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20日,萨达姆和霍梅尼之间停止了两伊战争的死磕。

双方死了100万人,互掐地筋疲力竭,但彼此都奈何不得,8年下来还是回到当初的边界线。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1)

萨达姆仗打的窝火,战后的伊拉克现状,让他的情绪处于随时都会爆发的境地。

作为一国领导人,萨达姆太需要钱了。8年战争,除了给萨达姆留下100万人的军队,大批的武器装备,也给萨达姆留下一个巨大的经济烂摊子。

萨达姆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一接触这个经济账就头疼得不行。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2)

看看这个经济清单,谁见了都炸毛:

战争损失了几千亿美元,经济倒退20年,战后重建少说也得上千亿美元,这钱谁来出?

国际油价不断下跌,伊拉克的石油产能受战争破坏极其严重,产能全面恢复需要几年时间,国家收入连续多年暴跌,这几年的收入怎么办?

几十万军人需要退役,他们需要遣散费,需要工作,不然几十万军人流荡在社会,这对2千万人口的伊拉克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这少说也得几十亿美元,这钱从哪来?

战争中,伊拉克欠下了海湾阿拉伯等国家几百亿美元的债务,其中欠科威特就达140亿美元,这些债该怎么还?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3)

另外还有一大堆的民生、建设、投资、生产等等各领域都需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搞?

…………

总之,萨达姆需要钱,需要钱来摆平很多麻烦。

科威特很不幸,成了萨达姆动粗的最好对象。

由于赚钱的主要手段—石油出口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慢慢恢复,萨达姆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去搞钱。

萨达姆举目四望,手里唯一的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剩庞大的军队了,除此之外,伊拉克一地鸡毛。

当时打完两伊战争的伊拉克军队,在中东几乎是一支碾压性的力量(主要针对那些战五渣的阿拉伯国家)。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4)

萨达姆环顾四周,捋了捋周围的国家。

土耳其和伊朗块头太大,也比较强,首先排除,叙利亚和约旦都是没什么石油的穷国,打了没意思;沙特虽然弱,但块头是伊拉克的几倍,打它没必要……

加下排除法之后,伊拉克的邻国里,就剩一个科威特了。

一看到科威特,萨达姆就特别来气,虽然科威特没惹他,还帮过他,但萨达姆就是看了科威特生气啊!

为啥生气呢?科威特的命太好了,就1.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千分之零点一,却占据了全球石油储量的8%,和伊拉克不分上下,科威特几十万本国人口,享受着“躺着数钱”的幸福生活,这没道理啊!

看着科威特人躺在黑金上数钱,坐在战争废墟里长吁短叹的萨达姆顿时来了气。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5)

凭啥你的日子就能过得比较好?

萨达姆和科威特埃米尔(世袭君主)商量:你们这么有钱,要不把我们欠你的140亿美元免了吧,另外,再给我们交点保护费吧。

萨达姆的理由自认为很正确:我这8年,带着伊拉克人和什叶派伊朗厮杀,为海湾逊尼派世界保驾护航,你们阿拉伯兄弟为我出钱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萨达姆的无理要求,埃米尔自然无视加拒绝。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6)

然后,萨达姆就一天天地越看科威特越不爽了:老子百万大军在手,你那点家底,敢拒绝我?

萨达姆很执着,锲而不舍地要打劫科威特。

直接勒索不成,萨达姆又在其他问题上做文章。

比如两国有很多油田横跨边境,萨达姆认为,伊拉克地势高,科威特地势低,科威特在边境地区开采过度,这让伊拉克大量的石油资源流入科威特境内,科威特这些年偷了伊拉克太多的石油,必须要给伊拉克补偿。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7)

