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天启帝驾崩,懿安皇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召英国公张唯贤进宫,宣读天启遗照:皇五弟信王朱由检聪明夙著,仁孝性成,敬奉祖训兄终弟及之命,绍伦序即皇帝位。英国公拿起遗诏,撒腿就往宫外跑,跑出宫就碰见了刚刚得到皇帝死讯的死太监九千岁。嗬嗬,魏公公,来的有点迟,老子刚拿到遗诏,要去迎接信王入宫继承大统,现在有点忙,没空搭理你。

要说满朝文武也就英国公不怕魏忠贤了,作为大明世袭最高公爵,张唯贤对皇帝忠心耿耿,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人物,也成了懿安皇后唯一能依靠的外援了。

崇祯的一生(崇祯悲歌三惊心动魄的一夜)(1)

勋贵集团地位高,名声大,但是不掌握实权,大都担任一些虚职,经常出席一些剪彩、奠基等礼仪性活动,管你还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执政,只要工资福利待遇一样不少就行,属于关起门过好自己小日子,混吃等死一族。但是这些人属于大明帝国的统治基础,和皇帝关系密切,政治潜力极大,一般也没有人去主动招惹这些人。

偏偏九千岁不信这个邪,有次这个魏阉控制的特务们逮捕了戚臣李承恩,诬赖他盗用舆服御物例,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先不说这些罪名成不成立,就算李承恩死有余辜,但按照明朝法律规定,这些皇帝亲戚、勋贵大臣只要没有犯谋大逆,都不应判死刑,得法外开恩,这是他们的特权。但是魏阉这次偏偏坚决依法办事,本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念,将李承恩的脑袋砍了。这是对勋贵集团明目张胆的侵犯,虽说大家口头上什么都没说,心里恨死这个死太监了,坚决站在反对阉党的行列里。

魏阉一看自己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来不及实施,生米就做成熟饭了,没办法,也只有派人到信王府迎接朱由检进宫了。

崇祯的一生(崇祯悲歌三惊心动魄的一夜)(2)

按说进宫当皇帝这是好事,在平时都应该放鞭炮好好庆贺一番,但是信王府上上下下全都哭丧着脸,比死了亲爹还难受。崇祯的老婆们更是哭哭啼啼,谁都知道,信王即位,和九千岁的想法完全大相径庭,宫里宫外全都是魏阉的亲信,这个死太监心狠手辣,人进宫时活蹦乱跳的一个好人,明天会不会被抬出来都很难说,但是不进又不行,自己肩负着大明的国运,文武官员的期盼,黎民百姓的希望。责任无比重大,使命在召唤。

崇祯的三个老婆虽说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公走进那个金碧辉煌的紫禁皇城,但是又毫无办法,为了防范万一,三个女人亲自和面,烙饼,烧开水,周后(现在应该还是信王妃)在崇祯临出门之际,亲手将这些干粮装在崇祯的衣袖里,泪眼婆娑的再次叮嘱崇祯说:王爷今晚在宫里,千万不敢打瞌睡,饿了、渴了就吃自家带的食品,万不敢吃宫里任何东西。崇祯望着自己心爱的结发妻,坚定的点了点头,出门,坐进轿子,进宫而去。

崇祯的一生(崇祯悲歌三惊心动魄的一夜)(3)

此时,信王府门前已经聚集了许多文武大臣,在首辅黄立极、施凤来的带领下进行劝进,但是每个人的心思不一样,大家都渴望信王能顺利的进宫登基,更多人和崇祯的老婆一样,都在担心崇祯的安危。大家簇拥在轿子周围,默默的跟随着,来到了宫外,看着轿子被抬进宫里。随着沉重的宫门缓缓关上,被挡在外面的大臣们更加惴惴不安,许多大臣也不回家了,索性就坐在大门外,共同迎接黑夜的到来。

乾清宫还被天启的尸体霸占着,还没有取得皇帝身份的崇祯只好住进了文华殿,空旷寂寥、凄清孤独。崇祯刚刚坐下,屁股还没有暖热,懿安皇后就送来了一道密旨,千万不要吃宫里的任何东西。这是给新皇帝的第一个惊喜,这倒不用皇嫂操心,早都有准备,咱家自带有烧饼和饮用水。

崇祯独自坐在孤灯下,深秋的夜晚,寒气逼人。半夜时分,睡意袭来,崇祯站起身来,跺步来到门外,正好看见一个带着宝剑的太监路过。哎哎哎,叫你呢,说的就是你,拿宝剑的那个太监。崇祯叫住太监,说看看你的宝剑,接过宝剑后,也没看,顺手放在桌上后赏赐这个太监,这个小阉高兴坏了,蹦蹦跳跳的跑了。

到了后半夜,夜空中传来禁卫军巡逻队的脚步声,崇祯吩咐下人叫来巡逻的官兵,看到大家盔甲上的寒露在灯火下熠熠闪光,崇祯命人取来酒饭,犒劳官兵,抵御寒气,以示慰问,受到新皇帝赏赐的禁卫军欢呼万岁,谢恩的声响回荡在整个皇宫上方。

天亮,天气清朗,风和日丽,一扫阴霾。诸王公亲贵大臣,文武百官进宫朝贺,勿贺。礼部拟定“乾圣、兴福、咸嘉、崇贞”四个年号,朱由检用朱笔勾选崇贞,并改贞为祯。

大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就此确定,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最悲情、最勤政的皇帝就此拉开统治帷幕,这也是汉人最后一个皇帝的统治,17年后,甲申巨变,从此锦绣河山落入异族手里,汉人血泪长流三百年,直到民国肇造、五族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