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壹|七夕·来源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1)

远古先民崇拜星辰,星象的变化标志着节令的转换和农耕的时序。作为季节标志星的织女星与牵牛星相对,“织女”和“牵牛”逐渐被联想成了传说主角。同时,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七”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七月初七,双“七”叠加,为牛郎织女的团聚锦上添花。农历七月初七,对女性来说也具有特殊意义,古人认为女子生理变化与“七”关系极大,这个节日也为女子提供了游玩、祭祀、社交等活动的契机。

起初七夕并不是属于爱情的节日,而是古代女子的“乞巧节”。当然,年轻的女子们在这一天祈求的,不只是巧夺天工的好手艺,也会期盼一段美好的姻缘。再加上后来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流传甚广,于是慢慢地,人们把这一天过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2)

贰|朝代里的七夕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3)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4)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5)

七夕可追溯于上古时代,普及于西汉,发展于唐代,鼎盛于宋朝。

两汉之际,七夕从重要的天文节点转向了岁时节日。乞巧之俗产生于汉代,姑娘们通过穿针引线等活动,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后,七夕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节俗与传说的融合,并随着唐宋时期的盛行,至元明清时期最终成为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唐代,从宫廷到民间都盛行七夕乞巧活动。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为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求灵巧、水浮针、看巧芽、拜魁星等习俗,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

明清时期,节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七夕有吃“结缘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清朝时期,江西七夕节有吃“油饼”,喝“巧水”的习俗。

叁|七夕送礼指南

又是一年七夕节,不知道大家的七夕礼物都准备好了吗?在这里中山舰博物馆给大家准备了一份“七夕送礼指南”,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文物中找到灵感,给ta送上一份七夕惊喜!

这瓶“双妹”牌雪花膏,1997年随舰一同出水。蓝绿色的瓶身,搭配银色瓶盖,非常“洋气”。想必大家一定会很好奇,中山舰上为什么会有雪花膏呢?专家推测,有可能是官兵家属带给官兵们的慰问品。1938年中山舰在长江水域执行巡防等任务,江上风大水冷,船上的大部分官兵大部分来自于福建,不适应长江这一带的气候。鉴于此,家属在慰问官兵的时候有可能会带上这样一瓶雪花膏,避免他们出现皮肤干裂的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可能是官兵买给家属的礼品。其实无论是慰问品还是礼品,都凝聚了官兵和家属之间的亲情。

七夕节约会怎能少得了香水的陪伴呢?在当时,花露香水可是十分新潮的物品。

在中山舰上就出水了这样一件文物——“上海中西大药房制老牌明星花露香水瓶”。从外观上看,其实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花露水瓶并没有很大区别,且都是玻璃瓶装。另外我们从图片上也可以看见“明星”“中西大药房”等字样,保存状况十分完好。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6)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7)

古时大户人家兴起蒸馏花露的潮流,各种花露香水被古人用于入汤代茶,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

美学家李渔更是把花露看作美人修容饰体的法宝,李渔说“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有国色者,必有天香”,国色天香是女子所慕求的,无国色者以“态”补救,无天香者则洒之以花露。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8)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9)

中国花鸟画尤其特殊的寓意,而我们也能从这些寓意之中获得艺术感染。下面这件文物是出水于中山舰的“寿山石花鸟纹石笔插”。在那个特殊年代,想必一定也是官兵们的寄情之物。

80多年过去,如今在笔插背面依然能辨认出“爱玉□送”的字样。虽然无法考证“爱玉”是谁,笔插又是赠送给谁,但这都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其中的故事就留给大家自行想象吧……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10)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11)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12)

以上就是中山舰的“七夕送礼指南”,能不能给大家一点灵感呢?在这里祝大家七夕快乐,和和美美,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一刻值千金(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13)

【END】

文字、编辑丨陈紫欣

海报制作| 田梦莹

责 编 | 田梦莹

编 审 | 刘 念

文物摄影| 赵令侃

部分文字资料及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