲垂統,光圖麗史。宗祀既崇,享配惟馨。”

麗實(丽实),◆落實,不架空。○[劉師培]《與人論文書》:“論事流失,第病摭虛;觕知麗實,便副良構。”

麗食(丽食),◆奢華的食物。○[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浮華怪飾,滅質之具;奇服麗食,棄素之方。”

麗神(丽神),◆美麗的女神。○[南朝][陳][陳暄]《洛陽道》詩:“路旁避驄馬,車中看玉人。鎮西歌豔曲,[臨淄]逢麗神。”

麗山(丽山),◆1.謂附着於山。○《文選‧宋玉<高唐賦>》:“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李善]注:“風吹水勢,浪文如孤隴之附山。”◆2.山名。即[驪山]。○《呂氏春秋‧疑似》:“[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3.複姓。○《歸藏》:“[麗山]氏之子[鼓]。”

麗色(丽色),◆1.美麗的顏色。○[南朝][齊][張融]《海賦》:“籠麗色以拂煙,鏡懸暉以照雪。”○[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璧日揚精,景雲麗色。”◆2.美麗的容貌。○[南朝][梁][沈約]《白紵詞》:“寒閨晝寢羅幌垂,婉容麗色心相知。”○[宋][龐元英]《談藪》:“俄時,小畫舫傍湖而來,二美人徑出登岸,靚粧麗色,王公家不過也。”◆3.指美人。○[宋][張先]《玉樹後庭花》詞:“新聲麗色千人,歌《後庭》清妙。”○[清][葆光子]《物妖志‧雜類‧孤山女妖》:“遙見三女郎,自樹影中來,一著冠,年稍長,其二,則綰肉髻,垂鬟如鴉,皆麗色也。”

麗容(丽容),◆美麗的容貌。○[漢][禰衡]《鸚鵡賦》:“采采麗容,咬咬好音。”○[清][葆光子]《物妖志‧雜類‧孟氏》:“我向聞雅詠,今見麗容,可蒙見納,雖死且不惜,況責言,何害乎?”

麗日(丽日),◆1.明媚的太陽。○《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這一年四季,無過是春天,最好景致。日謂之‘麗日’,風謂之‘和風’。”○[陳毅]《日內瓦訪列寧故居》詩:“西風殘照傷搖落,東風麗日喜花開。”◆2.美好的日子。○[南朝][梁][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詩:“麗日屬元巳,年芳具在斯。”◆补证条目■明媚的太阳。○宋晁补之《安公子·和次膺叔》词:“從市人、拍手攔街笑。鎮瓊樓歸卧,麗日三竿未覺。”

麗人天(丽人天),◆美好宜人的天氣。典出[唐][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明][恒軒老人]《賞花時‧春怨》套曲:“明媚景,麗人天,輕風似翦,極目草芊芊。”

麗人(丽人),◆美人;佳人。○[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睹一麗人,于巖之畔。”○[唐][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戴望舒]《單戀者》詩:“是一支在靜默中零落的花嗎?是一位我記不起的陌路麗人嗎?”

麗曲(丽曲),◆1.美妙的樂曲。○《晉書‧文苑傳序》:“窮廣內之青編,緝平臺之麗曲。”○[唐][白居易]《酬微之》詩:“聲聲麗曲敲寒玉,句句妍辭綴色絲。”○[明][楊慎]《贈琴姬》詩:“麗曲幽蘭白雪,仙音月渚風柯。”◆2.指靡麗的樂曲。○[明][唐順之]《送陸訓導序》:“夫古聲詩之義不傳,而艷詞麗曲譁于民間,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

麗情(丽情),◆綺麗的情思。○[明]徐復祚《紅梨記‧逼試》:“他被麗情迷入[桃源]路,壯心忘卻[杏園]圖。”○[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七‧王慧詩》:“麗情佳句有誰知?瞥見窗前字半欹。”○[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六:“可惜南天無此花,麗情還比牡丹奢。”

麗氣(丽气),◆1.壯麗的氣象。○[南朝][宋][鮑照]《侍宴覆舟山》詩之一:“明輝爍神都,麗氣貫華甸。”◆2.秀麗的氣韻。○[南朝][梁][陶弘景]《吳太極左仙公葛公碑》:“雲篆龍章之牒,炳發於林岫;環辭麗氣之旨,藻蔚於庭筵。”

