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文明进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随之而升,特别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一些年轻人,总感觉自己的灵魂已经走在了身体的前面。人们开始向往那种环境优美,空气纯净,生活节奏慢悠悠的地方。你还别说,这样的地方还真有。就比如我今天要说的这个地方,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拥有着众多的人文古迹,传承着深厚的特色文化,过着无忧无虑的闲暇生活,这就是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织金”。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1)

拍摄于贵州省织金县。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2)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3)

织金县,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地带,离省会城市贵阳约150公里。织金县城地处大山之中,平均海拔在1300多米,年平均气温14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由于当地没有工业污染,所以环境好、空气优。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4)

织金县境内生活着除汉族以外的苗、彝、白、布依、仡佬、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当地民风纯朴,各种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是一个天然贵州民族文化博物馆。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5)

织金最早在秦代属巴郡,唐为晖州,清为平远州。如今我们走进织金时,可以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独具民族特色的古城,当地人称“织金古城”。这座城池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当时称为比那大镇。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6)

今天我们看到的城池是建于清乾隆十三年春(公元1748年),当时以石材与木材为主要原料,建造了这座石城,并开了五个城门。或许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少有战争的破坏,所以城内留下了75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就达25处。古城也被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7)

织金古城外围群峰高耸,峭壁险峻,群山环绕;城市泉眼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汇聚成河,南北穿流,将整个古城分成东西两半;河上有五座石桥,又将整个古城连一体,也造就了众多的亭台楼阁。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8)

城内阁楼庙宇众多,古味盎然,古典静谧。位于古城中心有一座财神庙,坐北朝南,南面对中心大街,是古城最为有名的建筑,据说国内极为罕见,与日本大阪天寿阁类似,有着显著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黔西北少有的古建奇观。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9)

织金人的生活是清闲、安逸的,甚至有点与世无争的感觉。不知为何,古人会在老城中心建一座财神庙,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如此大规模的财神庙,也仅此一间。或许当地人更希望的是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所以这间财神庙香火一直非常的旺盛。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10)

在财神庙边上有一座凤西书院,始建于清朝初年,建筑为传统的中式建筑。据说晚清名臣丁宝桢儿时在此求学,后来功成名就后,还回到凤西书院授课。在进门的正殿中间设有一尊丁宝桢的立像。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11)

说到丁宝桢或许有些朋友并不了解他,而他发明的一道四川名菜“宫爆鸡丁”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丁宝桢贵州织金人,晚清名臣,33岁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丁宝桢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今天在湖南、四川、山东等地都能看到他的事迹与塑像。他也是织金人的骄傲。

织金洞遗产(贵州织金古城拥有75处古迹)(12)

另外古城内还有斗姥阁、武侯祠、回龙庵、紫竹庵、文昌阁、白衣庵、玉皇阁等众多的古迹,待你慢慢去领略它的深厚文化。织金城不大,感觉步行就能逛完,杨柳樱花槐树相间,各种小吃特色店星罗棋布,百吃不腻、百逛不厌。逛累了坐在临河的楼阁中,听潺潺流水犹如梵音,身心仿佛脱俗除尘。这里没有喧哗的游人,有的是一份脱俗的幽静,这样的小县城,谁能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