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格局大家应该对这两个字都不陌生,尤其是步入社会工作的人们对这个词可谓是格外熟悉。时常会在公司的培训会上听到,也可能会在自己打算辞职离岗的时候从领导的劝慰中听到,亦或者是在自己提出升职加薪遭拒的时候听到。

格局观怎么理解(谈谈我对格局二字的理解)(1)

职场文化中的格局

通常我们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当你怀揣抱负踏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听到这个词就感觉自己瞬间升华了。当你升职加薪遭拒,听到领导和你谈格局的时候。你虽有不甘,但是听到领导说要自己把格局打开,目光放长远的时候。你反倒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提的要求过分了,是自己格局小了。

那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么多不一样的感觉呢?虽然有的词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如果真的问你这个词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反倒有点不好解释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具体的词被过分的进行语言加工包装和宣传了。以至于我们被这个词外表所裹挟的包装给遮蔽,而忽略了包装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了。这样的操作现在其实有很多很多,比如大公司说的向市场输出人才(其实就是开除或者大裁员),又比如汽车厂家经常在广告中夸赞自己的新一代车型继承了上一代车型的某些优点(其实就是和前一代比毫无变化)。在这样的烘托渲染下 我们就很难不被这种语言包装带入。再加之人性本惰,能不用自己思考让别人替我们思考好用我们听着最舒服的语言解释给我们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好或者不好来评价某一个词语某一个概念这样很省力也很简单。

那么这样,某一些词被特别提出来加以包装也就会产生简单的好和不好的两种联想。感觉好的一般都是可能刚入职场的年轻朋友。感觉不好的可能大部分都是职场老油条已经深谙此道。

于我而言,对格局二字的理解我还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是一个好词。但俗话不是说“ 经书再好,也架不住歪嘴的和尚给念歪。”这些年被污名化的褒义词不在少数。

格局观怎么理解(谈谈我对格局二字的理解)(2)

翻开字典查询一下格局最初的定义,意思就是说对事物的认知范围。短短一句话的解释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涵。认知范围也就是知识圈,我们从小到大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扩大我们自己的知识圈,而扩大知识圈的方法大致就是两种:书本知识的习得(上学)和自身实践的积累(经历)。而我们成年人大部分属于后者,因此比我们年长职位比我们高经历更加丰富的人就更容易和我们谈格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认识格局的第一步就是目标清晰明确地知道,要想打开格局,那就要去扩大自己的知识圈。我们已知的是圈内,而未知的就是圈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知识圈边界在哪里什么是已知什么是未知,这就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中国古人的智慧格局也就体现在这里。对已知的不断言传身教,对未知的保持敬畏和尊重。所以对于平凡人的我们来说一定要先做到有自知之明,才可能更好地去扩大自己的知识圈提升自己的格局。

今天当大家耐着性子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也已经决定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态去学习充实自己了。下一次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去做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的建议。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愿每一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