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简介有哪些(1996年向世界介绍魅力丽江)(1)

丽江简介有哪些(1996年向世界介绍魅力丽江)(2)

如今的丽江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名胜,来往游客纷纷被这里的秀美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所吸引。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丽江的腾飞曾以一场灾难作为起点。23年前的2月3日,一场7级大地震给丽江带来重创,也让这片“秘境”一下子汇集国内外的目光,并在震后涅槃重生。

更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发生后,与丽江相隔2000公里的广州日报迅速行动,派出两批共6名记者前往余震不断的震区,成为除云南当地媒体外首家到震区采访的地方媒体。20多天里,广州日报记者以超凡的使命担当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在危险的震区发回即时的抗震救灾报道,将灾区乐观自强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情牵丽江的读者。广州日报在重要版面连续刊登的多篇报道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丽江的援助,也向人们揭开了这片“秘境”的神秘面纱。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传奇之地。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随后走过67年的辉煌岁月,一次次刷新中国报业的纪录。

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试验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在珠江边,开始了全新征程:着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整合内外资源,以多元化发展丰富产业链,全力打造一个传播立体、经营多元、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倩薇、王晓云 采写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1996年2月3日,一场7级大地震给丽江带来重创,广州日报派出6名记者前往余震不断的震区,成为除云南当地媒体外首家到震区采访的地方媒体。广州日报在重要版面连续刊登的多篇报道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丽江的援助,也向人们揭开了这片 “秘境”的神秘面纱。

不惧危险勇闯震区

2月8日,地震发生第六天,除云南当地媒体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中央媒体,广州日报出现在云南抗震救灾指挥部简易会议室的新闻发布会上,成为广东新闻界首个到达灾区现场采访的媒体。

1996年2月3日,离除夕只有15天,当各地群众忙着置办年货时,位于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小城却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秒,云南发生震级为7.0级的大地震,波及丽江、鹤庆、中甸、剑川、洱源等地,而位于震中的丽江县城及周边,地震烈度为9度到10度,一时间房屋倒塌,死伤者众。地震的消息传到相隔2000公里的广州,2月5日,《广州日报》头版刊登《丽江地震损失惨重》的消息,成为最早报道丽江大地震的地方媒体。一方有难,举国震动。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灾情和救灾情况,广州日报又率先做出决定——到震区第一线去。

1996年,交通、通讯远远不如今日发达,更何况是深入云南西北震区。不过,到震区采访的决定虽然大胆,但广州日报也并非灾害报道和全国报道的新手。1994年我国最大在建工程京九铁路的全线采访、1995年中国边贸大扫描采访及湖南大水灾采访,都有广州日报记者的身影。广州日报先派出了广州日报城镇新闻部记者陈韬、经济部副主任董宝青和政法部副主任冯镜明组成的先遣队。“我们深深意识到,到丽江灾区追踪新闻,无异于追逐死神。假如畏惧,我们决不会踏上这条路。”接到采访任务后,他们火速搭乘飞机前往昆明,在交通中断、路途艰险的情况下,再乘车勇闯震区。

2月8日,地震发生第六天,除云南当地媒体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中央媒体,广州日报出现在云南抗震救灾指挥部简易会议室的新闻发布会上,成为广东新闻界首个到达灾区现场采访的媒体。“目前灾区有13万人急需132万公斤的粮食供应,3.7万受伤人员需要大量药品和生活用品。由于电厂受到损坏,供电只有靠大理市输送来……”看到广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传回的灾情报道,众多读者纷纷委托广州日报记者转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问候,不少人还详细打听了接受向灾区捐款捐物的中转机构及捐款捐物的具体办法。余震时有发生,使记者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白天,他们在断壁残垣穿行采访,靠干粮和压缩饼干充饥,晚上则在余震的恐慌中边吃饼干边用手提电脑写稿。他们说:“如果不是地震发生,丽江人民也在欢天喜地办年货,可天灾偏在这时发生了。同胞手足十指连心,我们做记者的,唯有克尽己责。为此,我们坦然地钻进从广州带来的帐篷里,在零下4℃里熬过漫漫长夜。”

