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消除了诸多质量通病:清水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等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正是清水混凝土具有以上优点,清水混凝土在许多国家得到大力推广。在我国,清水混凝土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清水混凝土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要求极高,很多企业无法掌握,造成了清水混凝土不能大面积普及。

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要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混凝土质量控制)(1)

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材料

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但是目前大多数施工公司并没有重视到这一点。多数施工公司为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而选择在材料方面进行缩减,选择质量相对较低的材料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此种手段不仅会影响到日后建筑的使用年限,同时也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施工人员技术不高

建筑工人的技术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但由于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人力的需求量又极大,所以在其发展初期,大多数公司为了获得大量人力资源,而选择降低录用条件。也正是因此,部分公司的施工人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不很高,甚至存在部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情况。

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要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混凝土质量控制)(2)

2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重视混凝土材料质量

针对于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施工观念,坚决遵循“不偷工减料”的原则,派遣专门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并且对其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材料的高质量,防止由于材料问题而导致施工进程发生延缓。清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很强装饰效果的施工材料,它要求混凝土表面光滑,有质感,无气泡,色泽一致,因此,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要求极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色泽一致,所有原材料必须是同一产地,而且颜色必须一致;所用外加剂必须具有很好的保水性,保证混凝土不泌水,同时不能加引气剂,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第二,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能的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能低于C30,每立方混凝土的粉料用量须≥360kg;混凝土和易性必须非常好,坍落度要保证稳定,不能有泌水,含气量应尽量低于1%。

(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录取条件,比如应聘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或持有相关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并且在上岗后也要对其进行定期考核,防止其产生懈怠心理。其次,针对于公司中已有的未掌握技术的员工,相关人员可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另外,条件允许的公司也可以定期举办有关清水混凝土技术的竞赛活动,比如可以将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效果作为评判条件,对于综合成绩较高的员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后,管理人员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对犯错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情节严重者立即开除。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对所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3)科学选择模板

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是对模板的选择。模板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一般来说施工方都会选择钢制的环形模板。因为该种材质自身的密度较大且硬度适宜,不会轻易发生漏浆情况。其次,施工人员可以对环形钢板进行满焊加工以及打磨,并且不会使其发生损坏。第三,由于钢板自身光滑可以使焊缝与其他钢板进行无缝对接。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时间过长导致边框处或拼接处产生磨损,并导致漏浆情况的发生,应该提前在钢板之间的连接处加装螺丝或是限位钉进行有效防止。

(4)科学选择脱模剂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另外一个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客观因素就是脱模剂的选择。由于市面上的脱模剂种类较多且质量良莠不齐,施工方应该指派专业人员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购买,避免因选择不当而造成资金损失或延误施工进度。另外,一般质量的脱模剂还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其在开封之后,极容易接触到空气中的灰尘,并且无法清理。所以,在对脱模剂进行选择时,应该注意其是否具有一定含量的光亮剂,并且在大批量进行购买前应该先进行小样实验,确定其可以使混凝土进行脱模且表面光滑后,再进行引入。

(5)浇筑工艺技术

在选择好材料以及脱模剂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浇筑。而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要点。首先,在进行浇筑工作前,应该先对混凝土进行分层处理,并且借助标尺来严格控制分层的厚度,保证施工质量;其次,在进行浇筑时,施工部门应该指派专门的人员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监管,防止发生漏浆情况;最后,在浇筑工作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处理超出混凝土顶层的钢筋,防止其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后期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此外,为了加强模板间对接的牢固性,在浇筑混凝土时也可以采用“赶浆”的方法,将其分三次进行浇筑。

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要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混凝土质量控制)(3)

(6)修补工艺技术

众所周知,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来说,清水混凝土更加美观以及牢固,但是也不可避免意外发生。所以,为了有效地降低意外的概率,施工方应该采取一定的修补手段。比如,在进行浇筑时,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气泡或孔眼,这不仅会影响成型后的美观程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年限。这时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在确定混凝土成型且完全干透之后,采用同种材料在损坏处进行涂抹修补,等到修补处的材料硬化后,再进行二次打磨,使整体看不出差异为止。其次,另外一个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裂缝。而裂缝出现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严谨,由于材料不合格致使其在浇筑中由于温度变化过大而产生裂缝;另一种是由于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掌握好速度,而致使裂缝产生。所以为了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应该选择质量良好的材料,其次应该控制好浇筑的速度,并在分层时进行压实工作。但倘若裂缝已经发生,则可以采用与上述问题类似的方法进行修补。

(7)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还应该注重对其的养护。这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工程结束后,可以在其上方悬挂一桶水,使其可以自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防止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过度干燥而发生断裂。其次,在梁板处的混凝土成型后,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将其进行密封处理,并定期浇水,使其保证一定的湿润程度。此外还应该注意浇筑的时间,一般来说一周最为适宜,但针对于部分材料较为特殊的混凝土,也可以适当加长浇筑期限。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土建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时间推进,也会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中流砥柱,所以提高该项技术是我国各大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有效发展,才能提高我国建设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