麗女(丽女),◆猶麗人。○[漢][蔡邕]《協和婚賦》:“麗女盛飾,曄如春華。”○[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一麗女兮,碧渚之崖。”

麗目(丽目),◆謂附生在眼睛中。○[南朝][梁][劉孝標]《<相經>序》:“八彩光眉,四瞳麗目。”

麗木(丽木),◆美麗的樹木。○[漢][劉勝]《文木賦》:“麗木離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葉,橫日路而擢枝。”○《藝文類聚》卷八九引[晉][傅玄]《朝華賦》序:“朝華,麗木也。”○[隋][江總]《南越木槿賦》:“此則京華之麗木,非[於越]之舜英。”

麗明(丽明),◆1.《易‧睽》:“說而麗乎明。”後以“麗明”指附麗於人之明德。○《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帝體麗明,儀辰作貳。”○[李善]注:“言太子附帝,故有明德也……喻子有明德,能附麗於父之道。”○[劉良]注:“麗,耦也。耦君之明。”○[劉師培]《<駢文讀本>序》:“不知說而麗明,物睽斯類,明不可息,冥升奚貞?”◆2.謂文辭優美暢達。○[五代][無名氏]《玉溪編事‧參軍》:“翌日,薦攝府司戶參軍,頗有三語之稱。胥吏偎伏,案牘麗明。”

麗名(丽名),◆I美麗的名聲。○[明][夏完淳]《燕問》:“又有弱枝之棗,[漁陽]之栗,果徑寸而獨異,樹百尋而同實。兼細腰之麗名,矜如拳之穎粒。”◆II謂姓名牽涉進某一案件。麗,通“罹”。○《明史‧忠義傳三‧宋學朱》:“以附[魏忠賢],麗名逆案。”

麗妙(丽妙),◆美妙。○[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葉榆水》:“﹝猩猩﹞善與人言,音聲麗妙,如婦人好女。”

麗美(丽美),◆奢麗華美。○[漢][王充]《論衡‧答佞》:“佞人材高,論說麗美。”○[漢][張衡]《西京賦》:“彼肆人之男女,麗美奢乎[許][史]。”

麗麗(丽丽),◆1.良馬名。○《商君書‧畫策》:“麗麗巨巨,日走千里,有必走之勢也。”○[高亨]注:“麗麗、巨巨,均是良馬名。”◆2.鮮明貌。○[明][何景明]《南山篇》:“簁簁澗魚,在罶麗麗。”

麗口(丽口),◆嘴上說得漂亮。○[宋][蘇舜欽]《上孫沖諫議書》:“辯者,華言麗口,賊蠹正真而眩人視聽,若[衛]之音,[魯]之縞,所謂[晉][唐]俗儒之賦頌也。”

麗空(丽空),◆懸掛於空中。○[明][鄭明選]《恭聞冊立皇太子喜而賦詩》:“少海初流潤,前星已麗空。”

麗景(丽景),◆美景。○[南朝][齊][謝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四:“麗景則春,儀方在震。”○[唐][顧況]《在滁苦雨歸桃花崦傷親友略盡》詩:“麗景變重陰,洞山空木表。”○[宋][劉子翬]《建康六感‧陳》詩:“麗景明新妝,清波映鮮服。”○[清][葆光子]《物妖志‧雜類‧孟氏》:“妾有良人去家數載,所恨當茲麗景,遠在他鄉。”

麗精(丽精),◆美好的靈氣。○《藝文類聚》卷九一引[三國][魏][鍾會]《孔雀賦》:“稟麗精以挺質,生丹穴之南垂。”

麗黃(丽黄),◆鳥名。黃鸝。○[漢][張衡]《東京賦》:“雎鳩麗黃,關關嚶嚶。”

麗華(丽华),◆華麗。○[唐][萬楚]《五日觀妓》詩:“[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鬥麗華。”○[清][袁于令]《西樓記‧倦游》:“冰魂玉魄果無瑕,不向東風鬥麗華。”

