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明前路,后人远赴——读《三体》“三部曲”有感

三体究竟讲了什么故事(灯明前路后人远赴)(1)

在时间的遥遥阡陌上,我们一去不返。迷雾模糊了远方。应予后来者光亮,才知前路漫漫之方向。

我至今仍记每次读完《三体》的奇异感受,心中星光涌动,犹有脱兔。即使城市的夜空只有零星点点,但我的四感似乎被无限放大。思维在重组、牵引中与那子虚乌有的浩瀚所在有了近乎真实的联系。

刘慈欣用坚实的物理法则和潮水般的细节,为我们打造了一部太空史诗。“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全书三部,用极为罕见之复调,以未来视角重揭中国永远的伤疤——文化大革命。《三体Ⅰ》中,地球三体组织为借助外来力量“拯救”腐朽的人类社会而荒谬般努力着;《三体Ⅱ》中,在宇宙度过“婴儿时期”的太空新人类为了生存,在猜疑链的影响下自相残杀;《三体Ⅲ》中,当执剑计划失败时,那些拥护者在顷刻间反目成仇。无不为我们戴上年代滤镜,以光年尺度审视过往——苦难、救赎、背叛。

人说戏中言,起落皆定数,进退自循章;人说戏中言,离合悲欢唱尽,人情冷暖自知。

可以说,第一部是对历史的反思,兼有情怀之意;第二部是对道德的超越,宇宙轮廓清晰;第三部则是对本质的思考,极富哲理韵味。虽说宇宙真相冷酷无情,可大刘笔下的风月竟汇萃那所有的细节与伏笔,诠释了什么是浪漫彻骨。终章中“露珠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实则是大刘为后人指引之明灯,未来之憧憬,更是在时间之外,独为人类的爱。

灯,照的是过去,明的是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火炬一般燃尽文革伪进步,唤醒人民的重新醒悟,激起民族再次扬帆起航。文革只是一个起点,从荆棘中成长的政权必将如玫瑰一般瑰丽。也许生活并不尽如人意,那一点深埋的信念仍温暖人心。多少以青春之火,怀蜡炬精神的人们为中国“杀出一条血路”,见证着文化精神的延续。

文明从不被时间所丈量,精神从不因时间而泯灭。

罗辑凭着绝对的计谋迫使三体文明屈服时,他虽弱不禁风,生命岌岌可危,但手中的枪,心中之火,最终可成燎原之势。如此铮铮铁骨,甚是中国风骨“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活”在沧海桑田中的缩影。“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守望,留下的斑斑青史,在历史的长卷中晕开。在时间的一撇一捺中,尽窥哲理。

岁月如灯,照尽前路;后人掌灯,向前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