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半年的“穿匡威买匡威”、“缺货道歉”、“恶意炒卖”一系列事件后,让原本小众大货的 Converse 1970s 成功“出圈”。

加上某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加持,不出意外地令 1970s 成为了所谓的潮人爆款。

恍惚之间,街上一水的 1970s 让人感到意外之余,也难免撞鞋的尴尬。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

自然,大家也都明白 1970s 的好,经典耐看,简约利落,好搭又耐穿,最关键是它的性价比出众,就算是联名款,原价也很少会突破千元。

试问,这样的鞋子谁不爱呢?

不过,根据以上提到的种种优势,叶子也为小伙伴们找到了一双相对小众,却一点都不输的“替代款”。

它也来自匡威,同样是品牌经典的系列鞋履,它就是 One Star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

先别笑,很多人都知道 One Star,也都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

可在另一部分人眼里,One Star 就是要比 1970s 独特,更能代表 Converse。

叶子并不是要恶意挑起不同鞋迷之间的争论,这样简单的对比严格来说也不太客观, 因为 One Star 不属于帆布鞋。

但如果你只是喜欢这样简便的鞋型,想穿双简单不失质感,经典又不会太过常规“烂大街”的 sneaker,同时还要有极高的性价比(怎么这么多要求······),那么现在来看,One Star 应当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

的确,跟很多 sneaker 相比起来,One Star 难说有多大的优势,它属于 Converse 里面的大货基础款,简而言之就是平价且货量充足,想买就能够买得到。

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One Star 似乎天生就自带低调的基因。

从上世纪 70 年代到现在,从最初的篮球前身,到滑板专用,再到摇滚鞋履,一直都是那样平平无奇,掀不起太多波澜。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4)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5)

▲ NIRVANA 乐队主唱 Kurt Cobain 穿着 One Star

也许你会反驳叶子,One Star 的联名这么多还低调?

没错,很多人认识 One Star 都是通过它那众多的联名款。

但事实上 One Star 的联名一直以来都算得上是费力不讨好的合作。

即便是联名初时闹哄哄,可过后无一例外,很快就迅速冷寂下来,容易被人遗忘,话题热度以及在二级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都比不上 1970s 那般引人瞩目。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6)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7)

▲ CLOT x Converse One Star

叶子认为,One Star 就像是一个儿女众多的大家庭(Converse)里的中间那个老三,作为邻居的你对它们是很熟悉,可首先会想到的却是 1970s,又或者老大不在时,All Star 也能充当主角。

而作为老鞋的 One Star,对比品牌众多的新生鞋款,不管是鞋履科技,还是在创意设计上,都难说出色。

说白了,它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个。

尽管也滑板街头,可跟太过出众的“别人家孩子”Vans(Old Skool)相比,One Star 又略显逊色,不够叛逆。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8)

不过,看似样样都不行的 One Star 也有着自己的魅力。

于各大帆布鞋款的外形越来越相似的当下,One Star 鞋侧的镂空五角星图标一眼就从鞋群中能看出,具有极高的辨识印象。

在鞋型结构上,One Star 跟 Converse 的其它帆布鞋款没有太大的不同,彰显年轻气息的硫化底,轻松利落的轮廓,一气呵成,简约到好处,有细节焦点的同时,不至于空暇无余。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9)

但是,对比整体而言,如今是滑板鞋的 One Star ,其鞋身会比 1970s、All Star 这些帆布鞋鞋身更要宽阔一点,跟 Vans 的 Old Skool 比较接近,这也会让它在 Converse 里面更具有街头味道。

所以,准确来说 One Star 更属于 Converse 1970s 到 Vans Old Skool 之间的选择。

看似叛逆,却能乖巧,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受”的闷骚型,独立自在,悠然自得。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0)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1)

当然,最独特的还是要数 One Star 独特的皮革鞋身。


最好的One star,一定是毛绒绒的

很多人不知道,One Star 的前身是 Converse 当时为了应付 adidas 等竞争对手推出来的 第一双皮革篮球鞋,也被当作是 品牌的第一双现代意义上的篮球鞋款

最初 One Star 前身是光面皮革,随着翻毛皮材料技术的成熟运用,才诞生翻毛皮(麂皮)版本,这也才有了第一双 One Star 的出现。

虽然现在的 One Star 也有光面皮革款式,但我不推荐大家选择,在叶子个人看来,只有翻毛皮的 One Star 才是有灵魂的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2)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3)

这也是 One Star 对比 1970s 与 Vans Old Skool 最大的优势。

以翻毛皮材质打造,让 One Star 原本就有辨识度的鞋面会更加出众,营造粗犷不羁风格感觉的同时,鞋面质感凸出,不像帆布鞋那样看过就算了,而是越看越能抓住别人的目光,细腻且饱满。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4)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5)