麗好(丽好),◆華美。○《藝文類聚》卷六十引[漢][李尤]《錯佩刀銘》:“佩之有錯,抑武揚文。豈為麗好,將戒其身。”

麗漢(丽汉),◆指美麗的天河。○[南唐]蕭彧《送鍾員外‧賦月》詩:“麗漢金波滿,當筵玉斝傾。”

麗龜(丽龟),◆1.射中禽獸背部隆起的中心處。○《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杜預]注:“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楊伯峻]注:“古之田獵者,其箭先着背以達于腋為善射。”○[唐][段成式][鄭符]等《游長安諸寺聯句‧三階院》:“麗龜何足敵,殪豕未為長。”○[唐][黃滔]《謝試官啟》:“徒以獻豕辭[遼],齎花躬魏,稅駕而旋同飲鱉,操弧而果異麗龜。”○[前蜀][貫休]《送黃賓于赴舉》詩:“□師無一事,應見麗龜歸。”◆2.比喻科舉時中試得官。

麗光(丽光),◆華麗;光彩煥發。○[漢][揚雄]《蜀都賦》:“朱緣之畫,邠盼麗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漢][李尤]《平樂館銘》:“乃興[平樂],弘敞麗光。”

麗館(丽馆),◆華麗的樓館。○《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漢][李尤]《高安館銘》:“嶕嶢麗館,窗闥列周。”

麗觀(丽观),◆1.比喻美德或勛業。○《三國志‧吳志‧張溫傳》:“若忍威烈以赦盛德,宥賢才以敦大業,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麗觀也。”◆2.瑰麗的景觀。○《藝文類聚》卷八二引[晉][夏侯湛]《芙蓉賦》:“纓以金牙,點以素珠;固陂池之麗觀,尊終世之特殊。”

麗古(丽古),◆依循往古。○[南朝][宋][謝莊]《上封禪儀注奏》:“咀道遵英,栖奇麗古。”

麗格(丽格),◆美好的格調。○[唐][姚合]《喜覽涇州盧侍御詩卷》詩:“新詩十九首,麗格出青冥。得處神應駭,成時力盡停。”

麗富(丽富),◆富麗;美好豐富。○[南朝][梁][劉昭]《<後漢書>補志序》:“[叔駿]之書,是謂十典,矜緩殺青,竟亦不成。二子平業,俱稱麗富。”

麗服(丽服),◆華麗的服裝。○《北史‧周紀下》:“金銀寶器,珠玉麗服。”○[宋][龐元英]《談藪‧京師士人》:“已而燭漸近,乃婦人十餘,靚粧麗服。”

麗風(丽风),◆即厲風。西北風。麗,通“厲”。○《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北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

麗法(丽法),◆I施行法律。○《新唐書‧百官志四下》:“法曹司法參軍事,掌鞫獄麗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宋]程大昌《考古編‧象刑四》:“[舜]之致戒,蓋曰:……金以贖其可恕,眚災而應赦,怙終而不改,則皆隨其麗法者,加操縱焉。”◆II指落入法網;遭受刑罰。麗,通“罹”。○《明史‧湯和傳》:“當時公、侯諸宿將坐姦黨,先後麗法,稀得免者,而[和]獨享壽考,以功名終。”

麗都(丽都),◆華麗;華貴。○《戰國策‧齊策四》:“妻子衣服麗都。”○[清][王韜]《讀日本東京繁昌記》:“窈窕其容,麗都其物。”○[清][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七:“因述其人年二十餘,衣羅衫,手紈扇,丰采麗都。”

麗典(丽典),◆美好的典故。○[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然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

麗辭(丽辞),◆亦作“麗詞”。◆1.華麗的辭藻。○[漢][王充]《論衡‧佚文》:“繁文麗辭,無上書文德之操。”○《初學記》卷十九引[漢][張超]《誚青衣賦》:“麗辭美譽,雅句斐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2.對偶的詞句。○[南朝][梁][沈約]《報博士劉杳書》:“故知麗辭之益,其事弘多。”○[唐][劉知幾]《史通‧核才》:“[溫子昇]尤工複語,[盧思道]雅好麗詞。”○[王力]《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所謂麗辭,就是對偶。”