对于这点,其实萨达姆也拿不出有效证据,不过是想当然的想法,对此,科威特不置可否。

另外,1990年,国际油价还比较低迷,伊拉克希望OPEC成员国能够适当减产一下,以提升石油价格,但是科威特持续在国际市场倾销石油,这让萨达姆大为光火。

对此,科威特也不置可否:这是我们的国家主权行为,关你P事。

一切的一切都让萨达姆十分恼火。

萨达姆下定决心:拿下科威特,一劳永逸解决诸多问题。

对萨达姆来说,拿下科威特,不仅两国之间的债务一笔勾销,科威特在海内外几千亿美元的现金流、对外投资、储蓄等等都能一下子占为已有,科威特巨大的石油产能还能每天源源不断地为伊拉克输送至少几亿美元的现金流。

此外,拿下科威特,伊拉克的海岸线就能从50公里扩大到350公里,在波斯湾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改善,伊拉克的海军活动范围将大大提升。

科威特的利益如此巨大,而科威特本身却是一个弱国,连带外籍人口不过100多万,军队2万人,且装备水平一般,毕竟从来没打过仗,对军备的发展,科威特并不重视。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8)

总之,科威特简直就是一只不设防的下金蛋的鸡,萨达姆迫不及待地要一口把它吞下来。

在一次次的沟通失败后,萨达姆坚定了吞并科威特的决心,不过,在做这个事情之前,萨达姆需要了解美国人的态度。

毕竟,萨达姆认为:能阻止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只有美国,其他国家的意见无足轻重。

1990年7月25日,萨达姆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在会上,萨达姆向大使拼命抱怨科威特的种种损害伊拉克利益的行为,痛斥科威特是个大坏蛋,表明了自己十足的愤怒。

美国大使当然不了解萨达姆的真实目的,她仅能从萨达姆的陈述里去寻找萨达姆想要表达的意思。

大使以为萨达姆痛恨科威特的石油倾销政策,认为萨达姆可能希望美国从中斡旋,对此,美国大使使出了惯有的外交辞令。

格拉斯皮说: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什么观点。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9)

美国大使只是随口一说,但萨达姆却把它当做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并为之暗暗高兴。

很快,双方的会谈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萨达姆摆脱了思想包袱,美国大使却当做啥事儿也没发生。

伊拉克和科威特彻底撕破脸,萨达姆一挥手,十万大军进占科威特

1990年7月底,萨达姆在伊拉克科威特边境已经陈兵近20万人,坦克大炮装甲车无数,海湾局势陡然战云密布。

7月31日,在沙特的安排下,萨达姆的副手—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杜里和科威特的王储萨巴赫在沙特城市吉达进行了最后一轮谈判。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10)

杜里很强势,也很简单,就一句话:想要伊拉克从边境撤军,科威特不仅要免债,还得主动掏100亿美元。

萨巴赫王储明白,科威特太弱小,沙特老大哥也没什么用,科威特只能乖乖交钱,不过,作为一国的王储(现在的科威特埃米尔),他也是要面子的,毕竟他身后还有百万国民的尊严需要保护,即使是小国仅有的一点点可怜的尊严。

王储也就一句话,很简单:今天沙特老大在场,给老大,给我们一点面子,交90亿美元,我们只能交90亿。

如果伊拉克肯了,那么这笔交易看起来是“科威特争取的结果”,而不是萨达姆单方面要求的无条件满足。

这样,作为一个被敲诈的国家,国民的心理也好受一些。

萨达姆听闻勃然大怒:一个就要亡国的国家,居然还敢这么拽?这明摆着是挑战我的权威!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11)

8月2日凌晨1时,谈判破裂仅仅1天过去,伊拉克的10万大军和2000多辆坦克就大举开进了科威特。

当天下午,伊拉克就控制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王室乘坐直升机逃到了波斯湾的美军军舰上,随后辗转到了沙特流亡。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12)

萨达姆迅速宣布:正式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科威特“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萨达姆公开吞并科威特,这可把美国人给雷到了:一个三流国家居然也玩超级大国这一套?这还得了?反了天了。

很快,美国的全球军事机器开始前所未有地运转起来,大量的美军三军力量被投送到中东波斯湾,而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海湾战争,即将全球上演。

科威特和萨达姆的关系(科威特愿交90亿美元)(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