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图,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

现在网上研究北京地图的文章,以从明清到建国前的居多。但是对这个城市来说,真正的发展和扩张是在建国以后。

北京建国后的发展建设,不仅大幅度扩大了城市范围,还带来了大量的新北京人口。刚开始的时候,形成了大院人员和老北京人群的划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组成变得更加多样化。现在的北京和历史上相比,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城市了。

我选取了北京过去一百多年里的一些地图,通过它们看一看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这些地图从1907年开始,到2020年,大概按照十年一个阶段来划分。

首先看1907年的地图,德国人做的,名称是“北京及周边地图“。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

这个图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区分主要的和次要的建设,对城市肌理表达得比较清楚。深色是王府、机关、寺庙等,浅色是普通街区。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

历史上,在明兵攻下元大都之后,把元大都剩余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形成新城区。嘉靖时期,为了抵御外族侵扰,在内城外围开始加筑外城。原计划外城环绕内城修一圈,但后来由于财力不济,只修了南边的部分。这使北京城最后形成了“凸”字型轮廓,北边是内城,南边是外城。

1907年的时候,内城往北还有元大都城墙的遗址。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3)

南边的外城没有填满,有大片的空地、村庄、水塘。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4)

那时候出了东便门有很多墓地。另外,不少地方的叫法和用字都和现在不同。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5)

下图为1914年的北京城地图。此时清朝已经灭亡,大清门改名叫中华门。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6)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7)

从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一直到建国之初,北京的城市布局变化都不大,有所变化的只是局部的街区和建筑。下边几张是1926到1950年的地图。1950年的时候,南城仍旧有不少空地。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8)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9)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0)

1950年,中国刚建国,北京尚未进行总体规划,大规模的拆旧盖新也还未开始。北京的城墙之外是大片的农田和乡村。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周期是1952年到1957年。总体规划于1953年开始做,1954年修改后定稿。

当时确定的北京城市性质,是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大工业中心。对于老城,采取了妨碍发展就拆除的策略。从这时开始,北京的布局开始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城市开始向外围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展得很成功。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北京都处在快速改造和发展的过程中。

到六十年代末。北京已经在西、北、东几个方向进行了大面积的开发。下图为1968年北京市地图。(当时正处在文革期间,连地图都是红色的。)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1)

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城内部建起了现代化的街道网格。那个时期北京的很多路都改了名称,比如“反帝路”,“反修路”等,挺好玩的。

南城基本已经被开发填满。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的开发连成一片,而南城以外的丰台区还没有太多的开发。

此时老城城墙已经被拆除,就剩下护城河。二环路还没建多少。三环路的北边、东边,以及南边的一部分已经建好了。

此时老城内部的很多历史建筑已经被拆除或改造,比如先农坛变成了工农兵体育场。下图为1968年和1950年先农坛、天坛一带的地图对比。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2)

文革期间,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下图为1975年的北京地图,和六十年代比,城市扩张得多了一些,但整体上差别不大。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3)

中国于1978年改革开放。在这之后,北京开始了更快速的发展。

看1982年的北京街道图,老城内部已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化道路网格。这些道路和胡同片区相互交织。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4)

二环路的北半部分建起来了,南半部分还没建。此时的二环路和长安街恰好构成一条环路。见下图中红色的线: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5)

北城历史上的街道和胡同排列比较整齐,因此和现代化的道路网络吻合程度较高。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6)

而南城在明朝修建外城的时候没经过规划,多是曲折狭窄的街巷交错,因此街道和胡同的走向更加自由。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7)

下图为1986年更大范围的北京地图。可以看到石景山首钢地区已经建设起来了。整个城市边界进一步扩大。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8)

下图为1988年地图。可以看出海淀区的大学城已经形成规模。图中棕色的都是大学和学院。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19)

当时的朝阳区有很多工厂,分布在双井、大北窑、大望路、垡头、酒仙桥等地。见下图中黄色的部分: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0)

九十年代,北京开始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大院的建设也开始控制,整个城市的开发建设越来越规范。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北京常住人口1086万人,2000年北京人口1381.9万人。1991年到2004年是北京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的阶段。2000年左右也是北京规模急剧扩大的时期。

北京二环路于1992年全部贯穿,1994年三环全线通车。1999年四环局部通车,2001年6月四环全部建成。

下图为2000年地图,此时三环以里已经完全被城市开发占满。三环四环之间还有一些空隙。南三环外的城市开发,和其他三个方向相比,相对少一些。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1)

从丰台区的详细地图,能看出由于历史上村庄较多,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各类用地。见下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2)

北京五环路于2000年11月开工,2003年10月建成。到2005年的时候,北京六环还没有完全通车。此时的北京已经发展成为超大都市,四环以里基本都被开发填满。周边的边缘组团,比如北苑、望京等,都已基本成型。下图为2005年地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3)

此时北京的布局已经成型,之后的发展基本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充和扩张。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961.2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约600万人。

近些年来的北京,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进入到修补、提升、完善的阶段,同时希望借助疏解来解决部分“大城市病”。

经过一个多世纪,北京从最初的古城,彻底变为了超大的国际化都市。

让我们在文章最后,看一看过去的和现在的北京:

1907年的北京地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4)

2020年左右的北京地图: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5)

1948年左右的北京风貌: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6)

现在的北京风貌:

真实的北京城图文(看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27)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KKND2080)。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