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来,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一座又一座曾经偏远的乡镇,变成了汇通天下的工业重镇,工业集聚,人口集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攀枝花、六盘水和十堰等城市,虽然远隔千里,但是这三座城市的崛起路径却完全一致。

六盘水十四五高速公路交通规划(六盘水和十堰虽然远隔千里)(1)

六盘水,三线广场

故事的开始,需要说说时代背景,这批工业城市的崛起都和三线建设有关。三线建设涉及到了三个五年计划,1964-1980年,投入了2050亿元的巨资,直接涉及我国十三个省、几千个工矿企业和上千万建设者的空气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60年代以前生人,对于三线建设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人直接参与其中。

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都属于大三线区域,而湖北十堰是小三线区域,都落户了一批重大项目,彻底改变了这些地方的发展面貌,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

六盘水和十堰在三线建设之前是小镇,如今是地级市,很多建设者的回忆录和地方志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六盘水十四五高速公路交通规划(六盘水和十堰虽然远隔千里)(2)

十堰城市风光

十堰当时落户的第一大工业项目是二汽,涉及27个专业厂,上十万的建设者,16.7亿元的巨额投资。二汽落户十堰之后,十堰从郧阳下属的一个镇,成了湖北第三个省辖市,还在八十年代成了GDP仅次于武汉的湖北第二经济强市。

当年在六盘水相继建成六枝矿务局、水城矿务局、盘江矿务局等,一共有10 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走进这个深山中的城镇来支援建设,今天的六盘水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成为贵州省一座有名的工业重镇。

攀枝花的基础最差,在攀钢落户之前,连一个镇都不是,充其量算一个村。弄弄坪基本没有人烟,仅有几户人家,但是这地方靠近铁矿和煤炭资源,所以最终选址弄弄坪,就是现在攀钢厂址的位置。

六盘水十四五高速公路交通规划(六盘水和十堰虽然远隔千里)(3)

攀枝花夜景

根据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攀枝花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21.22万人,50多年来,人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上述三座城市因为三线建设而兴起,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外地移民居多。以十堰为例,当年建设二汽的基本都是从长春一汽来的,所以到今天在十堰的大街小巷,还能看到不少东北菜馆,有较为明显的移民文化。

在宏大的叙事之外,是个体参与其中的故事,你是上述几座城市的居民吗,知道哪些关于当地三线建设的动人故事?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