麗詞(丽词),◆見“麗辭”。

麗春院(丽春院),◆見“麗春園”。

麗春草(丽春草),◆草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麗春草》﹝釋名﹞引[蘇頌]曰:“此草有殊功,不著其形狀,今罌粟亦名麗春草……恐非一物也。”

麗春(丽春),◆1.美麗的春天。亦比喻詞藻華美。○《南齊書‧文學傳贊》:“學亞生知,多識前仁。文成筆下,芬藻麗春。”○[清][沈廷桂]《虞美人傳》:“有[若耶溪]君子聞而慕之,聘以菱花玉鏡臺,當麗春時節,以木蘭船載之而歸。”◆2.花名。○[唐][杜甫]《江頭五詠‧麗春》:“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廣群芳譜‧花譜二五‧麗春》:“麗春,罌粟別種也。叢生柔幹,多葉有刺,根苗止一類而具數色……頗堪娛目,草花中妙品也。”

麗朝(丽朝),◆明麗的早晨。○《南史‧沈懷文傳》:“今陛下有事茲禮,而膏雨迎夜,清景麗朝,斯實聖明幽感所致。”

麗草(丽草),◆1.美麗的草。○[三國][魏][曹植]《七啟》:“麗草交植,殊品詭類。綠葉朱榮,熙天曜日。”○[三國][魏][曹植]《迷迭香賦》:“播西都之麗草兮,應青春而凝暉。”◆2.草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記》卷下:“葳蕤草,一名麗草。又呼為女草。○[江][浙]中呼娃草。美女曰娃,故以為名。”

麗兵(丽兵),◆謂將武器施加於人。○《呂氏春秋‧貴卒》:“且[荊國]之法,麗兵於王尸者,盡加重罪,逮三族。”

麗寶(丽宝),◆華麗的珍寶。○[南朝][梁][江淹]《空青賦》:“況空青之麗寶,亦挺山海之不測。”

絕麗(绝丽),◆極其華美。○[漢][揚雄]《答劉歆書》:“[雄]為郎之歲,自奏少不得學,而心好沈博絕麗之文。”○[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三:“我收卷,見一文絕麗,問之,乃[吳梅村]先生孫也。”○[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一:“[其年]好為驚豔絕麗之文,予嗜蒼涼古質之作,兩人性不相易,然至相契。”

靜麗(静丽),◆猶靜美。○[元][郝經]《儀真館後園海棠兩花於秋因為小酌賦詩》:“稀疏生意怯,靜麗尤綽約。”○[老舍]《四世同堂》十四:“歌聲在香氣中顫動,給蘋果葡萄的靜麗配上音樂。”

精麗(精丽),◆精美華麗。○[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此寺精麗,遍閻浮所無也。”○[宋][蘇舜欽]《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君時傳詩頗精麗,意苦泥淖不得來。”○[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七章二:“[朓]詩精麗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錯出,而風格也警遒勁挺,不流於弱。”

極麗(极丽),◆1.窮盡美好之景物。○[漢][揚雄]《羽獵賦》:“游觀侈靡,窮妙極麗。”◆2.非常美麗。○[漢][傅毅]《舞賦》:“姣服極麗,姁媮致態。”○[唐][牛僧孺]《玄怪錄‧崔書生》:“至期,女及姊皆利,其姊亦儀質極麗。”

華麗(华丽),◆美麗而有光彩。○[漢][荀悅]《申鑒‧時事》:“不求無益之物,不蓄難得之貨,節華麗之飾,退利進之路,則民俗清。”○《資治通鑒‧隋煬帝大業元年》:“堂殿樓觀,窮極華麗。”○[清][李漁]《奈何天‧鬧封》:“揀一位受過苦的夫人,等他穿戴了,好受用些華麗。”○[秦牧]《藝海拾貝‧核心》:“而那些辭采華麗,‘駢四驪六’,洋洋灑灑,極盡雕琢之能事,但是思想卻貧乏可笑的[六朝]駢文,卻為後代人們所鄙棄。”

鴻麗(鸿丽),◆博大華麗。○[漢][王充]《論衡‧自紀》:“故鴻麗深懿之言,關於大而不通於小。”○《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又度明堂後為天堂,鴻麗嚴奧次之。”○[林紓]《<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漢]人如[揚]、[馬]、[班]、[劉],以鴻麗之作,俗眼為所震眩。”

