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乎其下无所得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1)

来源网络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讲述了一帮中国顶尖的匠人在故宫修文物,更是修复与传承历史。在当今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在“帝都”最繁华的地方有着这样一群耐得住寂寞,细细地琢磨着古人的智慧,沿着他们的路重走一遍。这种精神确实令人钦佩,但我今天不想说的是这个,而想说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感受。

2016年,因工作安排,有幸在北京挂职工作三个月,使得我有机会深度地了解中国的古都,每个周末都在各个博物馆间穿梭,简直是一场文化盛宴,我也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北京的生活这么难,但还是有那么多的“北漂”。

言归正传吧!这本书最开始就谈的就是钟表的修复,在2016年有幸重游故宫,而且是深度游,也参观了钟表馆,给我第一个印象是震撼,一个钟表仅仅是依靠机械的力量,在几百年前就可以让钟表实现各种功能。可以演奏歌舞,甚至可以写毛笔字,说实话比我写得好。故宫的古钟表收藏在世界上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些大部分的钟表都是从欧洲进口来的,造成这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喜好这个。西方来的传教士,知道中国的皇帝喜欢这个,就会投其所好,在一个“人治”的社会里面,你只要想方设法地讨好这个国家的掌权人,那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法乎其下无所得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2)

来源网络

如果当时的统治者喜欢的不仅仅是钟表,而是钟表背后的力量,是机械、是科学,会不会给中国带来一次科技的大爆发呢?也许不能,在儒家的传统思想里面认为,这个属于奇技淫巧,不能登大雅之堂,一个帝国的管理者怎么能够这样呢,所以,即使皇帝有这个兴趣,也不敢表现出来。

2016年,在游览圆明园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腐朽的清帝国早就应该被历史所淘汰,花费了大量的财富仅仅是为了修一个不堪所用的园子,里面的设计、配置简直是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极致。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打开宝库的时候,不仅发现了大量的文物、珍宝,还在宝库中发现了之前西方传教士进贡的火枪、火炮,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技,但清朝的统治者却视而不见,他们看到仅仅是那些徒有其表的东西。清朝早就该亡,只是这个过程,让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法乎其下无所得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3)

来源网络

历史没有如果,以史为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制度的完善,制度执行的严谨是一个组织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