也是因为这一点,让 One Star 在与夏天单薄裤装进行搭配时,会迸发出来更强的风格效果。

它那毛绒绒的质地,特别是当你露出双袜子来的时候,便能让下装变得质感丰厚并且清晰易见,不被忽略。

这是 Converse 的帆布款式无法做到。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6)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7)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8)

例如搞怪又低调的美国说唱歌手 Tyler,The Creator 就是 One Star 质感的忠实拥趸。

以至于他本人更是每年都会跟 One Star 联名好几次,一些人熟悉的“小花”One Star 就是出自他的手。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19)

▲ Tyler,The Creator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0)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1)

▲ Tyler,The Creator x Converse One Star

而衣品不俗的 Tyler,The Creator 更是可以称得上是 One Star 的“穿搭行走教科书”,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把 One Star 穿得更加精彩,不妨可以借鉴一下这位老哥。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2)

跟这 Tyler,The Creator 一样,穿 One Star 最不能错过的裤款就是九分裤

尤其是宽松一点的裤型,裤腿的充足空间,为了鞋履的绒毛触感留出了发挥余地,让人一眼便能瞅见你的脚下,质感效果更显整洁丰裕。

同时,宽松了九分裤除了方便露出袜款与之搭配之外,也为 One Star 带来了洒脱飘逸的风格感觉。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3)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4)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5)

即便是当你用来搭配最简单的白 Tee,翻毛皮的 One Star 与 九分裤结合,都会比其他帆布鞋款能够达到更高的出彩程度。

特别是你平常时不敢穿的颜色鞋履,如醒目的紫色、黄色、粉色等等,这时候因为有了细腻的绒毛质地的加持,容易上脚不少,不会让人感觉得突兀脱节,低调而嚣张。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6)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7)

除此之外,牛仔裤 One Star 也是事半功倍的组合,不仅是翻毛皮加丹宁,粗糙的质感效果可想而知,而且靛蓝的丹宁色泽还能够为 One Star 带来一丝少有的 Vintage 味道。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8)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29)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0)

还有,因为鞋型更加宽阔的问题,One Star 会比 Converse 其它的帆布鞋更适合与短裤搭配在一起。

即使你的小腿稍粗,也不会产生“小脚”的问题,只需加双稍长的袜款即可,平添醒目,又能修饰腿形。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1)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2)

好了,不知道穿腻了 1970s 的你,会不会尝试一下更显质感的 One Star 的呢?

看完了上面,应该有些小伙伴会发现,都叫 One Star,为什么有的鞋款星星图标旁边会加两条扛,而有的则没有呢?

这是因为 One Star 也有不同支线款式。

另外,叶子上面所说的性价比也是相对而言,来自不同的支线型号,价格相差可能会达到一千块左右。

# 平价支线

➀ One Star Pro

One Star Pro 是市面上最常看到也是最便宜的 One Star 款式,可以完全看作是滑板鞋履,加入了 Nike 的 Lunarlon 鞋垫,有了更好的脚感,鞋身修长,鞋头比较尖平

因为便宜耐穿,受到不少滑板爱好者的青睐。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3)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4)

➁ One Star ' 74

One Star ' 74 顾名思义就是遵循 1974 年 One Star 诞生时的鞋型设计,也被称为“元年版本”,叶子个人认为这是颜值最高的一款之一,也是联名合作最常使用的型号。

与 Pro 相比,74 版本的 鞋身更加圆润,鞋头也稍稍翘起,有着完美的侧面轮廓。

不过,One Star ' 74 配备的是普通的海绵鞋垫,只有联名款才会用到 Lunarlon 鞋垫,平向对比,脚感稍差一点。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5)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6)

➂ One Star Academy(Jack Star)

现在被誉为“高端版 One Star”的 Jack Star 很难找到,而且只有 Converse 日本方面才有独立发授权, 后来官方才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平价的 One Star Academy。

One Star Academy 实际上就是加了两条扛的 One Star ' 74。

严格来说,Academy 会更像是元年版本,因为 One Star 系列的前身 Jack Star 就是有双扛的。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7)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8)

# 高端款

One Star J

One Star J 就是 One Star Japan 的意思,日本的 Converse 是独立运营的,因此这些鞋款几乎也只会在日本发售,多采用高级皮革来制作,除了一些翻毛皮之外,多数是光滑的光面皮,价格普遍都在千元以上。

另外,还有一些人所说的 One Star A,其实也就是只在日本的 ABC-MART 鞋店中发售的 One Star 款式。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39)

1970s和all star脚感(当满大街都是1970s时)(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