和風麗日(和风丽日),◆謂天氣溫暖而晴朗。○[宋][柳永]《西平樂》詞:“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雅稱嬉遊去。”○[元][李愛山]《集賢賓‧春日傷別》套曲:“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

豪麗(豪丽),◆1.豪奢華麗。○《宋書‧五行志一》:“[宋明帝][泰始]中,幸臣[阮佃夫]勢傾朝廷,室宇豪麗,車服鮮明,乘車常偏向一邊,違正立執綏之體。”○《南史‧孔琳之傳》:“先是,[庾徽之]為御史中丞,性豪麗,服玩甚華,[覬]代之,衣冠器用莫不粗率。”◆2.豪放壯麗。

光麗(光丽),◆華美。○《東觀漢記‧劉般傳》:“時五校尉官顯職閒,府寺寬敞,輿服光麗。”○[宋][陸游]《天彭牡丹譜‧花釋名第二》:“彩霞者,其色光麗,爛然如霞。”○[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觀[武帝][賈公]女五不可之語,則其姊妹似非光麗艷逸,端美絕倫者。”

工麗(工丽),◆精緻華麗。○[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故[約]([沈約])稱獨步,雖文不至,其工麗亦一時之選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二》:“四壁隱起,雕刻為君臣官屬,龜龍麟鳳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作制工麗,不甚傷毀。”○《天雨花》第二一回:“畫棟雕梁觸目新,粧臺箱籠都工麗。”

高麗紙(高丽纸),◆用綿繭或桑皮製造的白色棉紙。質地堅韌。○《負曝閑談》第十回:“又有一回去買了一雙靴,有天穿了出去,碰着大雨,靴桶子是高麗紙做的,一碰着潮都化了,只好打着赤腳回來。”

高麗參(高丽参),◆[朝鮮]出產的人參。

高麗(高丽),◆1.高超華美。○《戰國策‧宋衛策》:“人生之所行,與死之心異。始君之所行於世者,食高麗也;所用者,[紲錯]、[挐薄]也。群臣盡以為君輕國而好高麗,必無與君言國事者。”○[姚宏]注:“食,用也。麗,美也。諸所行為者,務用高美觀目而已,不務用德也。”○《南史‧謝惠連傳》:“又為《雪賦》,以高麗見奇。”○《隋書‧經籍志四》:“蓋以[原]([屈原])[楚]人也,謂之《楚辭》。然其氣質高麗,雅致清遠,後之文人,咸不能逮。”○[宋][葉適]《故大宗丞兼權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銘》:“學通古今,暗記《左傳》、《漢書》,引筆高麗。”◆2.頎長而美麗的人。○[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摺:“又無那胖高麗去往來迎,又無那小扒頭濃裝豔裹。”◆3.[朝鮮]歷史上的王朝(公元918-1392年)。我國習慣上多沿用來指稱[朝鮮]或關於[朝鮮]的物產。如:高麗紙、高麗參。

富麗堂皇(富丽堂皇),◆形容宏偉華麗,氣勢盛大。○《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連忙燈下一看,只見當朝聖人出的是三個富麗堂皇的題目,想着自然要取幾篇筆歌墨舞的文章,且喜正合自己的墨路。”○[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二六回:“先敘[曹錕]此次壽域宏開,壽筵盛設,其繁華熱鬧,富麗堂皇,不但為千古以來所罕見,就論[民國]大軍閥的壽禮,也可首屈一指。”○[馬南村]《燕山夜話‧一塊瓦片》:“由此不難想見,在那樣大建築的屋頂上,盡是銅瓦,光輝燦爛,多麼富麗堂皇!”

