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学生易错的150个成语,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易错的150个成语,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中学生易错的150个成语,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高中语文学习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

  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此处不解词义乱用。)

  【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如: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126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因此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弹冠相庆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不轻率。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2008年江苏省高考题,该词用在此处错误。)

  【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如:这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如: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党,偏袒。如:我们必须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独尊,甚至党同伐异。这种政治文化绝对是不健康的。

  【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抗,对等。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毫发不爽与生病无关。)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衡量,估量。如: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很快,中国的现代化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用。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劳,伯劳。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如:一道神秘白光袭倒七百多棵大树,武汉东湖风景区22日晚发生的这一令人费解的大怪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经过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此处将文不加点错解为不加标点。)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