2月15日,广州日报特遣队又一批队员出发,时任社长助理徐代省、科教部主任李婉芬率队带着读者委托广州日报捐给灾区群众的捐款和部分用品及广州日报员工送给灾区人民的新年礼物抵达丽江,与先遣队的3名记者一起,他们要留在当地过春节,第一时间报道灾区群众积极准备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以及过春节的情况。

从2月8日到3月1日,在丽江灾区采访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里,广州日报特遣采访队克服困难和危险,深入县城村落、各行各业,及时发回了大量消息、通讯和照片,报道丽江地震灾情的严重性及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更打动人的是丽江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记者用动情文字写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金山乡则古村57人被埋在瓦砾里,是则古村的党员干部四五分钟就赶到操场指挥村民抢险救人,保住了56条人命;刑警队长和贵华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子,用身体护住一名孩子,最后壮烈牺牲;大研镇纳西古乐会震后的第一场演出,纳西族民族音乐家宣科从容不迫向联合国官员致欢迎辞……广州日报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同胞捐献钱物,各类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

向世界介绍美丽丽江

抗震救灾步入尾声后,广州日报向读者揭开了丽江神秘美丽的面纱。《丽江 世界级名镇》《情牵丽江——永远留在记者心中的影像》两篇大幅报道以及散落在救灾报道中的所见所闻,全方位呈现了丽江的魅力。

“待丽江重建家园时,欢迎你们再到丽江来,丽江本是个好地方啊!”当地官员曾在致谢广州日报记者时感慨。丽江确是个好地方,尽管震后满目疮痍,这里的脱俗的自然风光、神奇的民族风情、古老的民族文化,仍深深震撼着广州日报记者。1996年,地震发生前,丽江只是国外游客热衷前往的秘境、险境、仙境,在国内知晓度不高,交通也不便利,难以到达。

广州日报记者走访中发现,“2·3”大地震给丽江旅游业带来巨大劫难,但以玉龙雪山雪域风光、东巴文化和大研古城、摩梭风情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还在,玉龙雪山景区设施,除公路部分裂开外,均基本完好,玉峰寺“万朵山茶”正含苞欲放,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游路通畅,大研古城受到很大破坏,所幸以四方街为中心的旅游景点,水系基本完好,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东西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一些游客即使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仍络绎不绝地前往丽江旅游——恢复发展丽江旅游业仍充满希望。

位于震中玉龙山脚下的丽江纳西族古城大研镇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时已被国家纳入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列。广州日报记者在大研镇采访时,遇见正在对丽江古城申报世界历史遗产进行实地考察的联合国官员。广州日报记下他们考察后的看法:古城虽然破坏得相当严重,但整体格局、水系风貌、人文景观依然完好,在世界文化遗产里,尚无一个能代表平民文化的民居或古城遗产,丽江古城恰好能填补这项空白,因此,确定原申报程序不变,继续按步骤进行。

抗震救灾步入尾声后,广州日报向读者揭开了丽江神秘美丽的面纱。《丽江 世界级名镇》《情牵丽江——永远留在记者心中的影像》两篇大幅报道及散落在救灾报道中的所见所闻,全方位呈现了丽江的魅力,促使丽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显著提升,也为丽江古城申遗造势。

此后,在申遗的道路上,丽江走得很顺。1997年12月4日,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7月,作为人类自然遗产,丽江境内的“三江并流”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8月,作为人类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典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放眼世界,同时拥有三项世界级荣誉,除了丽江,别无二处。丽江地震十周年,丽江组织灾后重建报道,当年前往震区的广州日报记者又回到了丽江,当时,当地领导致谢媒体时曾这样说,大地震让丽江经历灾难性的打击,也是丽江腾飞的起点。

■媒体人说

记者经历五级余震 房子凌晨突然猛烈晃动

讲述人:陈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1996年2月3日19时,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2月5日的《广州日报》头版就刊登了《丽江地震损失惨重》的报道,作者就是我。当时,我是广州日报城镇新闻部记者,曾参与1994年华南地区特大水灾的抗洪采访和1995年中国边贸大扫描采访。在边贸大扫描的采访中,我去了云南采访,与云南媒体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地震发生后得到了一手的信息。在1976年7.8级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并没有发生如此大的地震,因此报社领导十分重视,决定派记者赶赴现场。

