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大战后,袁绍失败后,身边只剩下800个士兵护卫,他没办法,只好跑到了黎阳北岸,黎阳的守将蒋义渠赶紧出来迎接,袁绍见了蒋义渠,把战场如何失败的情况告诉了蒋义渠。

蒋义渠听完后,下令让将士们去收拢残兵败将,失散的士兵和将军们听说主帅袁绍在黎阳,像蚂蚁一样的聚拢了过来,很快袁绍的手下又有了一支几十万军队。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1)

士兵们虽然聚拢在一起,但是打了败仗,所有的人,他们心里都憋了一肚子气。晚上休息的时候了,士兵们聚在一起哇哇大哭,哭声惊动了袁绍休息,袁绍出来看,听到士兵们在讨论,有人说,这次如果主公要是听军师田丰的话,也不会有如此惨败了。

袁绍作为主帅,也在反思战斗过程。突然听到士兵们这样的议论,心里也很是后悔,当初没有听田丰的建议,这次回去之后,真是没脸再见田丰了。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2)

第二天袁绍准备拔营,这时候谋士逢纪来接应袁绍,袁绍就对逢纪说:这次失败,都怪我没有听军师田丰的建议,还把他关进了大牢,回去之后,我都没脸见他了。意思是想让逢纪把田丰放出来。

可逢纪也是大谋士,听到主公在夸赞田丰聪明,心里很不舒服,立刻给袁绍说了一句:主公,你不知道,田丰这个人嚣张的很,他虽然在大牢中,但是听说主公打了败仗,高兴的拍手跳脚的大喊,果然不出我所料。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3)

袁绍听逢纪这样说,也不管逢纪说的是真是假,立刻就被气的要蹦起来,马上又换了一副嘴脸大喊,田丰,田丰,这个腐儒,竟敢笑话我,我一定要杀了你。于是让人带着宝剑到冀州大牢去杀田丰!

在冀州大牢里的田丰,正在和牢头聊天,

牢头说:先生,主公打了败仗,一定会想起你,你立刻就要得到主公的重用了,到时候,可不要忘了我对你的好啊!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4)

田丰说:呵呵呵,牢头大哥,你想多了,你不了解我们的主公,我们主公这个人,外宽内忌,容不得人笑话他不好。

如果他打了胜仗,还会把我放了,然后在我面前显摆一番,说自己多么多么了不起,那样我还能活下去。

但是这次打了败仗后,他一定会羞于见我,反而会派人来取走我的性命,你看着吧,用不了两天,主公的使者就会来取我性命。

牢头不信,两天后,果然有人带着宝剑,要求田丰自刎,然后取田丰的首级,牢头这才大惊,哭着看田丰上路!

参考《三国演义》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5)

评论

如果逢纪不在袁绍跟前说那句真假南辩的话,估计田丰活下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逢纪这样的人,虽然是个谋士,但是丝毫没有大局观,整个集团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还在想写一己之私,倾轧集团内部竞争对手,殊不知组织破裂了,自己哪里还有吃饭的地方。

袁绍这个人也真是让人郁闷,自己是集团的带头人,逢纪说的话,不加验证,就随便下结论,根据情绪做决断,这实在不是一个英明神武领头人。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迎接汉献帝(袁绍的谋士田丰)(6)

田丰这个人有才华,却不能让主公相信自己的言论而导致失败,虽然说不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到田丰的头上,但是不能让主公完全任用自己,这只能说能力不够,我只能说他有才华,能力不够!

这个故事里,值得称赞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被忽视的那位牢头大哥,他的职务注定了他不能操心袁绍的事。

但他作为牢头,并没有像普通的牢头那样为难入狱的犯人田丰,而是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万一他哪天出了牢狱,以后会念自己的一份好处,给自己一个涌泉相报,那也说不定,就算田丰是个不感恩的人,他出了牢房,也不会报复自己。所以他是一个有眼光有见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