富麗(富丽),◆1.宏麗;華麗。○[唐][柳宗元]《李赤傳》:“堂之飾,宏大富麗,椒蘭之氣,油然而起。”○[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作詩雖貴古淡,而富麗不可無,譬如松篁之於桃李,布帛之於錦繡也。”○[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山崖上矗立着一幢巍峨而富麗的洋樓。”◆2.富饒美麗;豐富華麗。○[宋][蘇軾]《策斷二十五》:“[契丹]自[五代]南侵,乘[石晉]之亂,奄至京邑,睹中原之富麗,廟社宮闕之壯而悅之;知不可以留也,故歸而竊習焉。”○[清][戴名世]《楊劉二王合傳》:“[崇禎]中,[陝西]群盜起,天下大亂;而[滇]以僻遠得脫,承平且三百年,其富麗擬於中原矣。”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戰士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着[隴東]的高原,[陝北]的大山,黑壓壓的森林和富麗的河川。”◆3.形容體態豐滿美好。○[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湯二官],不知其籍,其體富麗,其色華豔,善諧謔,後不知所終。”

風麗(风丽),◆風雅明麗。○[清][陳維崧]《夜半樂‧春夜觀小伶演葛衣劇》詞:“當時[江]左才調,[樂安][任昉],風麗推無偶。”

風和日麗(风和日丽),◆微風和暢,陽光明麗。○[清][沈覆]《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是時風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董必武]《偕聶元帥榮臻同志參觀韶山毛主席故居》詩:“風和日麗春遊快,土壁茅檐劍氣衝。”○[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七章:“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早。一隻紅尾巴公雞,站在村邊的一個高高的土堆上,抻着長長的脖子喔喔地啼叫着。”亦作“風和日美”、“風暖日麗”。○[茅盾]《香市》:“因為從‘清明’到‘穀雨’這二十天內,風暖日麗,正是‘行樂’的時令。”◆补证条目■微风和畅,阳光明丽。○《痛史》第十九回:“是日風和日麗,衆多官員,都來祭奠。”

二麗(二丽),◆指日、月。○[明]王逢《葛稚川移居圖為友生朱禹方仲矩題》詩:“雲霞輸漿石供髓,二麗、精華晨夜委。”

端麗(端丽),◆端莊美麗。○《後漢書‧皇后紀序》:“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陳書‧陳繕傳》:“[繕]儀表端麗。”○[唐][薛調]《無雙傳》:“[無雙]端麗聰慧,我深念之。”○[宋][柳永]《玉蝴蝶》詞:“選得芳容端麗,冠絕[吳]姬。”○[清][龔自珍]《京師樂籍說》:“樂籍既棋布於京師,其中必有資質端麗、桀黠辨慧者出焉。”

都麗(都丽),◆華麗;美麗。○[清][吳熾昌]《客窗閑話‧馮皮匠》:“裘裳都麗,僕從趨蹌。”

典麗(典丽),◆典雅華麗。○《北齊書‧邢卲傳》:“﹝[邢卲]﹞文章典麗,既贍且速。”○[宋][陳亮]《書作論法後》:“故大手之文不為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為險怪之辭而自然典麗。”○[魯迅]《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現在還常有駢四儷六,典麗堂皇的祭文。”

大麗花(大丽花),◆亦稱“大理花”。◆又名“西番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粗大紡錘狀肉質塊根。葉對生,分裂成羽狀。花型和花色繁多。原產[美洲],現為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的觀賞花。

楚麗(楚丽),◆華美絢麗。○《陳書‧高祖紀下》:“仙人見於[羅浮山]寺小石樓,長三丈所,通身潔白,衣服楚麗。”

長麗(长丽),◆即鳳。古代傳說中的靈鳥。○《漢書‧禮樂志》:“長麗前掞光燿明,寒暑不忒況皇章。”○[顏師古]注:“麗,音離。○[臣瓚]曰:‘長麗,靈鳥也。’”參見“長離”。

參麗(参丽),◆亦作“參儷”。◆參乘並駕;並列。○《漢書‧揚雄傳上》:“是時[趙昭儀]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從,在屬車間豹尾中。故[雄]聊盛言車騎之眾,參麗之駕,非所以感動天地,逆釐三神。”○[章炳麟]《與鄧實書》:“僕亦不欲與二賢參儷。謂宜刊削鄙文,無令猥廁大衍之數。”

才麗(才丽),◆謂有才情文采。○[唐][康駢]《劇談錄‧廣謫仙怨詞》:“余在童幼亦聞長老話謫仙之事頗熟,而[長卿]之詞甚是才麗,與本事意興不同。”○[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如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閑澹,自成一家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