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护耳提示你保护听力(全国爱耳日爱耳护耳)(1)

爱耳日

在以前的印象中,听力损失是大多数老年人的专属。现在,在耳科门诊中听力出现问题越来越年轻化,据统计,全球有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远离噪音,是保护听力的关键。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呢

声波的振动被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听骨链(锤骨、砧骨和镫骨)机械振动,镫骨足板的振动通过前庭窗传入内耳外淋巴。

内耳外淋巴的液波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毛细胞静纤毛弯曲,引起毛细胞的电活动,释放神经递质,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冲动沿脑干听觉传导路径到达大脑颞叶听觉皮质中枢而产生听觉。

听力障碍的程度

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阈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阈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阈80dBHL以上):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几乎听不到。

爱耳护耳小措施

让我们保护听力健康,增强爱耳护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作者介绍:李长青、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十百千”人才,从事本专业二十余年,擅长内镜鼻、鼻窦手术,头颈部手术,眩晕综合治疗,耳聋耳鸣等,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