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坐轮椅娶年轻的新娘(敬老院的特别婚礼)(1)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彭林 记者 常坚 文/图)“‘两情鱼水春作伴,百年恩爱花常红。’祝福两位老人喜结良缘,永结同心,白头偕老。”7月27日,丹棱县幸福家园敬老院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62岁的刘金才护着自己58岁的妻子周丕成,在众人的见证下,许下了爱的诺言,创造了一段不可能的婚姻奇迹。

据悉,这场婚礼是幸福家园敬老院建院8年来第一次举行隆重婚礼。刘金才与周丕成间无声的深情告白和相互祈愿,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现场:设置简单爱最温暖

鞭炮声声送祝福,欢声笑语迎嘉宾。7月27日上午11点30分,位于丹棱县龙埂新村的幸福家园敬老院里打破了以往的宁静,热闹非凡,前来祝贺“新郎”刘金才和“新娘”周丕成婚礼的人络绎不绝,敬老院的老人们也是乐开了花儿。

婚礼仪式在敬老院的食堂进行,没有鲜红的地毯、绚丽的灯光、圣洁的台面、优美的音乐,唯有毛笔在红纸上落成的“敬老院刘金才先生周丕成女士结婚仪式”标语熠熠夺目。场景设置虽然简洁,但大家的祝福却是满满的,“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无需物质衡量爱的多少。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希望我的祝福能使他们更加高兴。”前来祝福他们的李姓村民说,相信大家的祝福能使他们更加顽强的守护爱情,感受到更多的爱的温暖。

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各级爱心人士纷纷向两位老人送上了祝福。不善言辞的他们,唯有用最质朴和最真实的笑容向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婚礼过程中,周丕成不时转头用她饱含深情的目光看向背后一直护在她身边的丈夫,双方没有语言,只有幸福的笑容。而这至真至善的笑容,深深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见证者。

故事:40米考验着爱之真情

1953年出生的刘金才,是丹棱张场镇大木河村6组人,6岁时父母亲双亡,成为住进敬老院的孤儿。16岁时,回村参加劳动至2009年,由于体力不支,自食其力困难,于2012年元月入住幸福家园敬老院。

一向乐于助人的刘金才,在敬老院也是一样,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都非常热心。正是如此,刘金才便认识了2010年入住该敬老院,并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周丕成,因为不能行走,刘金才便成了她移动的支撑。

打饭、端水、扫地……小小的爱心之举,点滴的关心和帮助让周丕成渐渐产生了依赖感。“在她认识刘金才半年后,她就不让院里的护理人员照顾她了。”敬老院工作人员表示,护理人员每天细心的照顾,她会对此不高兴,只要看到刘金才她就非常开心。

2015年春,刘金才生病住院,周丕成得知他生病的消息后,大哭大闹,无论谁为她盛饭端菜她都不吃不喝。后来刘金才出院回到敬老院调养,周丕成立即要求过去看他。“她会把香蕉、鸡蛋留下来给刘金才送过去。”工作人员表示,把周丕成送到寝室休息后,她会悄悄的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挪动着身体,一寸一寸的移动到刘金才房间,陪伴、守望在其身边。“两人寝室相隔40米左右,她要花近40分钟的时间才能到达。”

联姻:两年的爱恋终得圆满

周丕成的举动,感动了敬老院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周丕成的姐姐来到敬老院,经过谈心和做思想工作,周丕成说出了暗藏心里两年的心里话,“我喜欢刘哥哥,我想和他结婚。”

周丕成的姐姐听到此消息后,非常愧疚。“做为姐姐的忽视了妹妹的思想活动,真是对不起她,只要妹妹能幸福,我们定会大力支持她。”对于此情况,该院分别多次和刘金才、周丕成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双方都表示产生爱意,并向管理人员提出结婚要求。

经过多方、多次商谈,大家都认为他(她)们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决定成全他们幸福的晚年。基于周丕成行动不便,刘金才需要照顾她没法抽身,该院相关人员帮忙走程序、送资料、传照片,很快一切安排妥当,刘金才和周丕成于7月20号在丹棱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拿到了结婚证。从此两人收获了一生的情感归宿和幸福。

打算:住在敬老院安度晚年

经过众多热心人士的筹备,7月27日,两位老人如愿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意义重大的婚礼。仪式结束后,俩人非常感激,“谢谢大家的帮助,让我们能够给彼此一个依靠,抓牢最后的幸福,未来,我们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刘金才乐呵呵地说。

“我们要住在敬老院,哪里也不去。”说起婚后的打算,刘金才表示,敬老院是个大家庭,温暖又贴心,大家在一起很有感情,于是在这里安家落户,彼此照顾直到终老。这种情况下,敬老院工作人员给他俩腾了专门的房间,做了简单温馨的布置,周丕成姐姐也为他们买来新的床单被套及一些生活用品。

刘金才与刘金才从相知、相恋到相爱,到了晚年,还能谈一场细水流长的爱情,携手相伴到老,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一个男人愿意用余生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女人,这又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向爱致敬,祝福他们永远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