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于我,天生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丰富的食材,经慢火熬、煮、烹、炖,那些人间美味,便在街头的风中荡漾。它不仅诱惑着你的味蕾,还让你醉在其中,不愿出来。

杜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杜桥的美食名扬远播,大街小巷,美味小吃比比皆是。一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一碗漂着细碎葱花的豆面碎,一盘富丽堂皇的炒麻糍,一杯浓稠可口的山粉糊,一团祥和瑞气的黄色金团,还有外脆内香的食饼筒。

对于吃货们来说,这样精致可口的小吃,是舌尖上永远的渴望。好小吃,其实跟人的性格一样。不受拘束的人对小吃的也是特别随意,只要对口味,都会去尝尝。小吃小吃,其实是一个人对美食的眷恋和记忆。当你走过千山万水,站在某个陌生的街头,只要闻到熟悉小吃的味道,记忆里旧时光里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

初夏的杜桥,炊烟从街巷深处袅袅升起,食物的清香伴着人间烟火,让你的脚步慢慢地停靠下来。巷子中间,一条窄窄的弄堂里,许多小吃店,不断有人进进出出。麻糍店,面店,馄饨店,馒头店,金团店,应有尽有。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麻糍店”, 不大的店面,几个炉灶,几口平底锅,一张方桌,几条木质凳子。店主在灶台间忙碌着,脸上却是波澜不惊的笑容。麻糍是那种手工捣好的,洁白如瓷,一长溜一长溜地铺放在桌上,上面半遮着麻质的白布,摊前买麻糍的客人排成长队。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2)

麻糍是那种手工捣好的,洁白如瓷,一长溜一长溜地铺放在桌上,上面半遮着麻质的白布,摊前买麻糍的客人排成长队。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3)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板,来半斤麻糍,一两肉,两个蛋,放点绿豆芽,加咸菜、豆腐干”。“好嘞”,老板笑眯眯地答着,手上麻利地切着麻糍。铁锅里,一勺色泽清亮的油刚倒下去,便吱啦吱啦地响起。麻糍被老板切成块状,平铺在油锅中间,慢慢地煎成微黄。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4)

边上的老伴一声不响地切肉丝、豆腐干丝、打蛋,配合十分默契。不出几分钟,平底锅里的麻糍就色泽丰富起来,加上切好的皎白丝、肉丝、咸菜、鸡蛋、葱段,还有料酒、酱油、味精,不停地翻炒,那混合着奇异香味的麻糍,扑鼻而来。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5)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6)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7)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8)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9)

食物是有灵性的,当它们还是原生食材时,所有的性能都隐而不发。但一切食物经人们巧手唤醒后,就变得有灵性了,添加调料后更是色、香、味齐全。它们不再是呆板的食物,而是具备了美食所有的特点和味道。这种味道有食物本身的味道,也融合时间、人情的味道,这样一盘垂涎欲滴,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麻糍呈现在面前时,我们会为之感叹。轻轻嚼一口,食物的绵香和鲜美迅速在口腔里弥漫,舌尖上的味蕾如花一样徐徐绽放。才下舌头,又上心头,那种滋味,真是欲说还休。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0)

喜欢麻糍,不仅仅是它色泽的香艳和口感的瓷实,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追忆。小时候,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有捣麻糍的习惯,这似乎是年前的一大喜庆事。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1)

一般是几家人合伙,然后选定一个日子,备好木柴,洗好蒸桶,然后把品质上好的糯米,浸泡洗净,倒放在木制饭蒸桶上火蒸,蒸熟后,倒进石臼里,家里有身强力壮的人,便开始轮番上去。一起一落开始有节奏地捣,那嗨嗬嗨嗬的声音和麻糍清香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麻糍吃法要简单多了,一块麻糍,没有更多的配料,只在中间平铺着切一个口,然后加一勺红糖或白糖,再加一点自家种起来,炒熟后的芝麻,就成了彼时最好吃的美食。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2)

现在这种吃法已不多,人们喜欢色泽艳丽,配料丰富的炒麻糍。素朴的、至简的麻糍对舌尖上的味蕾少了一点挑逗,口感丰富和极有情调的炒麻糍成了大众的喜好。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3)

杜桥麻糍有各种做法,炒麻糍,烤麻糍,麻糍筒,麻糍搭年糕。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只钟情于五彩斑斓的炒麻糍。常有朋友隔三差五对我说:约几个人,要去杜桥吃麻糍。我当然愿意介绍杜桥麻糍给朋友,于是,在一个周末的中午,和三、五个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坐在街角的麻糍摊前,一盘炒麻糍,一碗热腾腾的骨头汤,随性随意,大口大口地吃着,麻糍的绵柔和醇香,便是留在唇齿间一个绝妙的故事。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4)

作者简介:

正宗千岛湖麻糍(唇齿留香的杜桥麻糍)(15)

李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作协理事,台州散文创作委副主任,临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出版散文集《边走边看》,《江南小镇的闲适时光》,并获临海市文化精品工程。散文作品在《美文》、《散文百家》、《读者》《西南作家文学》、《浙江作家》、《作家导报》、《作家选刊》等发表,并有多篇散文入选《2009年当代散文精选》、《2010年中国精美散文选》、《散文百家十年精选》、《2015年当代散文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