在1996年,从广州赶赴丽江并非今日这么简单。我当时是先遣派记者,接到任务后,第二天凌晨5时就来到旧白云机场。当时没有网上订票一说,乘机还要出示单位证明,一大早就去碰运气,正好遇上了早上7时多前往昆明的飞机。2月7日,我与当时的经济部副主任董宝青和政法部副主任冯镜明在昆明汇合后得知,丽江机场封闭,且所有前往丽江的班车停运,只能租车走公路。在昆明日报同行的帮助下,我们一行三人租了一辆越野车,因目的地危险,司机一直考虑到傍晚才决定前往。出发时天都黑了,我们在中途休息后,第二天早上重新出发,路很难走,中午才到大理,到丽江天都黑了。我们昼夜兼程二十个小时,穿过600多公里崇山峻岭的 “死亡之路”才到了丽江。

到达地震灾区已是2月8日晚上8时许,丽江几乎所有的旅馆都因地震停电而关闭,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发现一家亮灯的小旅馆。在大堂还看到了地震造成的裂缝,当时宾馆的人对我们说,你们敢住就住。当时余震不断,为了赶时间写稿,只能暂且在旅馆用手提电脑写稿。除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广州日报是第一家赶来的地方媒体,对于我们的到来,当地宣传干部十分惊讶,邀请我们去新闻发布会了解救援情况。

写了稿,怎么传稿?当时在救灾指挥部有一台传真机,幸运的是,报社给我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宾馆电话总机传稿。当时手提电脑还是稀罕物,当地电工没有见过,倒腾了很久才帮我们接上线。尽管如此,网络经常断线,有时一条稿子从晚上7时传到12时才能搞定。文字还能通过网络传送,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照片居然是从丽江“运”到广州的!我们使用的是胶片机,照片都在胶卷里,而当地又没有冲印设备。当时,丽江机场保留了物资运输专线,有一班飞机前往昆明,我们通过这条专线把胶卷运到昆明,昆明日报同行接收后,再将胶卷送上前往广州的民航,报社再派人取回冲印,最后呈现在报纸上。

23年过去,在余震中写稿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记得到达丽江后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在凌晨1时遇到了强度达5级的余震。房子突然猛烈晃动,我们赶紧跑到宾馆后面的停车场避险,搭好帐篷,3个记者加上1个司机共用两个睡袋睡觉,云南的二月,凌晨气温在零下,雾气很重,十分湿冷。我们只好又转移到车里睡,经历强烈的余震,大家紧张的心情难以平复,司机还与我一起上街逛,逛累了才再回到车上休息。在丽江的20多天里,白天,我们马不停蹄采访,晚上在忐忑中写稿、传稿,给关心丽江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传去最新的救援消息。

尽管采访十分艰苦,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却让我很振奋。丽江比较落后,很多人住在木砖房里,房屋倒塌后,他们没有埋怨谁,而是积极展开自救。我们去采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十分淳朴热情,采访十分顺利,当地的人文风貌让人深受鼓舞。

来自死亡禁区的报告

■经典摘录

(节选)

2月3日晚7时14分,云南省丽江县发生七级大地震,当地断水、断电、断通讯,情况不详。

当我们接到深入灾区采访的任务时,灾区大地震和余震造成的死伤人数已猛增到14000余人,城乡早已满目疮痍,而且,余震依然源源不断。

此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彼此心照不宣。我们深深意识到,到丽江灾区追踪新闻,无异于追逐死神。假如畏惧,我们决不会踏上这条路。

七级大地震,前有唐山的死亡20余万人的悲凉记忆,近有云南孟连等5个重灾区的惨景历历在目。如果不是为了记者的使命,不是为了第一时间把灾区人民的情况报告给南粤同胞,谁会冒死踏上这条危机四伏的路?!

