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几年级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是七绝还是乐府诗?

王昌龄的《出塞》两首,都是七言的绝句。

不过这两首有区别,

第一首是近体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押韵的七言近体绝句,平仄、黏连、押韵都符合格律要求。

第二首是古体 :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几年级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2)

熟悉格律诗的朋友可以看出,“黄河水流无尽时“中,河这个字出律,如果是仄声就合律了。

七言诗盛行时,格律规则已经比较完备了。我们可以看到,唐朝七言绝句中的古体并不多,基本都是近体。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与音乐相关的官署,汉乐府指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在民间流传的时候,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歌诗”,魏晋时“乐府”或“汉乐府”。后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也叫做称“乐府诗”。

王昌龄的《出塞》当然也是是乐府诗。

“出塞”是乐府《横吹曲》旧题 ,汉朝的横吹曲是李延年因胡曲而改造的新声。

汉横吹曲流传到魏晋以后有十八个曲调:

《黄鹄》《陇头》《出塞》《入塞》《出关》《入关》《折杨柳》《黄覃子》《紫骝马》《骢马》《赤之扬》《望行人》《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雨雪》《刘生》。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几年级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3)

古人用《出塞》为题的诗太多了。

例如南北朝·刘峻的《出塞》: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

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

陷敌挫金鼓,摧锋扬旆旌。

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

诗仙李白有《折杨柳》传世: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唐人马戴 的《出塞》: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十八个曲调之一的《关山月》,也被李白用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几年级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4)

在唐诗中,只用了乐府古题的诗,都会被归类于《乐府诗》。至于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无所谓。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几年级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