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就是咱们俗称的蛐蛐。大伙听说过斗蛐蛐的,但是您见过吃蛐蛐的嘛?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2月份,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将蟋蟀作为食物投放市场。这是自2020年以来,继黄粉虫和蝗虫之后,欧盟批准的第三种可以食用的昆虫。

蛐蛐怎么弄好吃(蛐蛐正式入菜了)(1)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食用昆虫可以冷藏或干燥后以整只出售,也可以作为粉末出售。

  您知道做一个大面包,需要添加多少昆虫粉吗?

  整整336只蟋蟀,而且里面还得加小麦粉。这种面包咬上一口,那得是什么口味。

  这个还算好的,最起码面包里没看见整个的昆虫,眼不见为净。还有更生猛的。

  德国跟比利时,打算建设昆虫罐头厂,把昆虫加工成罐头出售。

  其实不光欧盟要吃蛐蛐,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昆虫学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也提交了一份“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的提案,他表示,昆虫易于饲养,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蛐蛐怎么弄好吃(蛐蛐正式入菜了)(2)

图片来自网络

  吃蛐蛐的目的并不见得是没饭吃了、为了解饱,而是用来补充蛋白质的。咱们现在要想补充蛋白质,不外乎就是食用肉、蛋、牛奶、豆制品等,而昆虫体内确实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我国是最早利用和食用昆虫的国家之一,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时期,并且有文字记载。写于明代的《本草纲目》,则记载了蝉、蜂、蚕、蟋蟀等一百多种昆虫的食用方式和药用原理。

  世界上已知的昆虫种类已经超过100万种,其中可食用昆虫约有3560种。而我国则拥有15万种昆虫,可食用的为324种。

  那么,问题来了,昆虫到底有什么好吃的?放着粮食、大鱼大肉不吃,为什么要吃昆虫?

  别小看了昆虫,事实上,昆虫本身含有的营养,超乎大伙的想象。

  第一,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用昆虫的蛋白质一般可以占到其干质量的30%-70%,超过一般畜禽、鱼和禽蛋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半翅目的蛋白质含量在42%至73%,直翅目的蛋白含量在60%至80%之间,比如蝉蛹的蛋白质含量就在49%。

蛐蛐怎么弄好吃(蛐蛐正式入菜了)(3)

图片来自网络

  昆虫蛋白质的优越,不仅体现在高含量上,还体现在高消化率上。一般情况下,鸡蛋和牛肉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5%和98%,而白蚁和绿色蝗虫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可以达到90%和82%。昆虫的蛋白质消化率与动物的相近,高于植物蛋白的吸收率。

  第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氨基酸,昆虫也可以提供。比如,蜂蛹中包含18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黄粉虫(也叫面包虫)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11种,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第三,脂肪是昆虫的第二大营养成分,昆虫的干重中平均含有10%到50%的脂肪。蟑螂和白蚁的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30%和33%。而在昆虫的脂肪中,其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主导地位,比如,竹虫60%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为56%。

  更重要的是,昆虫的胆固醇含量比一般常见食物低。蟋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每100克含有105毫克,蝗虫更低,每100克只有66毫克,而100克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则高达372毫克,是昆虫的3到6倍。

蛐蛐怎么弄好吃(蛐蛐正式入菜了)(4)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昆虫还蕴含人类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要知道,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等。

  发育初期的蚱蝉,铁含量是瘦猪肉的28倍左右,蜂蛹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牛肉,维生素D的含量则是鱼干油的10倍,它还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酶以及锗、硒、锌、钙等,蚱蜢、蟋蟀和甲虫则富含维生素B9。

  一些昆虫身上还含有帮助消化脂肪的抗氧化剂和酶抑制剂,这意味着食用部分昆虫有助于消除高胆固醇和肥胖。

  怎么样,科学家号召大伙吃昆虫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