从云南昆明出来,就是有名的“死亡之路”的起点,至丽江一路六百多公里,全部崇山峻岭,我们披星戴月赶路,沿途但见满目是震毁的道路桥梁和房屋,还遇见到未及掩埋的遇难司机的遗体……

灾区的采访,更处处触目惊心、处处艰难险阻。在灾区,我们听到见到了太多让人心碎让男儿挥泪的故事: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大厦倒塌;顷刻之间家破人亡……在灾区,有太多的困苦、太多的讯息、太多的呼唤需要记者去传递……

白天,马不停蹄采访;晚上,钻进当地最大的旅店(有电源)写稿、传稿。这座旅店平时可接待200余人,此时只留住了我们“新闻三剑侠”。当地,早已没人敢在任何有上盖的房内过夜了。昨日凌晨一时多,就在我们忙着在这座旅店向本报社发稿时,整座大楼突然像火车启动时那样猛烈地摇动起来,我们赶紧冲到屋外。待到天光大白时,当地负责人告诉我们,那天晚上最大的一次余震达到5级!谢天谢地,旅店没塌!

昨天深夜,记者又在这座旅店里发回了今天见报的这组长篇报道。昨晚最后一次与报社总编室的同事通电话时,已近今日零时了,极度疲累的我们仍然不愿放下电话,轮流用已显沙哑的声音向大本营的同事报平安。自从来到灾区后,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露宿中每晚都要被余震震醒几次,由于连日无法洗澡,汗水加地震带来的灰尘,弄得人人奇痒难耐;我们这几年采访过多次重大突发事件,但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感觉到死神离我们这么近……

……

赶去丽江县公安局采访时,记者没有想到,先见到的是设在大院里的一个灵堂。

灵堂摆满了花圈和挽联,灵台上安放着遗照,遗照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正对着我们微笑。

他就是刑警队长和贵华,在发生强烈地震时,他奋不顾身地救出了三个孩子,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2月3日,和贵华为查一个案子来到民治村,正当他站在邻居家堂屋外的走廊上,与人交谈时,地震发生了,大地剧烈摇晃,房屋将倾。和贵华本可以纵身跃到院子中间的安全地带,可他一眼瞥见屋内还有三个小孩,就一个箭步跨入屋内,一把抱起两个孩子。猛冲到屋外,然后正欲折返屋内救另一个吓呆了的孩子,“太危险了,别进去了。”孩子的父亲一把没拉住,和贵华毅然冲了进去,轰的一声,房子倒了。当人们扒开废墟,见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和贵华趴伏地上,身下是小孩。小孩得救了,共产党员和贵华却壮烈牺牲,他是在丽江地震抢险救灾中牺牲的唯一民警同志。

和贵华的身躯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却气壮山河。2月6日,县公安局为和贵华举行了追悼会上,灾区几百名群众闻讯赶来,祭奠英灵,人们泣不成声,痛悼英雄。

玉龙雪山脚下的中济村,村无完屋,余震还在继续。

十几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爬进严重倾斜、断柱折梁的小楼里,把腌肉、谷子、包谷等食物扛出来,交给小楼的主人、纳西族老婆婆和正仙,老婆婆感动得哭着说:“谢谢解放军。”

驻滇某集团军35107部队政治处主任杨林告诉记者,地震当天深夜,他们就奉命开赴丽江救灾。之前他们刚在大理扑灭了一场大火,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星夜兼程,天亮时他们赶到了丽江,分散在方圆五十多公里的两个乡34个村执行救灾任务,中济村一片狼藉,残砖败瓦堵塞了村路。他们当即开路800多米进入村内,村民们情绪低落,心情沉重,解放军深入群众当中,帮助一百多户村民抢救出10多万公斤粮食和大批腊肉被褥等物资,目前正在搭建一座小学校舍,将命名为抗震救灾小学。

大军到,人心定。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是毋庸置疑的铁的事实。5日开始,灾民已逐渐从地震灾害的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中振作起来,脸上开始有了生气,配合部队一起开展工作,并送开水、食品慰问部队。

次日上午,当解放军召集中济村三百多村民召开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大会时,村民忽地站起,高呼解放军万岁、在场的解放军指战员齐声呼喊:军民团结如一人,抗震救灾定胜利。

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玉龙雪山可以作证。

原载于1996年2月12日1版

作者:董宝青、冯镜明、陈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