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在一辆三轮车上安装了发动机,让这辆车具备了动力,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此后,福特T型车让汽车工业开启了流水线生产,而在这条流水线开启作业的40几年后,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式起步。就这样,整个汽车市场蓬勃到千万辆规模。中国汽车市场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

而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这一百多年里,用户对汽车的诉求是性能,是驾驶乐趣,它的内核是底盘、变速箱,以及发动机带来的充沛动力。

随着一场智能化革命席卷百年汽车工业,汽车也从机械产品,转变成了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子电力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的数字化产品。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所说,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

2016年,随着一句“你好斑马”开启的语音与汽车的交互,荣威RX5以互联网汽车的定位,正式打开了我国汽车车载网联功能的大门。

但是关于第一辆智能汽车却无法定义,因为直到现在,智能汽车仍然在以超乎我们想象的形态发展,如何才算智能,智能汽车是否能带来更安全的驾驶体验,究竟如何颠覆人车生活,我们始终无法回答。

什么是智能汽车?

从结构上来看,它颠覆了传统的汽车结构,不再是底盘、发动机、变速器的组合,而是通过一个能搭载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架构,建立起一辆汽车的神经网络。基于此,算法在高算力芯片的加持下,使车能够与人、车、路、云端进行信息交换,并具备环境感知和智能决策、系统控制的能力,变成了一辆能和人更好地互动、甚至最终会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联成为一辆聪明的车的标配功能。

算力取代马力,智能取代动力,软件成为操控汽车大脑的手段,5G、AI、人工智能,他们都在不断推进汽车的进化速度,汽车甚至也具备了学习和思考能力。

主机厂们一直在探索智能汽车的形态,希望在算法的加持下,来拓宽智能汽车的使用场景。高速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智能汽车的硬核配置,而这其中的差异化,却深藏在一行行代码中,依靠越来越多的行驶数据来不断进化,这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

在这场变革中,供应链体系也迎来一轮重构。

2016年,当智能网联汽车上升到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时,我国智能汽车产业链部分细分市场甚至还处于空白,智能汽车就这样掀起了一场产业变革,汽车也成为技术创新最喜欢探索的领域。

汽车不但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场景,更是带动中国从上游产业链、到生产制造端的新一轮创新与革命。

基于此,这两年我们逐渐看到,硬件军备竞赛在汽车领域掀起,激光雷达、车载算力芯片,成为智能汽车们标榜的新一代核心硬件能力。而提供这些智能硬件的供应商们,不同于汽车领域的传统供应商角色,只参与产品理念到下线的过程。他们与整车企业形成合作生态,成为共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智能驾驶路线之争、智能座舱生态带来的交互革命,也促使主机厂和供应链携手,在智能化之中寻找差异化。

越来越多的上游供应链企业在不断拓宽软硬件边界,智能汽车的玩法也变得越来越多。

中国智能汽车企业,也从打包Mobileye芯片 感知算法的ADAS方案,到自研算法,采购高算力芯片,在中国智能汽车领域去Mobileye化的进程中,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开始脱颖而出。中国芯片玩家们也以各种开放模式登场,来探索与主机厂的合作。

新的汽车产业生态随着汽车产业链的重构,合作方式越来越灵活,主机厂以发布即量产,拒绝后续OTA的打法,试图抢占自动驾驶技术高地。

今年,城市L2成为很多车企竞争的智能驾驶新赛道,诸多的自动驾驶方案背后,关于智能驾驶的“大脑”——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各自的优势究竟如何判断,我们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5月18日,品驾开聊第一期,将邀请沙龙汽车智能化高级总监杨继峰,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驾驶产品总经理余轶南,腾讯智慧出行战略总经理沈沛,与品玩创始人兼CEO骆轶航聊聊《一辆聪明的车是如何炼成的》。

我们将带来对炼就“聪明的车”的全方位理解,整车企业、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车载AI芯片,以及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等领域的大咖将会聚品驾开聊直播间,他们将为我们展现一张完整的智能汽车智造图谱。我们要把智驾相关技术、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生态车联网路线差异与应用场景的相关概念聊透,展现未来更聪明的车联世界的样子。

欢迎5月18日14:00,关注品玩视频号,品驾视频号、品玩微博、品玩APP收看同步直播。

你了解智能汽车的进化史吗(你先告诉我什么叫智能汽车)(1)

图源:品玩版权图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