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佛山市高明区召开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记者获悉,高明区十件民生实事推进总体顺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已完成3件,如期推进6件,进展缓慢1件。

实事1:启动西江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动工建设

进展:填土完成约75%,将加快启动设计招标

华英(高明)学校首期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已通过佛山市政府审核并批复,已启动施工便道填土与修筑、地块耕作层剥离和填土,项目填土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75%左右。

高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明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实现)(1)

华英(高明)学校项目正在进行填土工作。资料图片

高明参观学习顺德“最美校园”规划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校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反复论证比选,“优中选优”确定了规划方案。下一步将加快启动学校设计招标工作。

实事2:打通城市“断头路”

进展:多条道路完工,并新增停车位

两条城市“断头路”已顺利打通。其中,水晴湾北侧道路(勤奋街—广安路)已于2022年3月17日完工通车;广安路北段道路(丹霞路—怡乐路)已于2022年5月10日完工通车。项目建成后,连通了丹霞路至怡乐路,优化了河江片区的路网组成,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同时,道路配套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从源头上解决以往逢雨必涝的问题,市民出行环境大大改善;而且,新增路内停车泊位共31个,满足周边市民的停车需求。

新墩村周边部分市政设施整治修复工程已于2022年1月14日完工通车,共新建两条道路。其中,一条位于沧江中学附属小学南侧,北起宝华街,南至新墩村村道,道路总长度约180米;另一条位于区税务局北侧,连接新墩村村道与千彩街,道路总长度约为200米,现已新建为沥青混凝土道路。项目建成后连通千彩街和宝华街,形成环状路网,有效缓解了沧中附小学校周边道路上放学期间的拥堵问题,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同时新增路内停车泊位29个,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实事3:改造提升自然村窄路

进展:4条完工,3条在建,13条正开展前期工作

C092芹水村道、Y668高三线、Y638荷步线、Y586良石线等4条线路已完工;塘口村道、C119岳塘村道、Y617泽山线等3条线路进入施工阶段;C175格坑村道、C038双涌村道、C022赤坎谭家大道、C023赤坎村道拓、C037大塘岗村道、C008湾渡村道、Y658榴杜线、C014梁家村村道、C222龙湾村道、Y653公西线、C288禄堂村道、C311桂田村道、岑水新村道共13条线路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实事4: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进展:项目二期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目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已完成多个施工点位的现场勘查,设计单位根据勘查结果完成图纸修改,占道施工和技防验收备案资料已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完成高明大道与中山路路口雷达监测器安装,同时完成高明公安分局3楼机房UPS电池组线缆、UPS主机供电线缆铺设及交警大队4楼会议室和机房会议设备、华为服务器安装工作;承建单位与设备生产商完成采购流程;华为软件开发团队已完成用户需求的初步收集,正在搭建系统总体逻辑框架。

高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明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实现)(2)

高明正在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明档案馆供图

实事5:启动明城东洲中学建设

进展:多座建筑物在建,预计明年7月竣工

该项目年度任务为完成教学楼等主体结构封顶。目前,4座建筑物完成基坑开挖,6座建筑物完成承载力检测,其中2号宿舍楼和综合楼承台基础浇筑已全部完成,争取11月底前完成宿舍楼以外的所有单体封顶。预计2023年7月竣工验收,9月正式投入使用。

高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明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实现)(3)

东洲中学效果图。明城供图

实事6:建设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

进展:已完工,累计建设提升55公里

目前该项目已完工,累计建设提升55公里自行车专用道,分布于高明区21条主次干道上。

新建专用道方面,分布在跃华路、泰华路、大成路等12条道路,全长共25公里;改造提升专用道方面,分布在中山路、沿江路、沧江路等9条道路,全长共30公里。

通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高明区道路交通通行秩序良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畅。

实事7:优化河江片区交通环境

进展:实施方案正在审核,预计本月进场施工

已完成河江片区内街巷数据摸排、前期设计费用和实施方案的意见征询工作,目前《2022年高明区内街巷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正在审核阶段;通过积极争取2022年债券资金,已落实河江社区中3个片区的改造工程资金,并同步开展深化设计工作,预计本月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实事8:培育农村实用人才

进展:已培训农业从业人员643人

目前已与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高明诚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高明区农业产业商会签订了委托培训协议,已开办培训班11期,培训农业从业人员643人。

高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明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实现)(4)

高明正致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南方 盛正挺 拍摄

由于疫情影响,根据阶段性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需暂停或延缓非必要性的聚集性活动,开办各类技术培训和现场咨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受上述客观因素影响,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实事9:提升家庭病床收治服务

进展:病床增加,医保结算标准提高

家庭病床收治方面:扩大家庭病床收治范围,收治疾病由原来的11种增加到14种。增加建床医疗机构,高明区经卫生健康部门认定具备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12家,较上年度增加1家;推进杨梅医院、杨和镇敬老院“两院一体”医养结合项目,现已投入84个房间,预计建成200余张床位,可为长期卧床慢性病患者、失能人员、老年人等提供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服务。

家庭病床医保结算方面:提高医保结算标准,照顾5级在3—4级基础上增加15%,照顾6级在5级基础上增加15%。截至6月,定点医疗机构开设家庭病床共收治患者275人次,医疗总费用115.27万元,医保统筹基金报销89.56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77.69%。

实事10:改扩建荷城二小

进展:完成前期工作,预计明年7月建成

该项目年度任务为启动荷城二小新教学楼建设项目,完成桩基础。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设计、图纸和概算预算审核,已办理各项报建手续,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月10日已进行新教学楼施工挂网招标,预计2023年7月全部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区思翘

【作者】 盛正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